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
投诉建议

《教育漫话》读后感

时间:2021-03-11 12:37:50 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漫话》读后感范文

  《教育漫话》读后感1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

  作品虽然写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一是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二是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三是重视德育。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

  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四是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

  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五是重视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话》读后感2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读完后深有感触。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默塞特郡一个有清教背景的律师家庭。《教育漫话》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教育。它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欧洲唯一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是一种以上层社会富人子弟为对象的教育。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的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虽然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这本书中的许多教育思想却是普遍使用的。那就是作为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健康是基础。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讨论健康教育,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视保健、养护,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他们要经营工商业,要航海,要探险,要征服殖民地,开辟新的财源,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显然,缺乏健康强壮的体魄是无法办到的,所以洛克说"对于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幸福,健康是何等的重要;而一个人为了出类拔萃,就必须能忍受艰辛、疲乏,因此,对强健的体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洛克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且深入研究过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作为一位"内行",他对儿童的体育、健康、养护等问题都提出了不少具体的颇有价值的意见。例如他建议"无论冬夏,儿童的穿着都不可过暖",主张儿童用冷水洗脚或洗澡,多过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鲜空气,衣着不可过紧,饮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饮料,早睡早起,睡硬板床,不宜滥用药物,注意运动锻炼等。这些主张都是配合贯彻其教育目的、任务提出来的,至今看来,绝大部分都是科学合理的,值得我们吸取。

  都说我们现在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将来他们就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强健的身体素质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我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的身体状况怎样呢?一个个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他们小小年纪,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早起晚睡,为革命"刻苦"学习,结果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难道不令我们担忧吗?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吗?这难道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没有关系嘛?当然有的,回想我们平时在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曾经怎样"不辞辛苦"地为学生补课,有时甚至是残忍地将其每周少得可怜的体育课时间占用,还理直气壮地说是"为了你们好"。唉,可怜啊,可悲啊,可叹啊!

  二、道德是重点

  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声称:"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我讲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认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在洛克看来,所谓"良好的德行"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为世俗的聪明,即要求一个人在处理人间事务方面精明能干,富于远见,在各种社交场合,善于交际,应付自如;其二要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礼貌,仪表上显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文雅大方;其三是具有性格刚毅、坚强、能吃苦耐劳等品质。贯穿洛克德育思想的主线则有两条:其一是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其次是从小通过教育与练习去培养儿童所必需的、良好的性格习惯。在这里,洛克对儿童的德育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其中包括:反对溺爱、放纵子女;宽严结合;奖惩结合;说理教育;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

  我们也很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但有时的方法并不得当。比如我们经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品行有些问题的学生,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对他们缺乏足够的信任。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特别爱说谎,所以我几乎对他的每一句话都不太相信。

  在此,洛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种恶劣的品质,是许多恶德败行的温床和庇护所,所以将一个孩子从小带大时,应尽可能地使他憎恶这种行为。但是,假如你不能证实他的遁词里具有虚假的成分,你就姑且把它当成真话。并不要流露出一丝的怀疑。你应使他在你的面前尽量保持最好的声誉。因为一旦他知道自己的名声扫地,你也就失掉了对他的一种重要的,乃至最佳的支配权。所以你要可以尽量避免而又不至于助长他说谎的范围内,使他在你跟前不要觉得自己是个说谎者。他说话有时信口开河,与事实有所出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一宽容为怀,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三、智育是条件

  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智育也是为培养有健全精神的绅士服务的。但较之德育,智育处在一个较次要的地位。他认为,一个有德行的绅士比一个掌握了许多脱离实际学问的大学者更为可贵。在他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要使年轻人精通任何一门科学或扩大心的所有物,而是打开他们的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增加心的活动能力。

  为了培养能力,洛克重视智育办法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包括: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迫使学生去注意;主张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向往学习,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教育孩子要从明白简单的地方开始,一次不要学得太多,同时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努力;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如引导儿童自己制作玩具,学习一种手艺或园艺等,这样既可调剂生活,又可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又可防止儿童将宝贵的光阴虚掷在无益的事情上。洛克还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与游戏之中等。这些观点,也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对于智育,也许我们重视的很多。但我们也许对于学生的知识灌输得太多,而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比较欠缺。因此,现在的很多学生表现出了对于学习的反感。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这和我们平时对学生的强制不能说没有关系。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总之,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谈》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懂得了作为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漫话》读后感3

  《教育漫话》由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所著,本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个部分。洛克在书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首先,“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经典名言。他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因此,他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学生体育提出一些比较具体要求: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现在实行的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正是与之吻合。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其次,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洛克反对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认为被溺爱的孩子会比较任性、不懂事。在道德教育方面,他重视以理服人,但同时也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这对家长及教师的要求也是较高的,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我们要酌情处理,理性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洛克还要求儿童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他认为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从而获得一切。这也是对孩子优良品性的一种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最后,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而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

  他认为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

  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述说着最深刻的道理,注重对学生道德的熏陶和培养,认为学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德性的培养,一切从育人出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漫话》读后感4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教育专著——《教育漫话》,获益颇多。《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我读后不禁深深佩服这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书中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

  约翰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个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事。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支持洛克的上述观点。的确,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来说,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的态度、切合和针对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根据读后所想,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养成哪些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一、健康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这是《教育漫话》卷首第一句话。约翰洛克在书中主张,孩子应从幼年起就进行锻炼,反对娇生惯养;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过户外生活,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饮食要清淡,多吃面食,少吃肉腻食品,不饮烈性饮料;多运动、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气等许多有益的、具体的见解。

  约翰洛克把健康区分为身(身体)、心(精神)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础条件。“凡是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因此约翰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着力养成孩子健康的品性。约翰

  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对健康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科学地生活的常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把保障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最基础的环节,要采取科学的教育、培养态度和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学会倾听和表达,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控制心态平衡的方法,学会理解和支持他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孩子远离心理疾病,发展健全的精神。这点在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中尤为重要。

  二、习惯

  《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的见解是:“孩子因为年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到来,许多事情他应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习惯可以在这里是这样,在其它情形下也是这样。”“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习惯是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去自觉的行为方式。约翰洛克认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给予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可发生作用了。”这个见解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的言行、品质、个性,说到底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而已,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优秀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教育要着意养成孩子的好的习惯、优秀的习惯、形成将来成功的习惯。好的习惯很多,积极思考的习惯、谦逊的习惯、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习惯、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等。从小处看,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善于反思的习惯,甚至于约翰洛克提到的早起早睡的习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等。教育要努力发现和保护孩子在各个方面的优秀的行为,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三、分享

  分享意味着彼此共享,分享意味着相互理解与合作。《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提出,教育要培养孩子与兄弟姐妹、与伙伴、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和快乐的品性。他说,“关于取得事物与占有事物,你要教导孩子,使他们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朋友,一点也不要为难,不吝啬,使他们从小就从经验中知道,凡是最大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而且还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分享”可使兄弟姐妹之间来得更加和睦,更有礼貌,且同样推及旁人。“分享”可使儿童养成温厚、对人和善、慷慨、以及得到一种快乐,视为一种值得自豪的事。的确,使学生学会分享,可以使他们学会在关心、欣赏自己的同时,同样关心欣赏他人,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团结合作,有效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效地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积极接纳他人和换位思维的技巧。

  最终,“分享”的品性有利于他们毕生的健康成长。约翰洛克多次强调,“分享”的品质要从小加以培养,“使儿童经过不断的练习,便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而不觉为难。”“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要加以培植。”儿童的美德应“建立在大量与慷慨地把自己所有的或好的东西去给予别人上面”。这些见解和教育要求无疑都是有益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别人,这是当前独生子女一代的性格通病,而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约翰洛克所提到的这种“分享”品质的培育又是何其缺失。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弥补的根本缺陷,那就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情境会造成孩子的独占性格,而缺乏与他人分享的宝贵经验。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理性、有同情心、有爱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爱别人的孩子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整个心灵人格也不会健全。因此,必须认真记取约翰洛克的教诲,在家庭教育中充分注重孩子的分享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父母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学会爱人,学会移情,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民主与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情趣和其它经验,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保持健康和丰富。

  我想,对于洛克的这些教育建议的价值。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能低估和轻视。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不就是缺乏这些方面吗,关注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前我们时刻需要学习、反思,并为之不断努力的工作重任。

【《教育漫话》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漫话春天作文11-23

教育书籍初中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6-23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01-19

【荐】《爱的教育》读后感04-01

《爱的教育》读后感【热】03-31

【热门】《爱的教育》读后感02-06

《爱的教育》读后感【荐】01-25

《爱的教育》读后感【推荐】12-10

《种籽学苑教育手记》读后感12-10

【推荐】《爱的教育》读后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