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投诉建议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28 08:12:48 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热】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热】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

  今年寒假,应学校组织要求,为了积极响应读书活动号召,我从中选择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静心的阅读了该书,并对李镇西老师的观点稍有感悟。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新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的编辑这样推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

  这是一本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要主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典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演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书。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书中提到的“四心”让我感受颇深。一是: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是啊,教师是一碗良心饭,对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服务的心,完全来自自己的奉献,只有当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不求回报,不求利益的时候,那学生就是幸福的,同样的老师也是幸福的,可以在学生真情的眼神中感受到幸福。二是: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的”,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又何尝不在期盼有位理解自己的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老师,可以理解自己的父母,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所以只有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替学生想,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走进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好伙伴。三是:平等之心:“拜小孩为师”。不要总是站在一个高度看小孩,不要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李老师告诉我们,学一学孩子的方式未尝不可,你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的秘诀。四是: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

  暑假放假前,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罗树庚老师编著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这本书给我的迷茫带来了新的启发。

  首先,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首次步入学校教书是20xx年9月,到现在已有五年整了,开始的时候满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哪怕是代课教师,哪怕每个月拿着不到1500元的工资,哪怕遭受异样的眼神,我还是满怀期待的去备好每一节课,站好每一节课堂,所以即便是新老师,在最初的那几年,我也以自己的努力经常被评为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获得了众多人的肯定。可是,最近两年,我有了二胎,家庭、学校琐碎之事频繁增多,相比之下,精力被分去大半,原来的那份不放过任何一个人的执拗开始发生细微变化,当初的那份初心被磨去大半,成绩出现了下滑趋势,特别是跟学校的一个资历比较老的张老师同届后,更感觉自己水平的不足,她非常优秀,也非常负责任,当然也非常幽默,可以说情商比较高吧!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候就非常羡慕她,怎么随时可以讲出让人捧腹大笑的语言来?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来不骄傲,每一个空余的时间,她也都在辅导学生学习,她所任学科是相当好的。而我却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来辅导,再加上经验比较少,导致数学与她差了不少,每次比较成绩当然也会很伤心,可我都拿各种理由当借口,伤心那么两三天就过去了。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是我心中的内驱力不够高涨了,从而没有做到更优秀的自己。所以,我要告诉自己,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站一天讲台,就要上好每一节课,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是没有逼自己一把,我想,这应该是我个人成长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了。找到了原因后,就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且付诸于行动了。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目标再高,措施计划订的再好,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那也只是空谈。开学之后可能会和严老师带毕业班,严老师和我一个班,她是班主任,也是一个在教育上有着相当高的资历的老师,是一个十足的优秀教师,与她同班教学已经三年,这三年里,她的所有的行动我都看在眼里,给我树立的是一个绝对合格的榜样,第一次听她的《中国结》的时候,她就成了我的偶像,她的成绩也很不错,原因在于她有着严格的行动能力,所以,我也不能老是拖她后退,那就给自己定个乡级前五,为了这个目标努力每一天,希望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吧!

  教师成长来自学习力和研究力。自己本身不太喜欢钻研难题,但本次升级考试和本班学生询问的奥数知识让自己意识到,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做一个研究性的老师,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一点就要提到我的第一任老师王老师了,刚进入校园教书的时候,我们带不同班的班主任,同任教数学学科,她就是一个学习力很强的老师,不管哪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她都第一个报名参加,自己初出茅庐,也会跟着她到处学习,可以说,我的最初成长是她带起来的。同时,她也是一个喜欢研究难题的老师,那时候我有不懂的题都是问她,她要是一时想不起来,就会在一个时间比较充足的时间专门来想那道题,自己享受最终的解题思路,这点,我是真的需要学习努力改变。

  教师成长来自沟通力和反思力。即自我比较,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不断积累,不断进步!除了反思,个人成长还需要与人沟通,沟通之后方能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你得知道他缺什么,为什么哭?为什么老是跑神?又为什么每次都提高不了一点成绩?为什么他的成绩忽高忽低?所以,作为老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哪怕只是几分钟的聊天,可能都会让学生解开心结,从而让自己和学生都可以及时成长!

  结语:想要快速成长,首先要改变思想,这样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自然也会改变。能力有了,往后的工作才会游刃有余,加油吧!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理想课堂,热门思想汇报它应该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是有趣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老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一定是从中可以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

  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进取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工作总结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集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

  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后,我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的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证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我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我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

  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我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也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

  古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精髓。不同的诗歌有着不同的时代和个人的风格,有的行云流水,浅白通俗;有的跌宕起伏,雄浑深厚;有的则是悲凉慷慨,豪迈奔放。

  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么的怡然自得,转眼观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但是谁人又知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他定是在等待,等待“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因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仙”字来称谓他真是在合适不过了。

  岳阳楼上范仲淹,岳阳楼不愧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置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此景果真如梦如幻。可纵然有此美景,也掩盖不住他内心的忧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当我们身处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就会发现更多的乐趣,以及对古人的敬佩。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历史之中,共享这难得的千种风情吧!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6

  只有经常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教学的工作做好,同时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在这个暑假,我除了参加培训,做好下学期的工作计划,我还读了几本书,也是感触很深。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

  在读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作者对学生的那份爱,而这本书也是给我很深的感受就是要爱学生,对于学生的爱,才能更好的把教学做好。首先作为老师要有一份童心,让自己成为孩子,能了解孩子们想什么,是怎么想的,那么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更好的把你的教学做好,知道孩子们想要什么,知道他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老师教老师的,学生学学生的,这样就有了隔阂,也是容易让学生们觉得这个老师他们不喜欢,也不想上这个老师的课。

  孩子们不像我们大人,可以更加理智的去学习,即使我们知道这本书很枯燥,但是为了学习,我们还是会认真的去看,尽量的去理解,但是小学的学生们却是不同,他们还处于童年期,兴趣才是他们更好的老师,如果老师教的不好,那他们学习的欲望就是很低的了。

  也不会认真的听老师讲,如果他们喜欢老师,爱老师,那么自然也是会认真的听课,做好作业,甚至给你超乎预期的惊喜。

  爱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口头说说的,而是要实际中去做的,在我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尽责,对待学生方面,有时候学生成绩不好,我会觉得是他们没学好,而没有从自身出发,是不是我教学方面没有做好,所以才最终导致了他们没学好呢?我也很喜欢我们班的学生,但是是否做到了对他们足够的了解呢?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我没有,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并没有那么的爱,也没有彻底的了解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在哪里。

  作为老师,同样也是要有思想的,有知识的,不能一成不变的,虽然说教学的课本是一样的,而且每个学年似乎都是在重复,但是其实在教学外,在假期里还是有很多的时间,我们要学更多的东西,来完善,补充我们的思想,更好的理解课本,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本书也是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停的填充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老师。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事实上,在我心里,我一直认为,在我年轻的时候多读书,多学习知识永远不会错。在踏上这个三英尺高的平台后,我更喜欢读书、看报,因为我的事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事实上,在我心里,我一直认为,在我年轻的时候多读书,多学习知识永远不会错。走上三尺平台后,因为这个职业,我更喜欢看书和看报,并逐渐涉足教育类书籍和期刊,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或一本杂志要成为读者的朋友是不容易的。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老师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对它的了解其实很平常。当我最初是一名教师,为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迈出第一步,我经常要做一些准备。其中之一就是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和杂志,从中提取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所有这些,我通过了小学语言。美术老师知道了,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它。

  有人说,教育类杂志也应该像小学语文教师一样,是一所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案例实用、具体、能给读者带来启发的学校,是一所服务水平高的学校。文章短小、实用、易读、内容真实,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传播。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8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

  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乡村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每期都有一个热门话题,如“今日我们怎样读经典”、“当名家名小学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进入教材”、“用声音复活经典”等,对每个话题都有深入地研究,给我许多思想上的启迪,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和帮助。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问题。“问讯处”这个栏目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如偏旁笔画、语音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符教材教法、常识资料等方面为读者做解答,为我的教学提供方便。如20xx。12期的“问讯处”栏目中,有一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号?”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几次问讯其他老师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我看到令怡老师的解答后,一下子感觉很明了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师,非常感激《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从阅读精品课堂、备课室、案例与反思这些板块,可以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帮助。今年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20xx。01期刊。其中“备课室”中的“寒假备课专辑”深受我的喜爱。《燕子》是一小学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经典课文,我去年时教过这小学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课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来,可在课堂上的教学却并不尽人意,没能让学生和我一道进入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春天的美好。我读了贺秀丽老师的《一支春天的赞歌》时,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虽然对《燕子》这一课非常熟悉,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却不够,造成了教学方法上运用不当。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强课的趣味性,作业设计也不够开放性。我想再次教学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肯定会焕发出以前没有的光彩。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了“园丁故事”、“封面人物”等,这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窦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润着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汲取。《小学语文教师》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园丁故事动人,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静下心来读《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教育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导航,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寻到教学的“亮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1

  《爱的教育》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恩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三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了这本书我感受很多现在把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抵触,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 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 这样“中间生” 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我们要改变对学生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2

  李老师指出,教育工作者是否有一颗童心,对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童心是指教师具有童真的情感,能够自然地和学生一起哭,一起笑。笑在一起的老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教师的童心就是要有孩子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我们和学生有更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你就会有办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他们会无意识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当和学生玩游戏的时候,老师越忘记他们的尊严,学生对老师的感觉就越好,这是成功教育的起点。

  启示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先生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总是与他的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爱是李振熙先生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过新年,玩雪,拍照拼写,真正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在一次次的理解老师的爱中留下生活的精彩瞬间。在我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非常自信,我爱我的学生。读完这本书,我问自己,我爱每一个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改变我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误时,他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理解错误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的欣赏,更是对每一个有责任的学生的欣赏和期待。

  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平易近人的人,而应该是对朋友发自内心的爱。

  爱情不应该是对学生错误的严格调查,而应该是对学生心胸开阔的宽容。

  爱不应该是对学生的纵容,而必须包含对学生严格的要求,甚至是必要和合理的惩罚。

  爱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生活,与学生一起感受喜怒哀乐。

  爱不仅要对你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成长和他们未来的生活负责。

  爱,不是用一个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个孩子的心,而是需要一个孩子的心,用孩子的心去碰撞孩子的心。

  爱是一种纯洁,是一种庄严,是一种责任感,是民主,是平等,是让童年回到童年,是为学生美好生活打下良好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3

  读一本好书,是与伟人的精神交流;读一本好书,是为心灵寻找生长的沃土;读一本好书,是充实灵魂的必然需要。我喜欢读书,并在读书中享受着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感受颇深:

  一、“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

  有时候,我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想读书却感觉抽不出时间。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给了我很好的帮助。是的,时间总是会有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并且有一颗迫切读书学习的心,我们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去读书。

  二、“兴趣的意义何在”

  一直以来,不少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常常被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任老师如何苦口婆心,都没有什么改变。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意义何在”,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自己迫切的想去学。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要比质问孩子为什么不爱学要好得多。

  那么,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呢?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而在老师。首先,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孩子喜欢你,愿意听你说。孩子就很有可能,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其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好像看一场节目,演员如果毫无变化没有表情,那么观众当然就不愿继续往下看了。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端坐不动地听别人在台上作报告的。

  得到这个启示后,我很快就运用到了我的课堂教学中。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识字四》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画面生动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飞舞的蝴蝶”“爬来爬去的蜘蛛”“游来游去的蝌蚪”时,一下子就被课堂内容深深吸引。然后,我用动画的形式,将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分开然后合拢,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规律,也体会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课堂效果非常好。我想,其实孩子们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只要老师用心去准备,去设计你的课堂。那么,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就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兴趣。

  三、学会积累经验

  刚刚参加工作这几年,常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这与个人经验是有紧密联系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三条建议“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这一点上,让我受益良多。他指出,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而学习别人的经验,也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按部就班。要先深入了解自己的班级情况,根据自身特点去研究管理自己班级的.最合适的方式。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勤学勤问,刻苦钻研了。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的《吃的学问多》这一课时,我感受颇深。看起来很简单的内容,但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正确的行为习惯,就需要老师提高教学的“艺术”了。我一边自己钻研,一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们,虚心求教,努力探索。最终,取得了“区优质课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自20xx年开始,就启动了“1+N”计划。这个活动,给我们青年老师带来了很多可贵的帮助。使我们能在一个温暖的团队氛围中,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快乐迅速的成长。给我的职业成长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四、教师脑力劳动素养决定着学生的脑力劳动的素养

  在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这里面尽管学生有其自身的动机所在,但教师的引导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教师想要在课堂上看出学生的脑力劳动如何并适时地进行引导,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身上,而要想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须对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了解,必须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有精力去顾及学生,才会根据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而随时自己将要采取的措施。

  五、关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问题

  尽管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我们必须要关注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因为抽象思维是学生认识世界、开拓眼界,持续发展的一条必以之道。有些学生在低年级学习比较好,而到了高年级学习却落后了,“这正是由于没有借助抽象思维来发展他的头脑所造成的可悲后果。”“要使学生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而脱离开具体的东西。”要想使学生脱离开这具体的东西,必须建立在对事物、事实和现象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没有理解的识记和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对儿童来说都是有害的。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其实,不仅仅是少年,所有的人都会在阅读书籍中找到无限的快乐。让我们阅读并快乐着!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4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教学的直观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一个进步,但一开始只是停留在感觉论、经验论的水平上,随着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心理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产生,人们才逐步对这一原则有了全面的解释,使它得到正确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直观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特别是青少年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还由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教学富于直观性,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直观材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提供真实的事物本身,运用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和典型化的模拟物、代替物和象征物,例如标本、模型、图片、图画、图表;在特定条件下由教师用形象化口头语言描绘,或用比喻及其他方式唤起和改造学生已有的表象,等等。这些直观材料和方法,要按照当前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形成学生的生动表象并借以形成概念,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原则,要跟运用语言讲解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教学中词和直观的相互作用几种结合形式:教师用语言来指导学生观察;口头解说提供学生不能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通过语言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直观被用来作为例证。贯彻直观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0 世纪以来,由于广播、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使直观对象本身和人的感官本身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为直观教学原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

  学习了《点击陶行知》一书,使我感受很深,陶行知先生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现今的教育中也是非常先进的,是无人能比的。通过学习是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很大的震撼,他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很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有三层含义,其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二教育必须作用于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一理论将教育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整合起来,教师要把教育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素材。向我们科学学科更要结合生活,利用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从生活入手,走进生活,应用于生活。如教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时,我利用平时生活中不同的纸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例子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实例进入教学,再把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应用于生活、生产当中,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事实,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生活中有教育,教育作用于生活的理论思想。

  二、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面孔,学生都畏惧,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无论什么时候,通过各种例子或活动达到教学目标,融入学生觉得有趣的内容或令人愉快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有帮助的,活动与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相吻合,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就学习内容发表意见,是将学生兴趣融入活动的另一种途径。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开展活动时,教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内容,正如我们的科学课一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找出学生的兴趣所在,要针对学生,巧妙设疑,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直接感知和体验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了全部过程。该让学生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这样才能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三、让宽容心激励学生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我们教师要相信教育是尊重差异的,是不怕失败的。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人的素质各有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总有快慢之分,如果出现不适宜的问题时,应耐心帮助,多多引导,切不可持冷嘲热讽的态度,千万不要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学生害怕学习,把一肚子疑问困在心里,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使教学的过程变得呆板,没有生机。宽容心便是母爱心。陶行知曾以爱迪生的母亲来作为教师们的模范,以此说明对学生差异的宽容,对学生“错误”的理解,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他说“像爱迪生母亲那样了解学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学生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爱,即使再好的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情的交融,就没有和谐的课堂。教师只有抓住教育的规律,用宽容、爱心和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才会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发现周围将是一道道永不退色的靓丽的风景。

  总之,通过对《点击陶行知》一书的学习,是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尤其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您教育我们: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课堂上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去做,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把学习看成快乐的事。用母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

  如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热】】相关文章:

【热】读书乐作文02-28

读书乐作文【热】02-27

【热】关于读书作文02-27

关于读书作文【热】02-18

读书小学作文【热】01-29

【热】读书小学作文01-23

【热】读书之乐作文10-24

读书之乐作文【热】10-20

读书趣事作文【热】10-07

【热】读书趣事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