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初中作文>初中读后感>《风筝》的初中读后感
投诉建议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

时间:2021-07-07 10:55:12 初中读后感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精选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风筝》的初中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精选10篇)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1

  我特别喜欢风筝,喜欢拿风筝在草地上奔跑,欢喜地看着它在广阔的蓝天上自由自在飞翔。我对风筝有着一种由衷的喜爱。但是你可知道童年时期的鲁迅对风筝却是十分厌恶的。他认为风筝是那些没出息孩子的玩意。那时的少年鲁迅有一位约十岁的小兄弟特别喜爱风筝。一天,他看见后园的角落里孤零零的躺着一只撕破了的蝴蝶风筝,便小心翼翼地拿起,细心地把风筝补好。正好路过的鲁迅看见了,不仅把风筝的翅膀折断,还将风筝狠狠地掷在地下,踏扁了……当他们离开了多年后,鲁迅已是中年,他偶然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籍,童年的往事唤起了他的回忆,原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想到这里,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愧疚,心也仿佛成了铅。

  看了《风筝》这一本书,我马上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由于父母对于我们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从小就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写爸爸出的练习题。稍大了一些,就帮我报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我每天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公交车上来回奔波。有时我真想快些长大,好脱离这样的生活。

  有一天双休日,我上完了课,踏着沉重的步伐,一脸疲惫地回到家。在喝水时无意中透过窗户,看见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跳皮筋,玩得可带劲了。顿时我忘记了疲劳,脚也好像不酸了,跳皮筋可是我的强项呀。我满心欢喜地对爸爸说:“楼下的小朋友在跳皮筋,我也想去,行吗?”|爸爸毫不犹豫地说:“不行!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天天就只知道玩,长大会没出息。你快去学习。”不管我再三请求,爸爸都没有答应。我十分无奈,呆立在窗口远远地看见伙伴们快乐地嬉戏,而此时的我心里却在痛苦地哭泣。我无力地低下了头。过了好一会,当我抬起头时,好像看见了一只风筝孤独地在灰蒙蒙的空中游荡。

  爸爸妈妈,你们可否听到我们心灵的呼唤?逛公园、放风筝、老鹰捉小鸡……难道它们真的离我们这么远吗?正当的游戏,可以让同学相互了解,更能增进友谊,能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童年就应该是快乐、无忧的!愿天下每一个小孩都能像五彩缤纷的风筝一样,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愿每一个儿童都能留下一个金色的童年!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2

  今日,我看了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初看时,我觉得无非就是表达了作者的歉意。然而,细看后才知道他批判了某种封建制度禁锢了孩子,让我懂得不要扼杀孩子天性的道理。

  首先,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鲁迅小时候不爱放风筝,他的兄弟爱放风筝。于是他禁止他兄弟放风筝,并把制作好的风筝踏烂。长大后,他向他兄弟表达他歉意的故事。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年幼时鲁迅的行为感到不解。为什么会有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他人身上,还不允许他人做自己喜欢的行为。其实,我觉得是那个年代的封建思想导致鲁迅这种思想。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其实不仅在那个年代,就是现在我们身边附近也有这种事发生。就例如有些大人会不顾孩子的兴趣,就盲目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当大人们看到其他小孩玩泥沙,跳皮筋时,他们冷嘲热讽。殊不知,他们的小孩子喜欢就是玩泥沙,跳皮筋,而不是那些兴趣班。他们这种行为就是把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却不顾孩子的喜好!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要看别人是否愿意,而不是依据我们的标准强加于人!

  俗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善良,好奇,顽皮的天性。然而,在他们懵懂无知时,早有家长对此行为早早定下许多规矩。

  举个例子,毛主席的政治秘书田家书批评他的女儿曾立,把正在晒太阳的毛主席的拖鞋埋在沙子里时。毛主席就调侃对他说:“你家孩子是想让我晒多一会太阳嘛。”一边亲切抱着曾立。我们的伟人对孩子顽皮的天性尚如此宽容,然而在现在,我们许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们在家捣乱和其他小孩玩泥土,打水仗时,却立即发怒制止,甚至责打孩子,这就使孩子探索科学,自然的天性遭到了扼杀。

  其实,许多家长是传统教育的受害者,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毫无开拓精神。在自己有小孩后,就继续实行这种扼杀天性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就正如:文章中鲁迅的兄弟长大后,已全然忘却鲁迅小时候对他所作所为,并不怨恨他兄长,这就是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认为这样的管教是对的,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正当”。这可真是可惜了他的创造力的天性啊!

  陶知行说:如果发现孩子有创造力,认识了孩子有创造力,就要去解放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因为正如《风筝》里所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3

  听说,人教版语文教材里鲁迅的《风筝》被换掉了,理由是"偏深奥"。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钱理群先生不也说过,鲁迅不是"过去式"的作家,而是"现代正在进行式"的作家,他的表达是"预言式的表达",也就是说他说的话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说的话,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差不多横跨了一个世纪,我们还是不理解,或许,他的深奥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们,就连那些教材的编写者们,那些神圣的语文教授者们,应该也是不理解的,所以才会觉得深奥,觉得学生理解不了,觉得不适应再放在初一教材里。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悲哀,悲哀过后,却不由自主地想到鲁迅的《论睁了眼看》。本来孩子一出生,他就睁着眼睛看世界了,但是在中国,要真正落实到常识——睁了眼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社会采取的态度,常常是闭着眼看。所以,对于这些可爱的初中生们,对于这一轮轮初升的太阳,对于这一朵朵稚嫩的"花蕾",我们不要求他们去思考、去创新、去反省、去反抗,只需要他们闭着眼看,像阿Q一般沉入各式美妙的幻想,于是一切都很单纯很圆满。鲁迅说,闭了眼就可以"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所以,才会有老人倒地后无人肯扶的漠然;所以,才会有小悦悦被撞后反复被碾的惨况;所以,才会有"我爸是李刚"的盲目嚣张……

  鲁迅的文章真的太深奥吗?诚然不是。就我个人来说,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充满童趣的温暖轻唤;《孔乙已》里辩论着读书人的事"叫窃不叫偷"的荒诞低喊;《祝福》里反复诉说着"我真傻"的愚昧低喃;《药》里争抢人血馒头时的疯狂嘶吼——这一切,都是铁屋子里的呐喊,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听得见;虽然听见了的人不一定都会跟着喊,但是,他起码用生动入骨的形象,引我们睁了眼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们一眼便看到尽头;也不能强求他们一眼看到真相;可是看不透澈,看不通透难道就一定要叫他们闭了眼不闻不问不思不想?连课文都要简单轻松好教好学好看好玩?

  九十几年前的鲁迅何苦清醒透彻。过去了九十余年,这个社会仍然故我。故我,却再也没有了鲁迅,没有了人来呐喊,呐喊着让我们,让孩子们——睁了眼看。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4

  鲁迅的《风筝》出现在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上,那时我十二岁,背诵了整篇课文。如今八年过去了,依然清晰的记得文章里面的情节,这是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文章里讲述的是,在那个思想封建的年代,小孩子的天性被大人们的所谓的规矩所残酷地泯灭了。十岁的弟弟瘦弱、多病,最喜欢风筝。又因为没有钱买不起风筝,哥哥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事,就不许弟弟放风筝。有一天,哥哥发现弟弟自己偷做的风筝,便无情地当着弟弟的面前折断风筝,愤怒的离去,留下弟弟绝望的站在小屋里面。每当回忆到这个情节,心中某个地方在隐隐作痛。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哪些,有很多事情我都忘记了。但总是觉得自己和故事中的哥哥、弟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在生活中,我曾经担当文中“弟弟”的角色,也许,我也曾经扮演过“哥哥”的角色。或许,两个角色我都演过。我忘记了,但冥冥之中又能想起。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停在某个路口,或者看见了某个人的笑容忽然想起此时的情景在很久以前梦见过。

  文中的哥哥在中年时期才知道自己年轻时对弟弟犯下的过错,于是想尽各种办法弥补。如果得不到弟弟的原谅,他会一直愧疚下去。当他对已经长满胡子的弟弟讲述小时候关于折断风筝的事情时,却发现弟弟已经忘记了。那种愧疚,那种愧疚带来的沉重的'痛再也得不到释然了。我想我能够明白哥哥的痛。我想这种痛无论是亲情爱情都被体现了,就像高二那年,喜欢过一个人,并很大胆的表白,很努力的对他好,对那个人好到忘记了对自己好的程度。那个人也一直接受着我的好。当时,不懂事、不成熟的我误以为这就是恋爱,整天沉浸在幸福的幻觉里。可是有一天,那个人离开了我所在的城市,在离开之前最后一次见面,他对我说:“其实,我从来没喜欢过你”。这并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对我来说,我一开始就猜到这个事实。当事实验证了心中的事实,心还是会痛。两年过去了,那个人突然在QQ上找到我,对我说当年因为他不懂事,每次想起我都觉得愧疚,求我原谅他。我笑着回复他说:“早就不记得了,没什么的。”时间是解药,也是毒药,就文中的弟弟一样,再难过的绝望也会被忘掉。曾经被伤害的人忘记了,去伤害的人却耿耿于怀。我想,他和文中的哥哥一样,愧疚永远没办法得到释怀,这才是最大的惩罚。

  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做过像文中的哥哥这样的事,在不懂事的年龄犯下了错误,等在长大成熟了悔悟,愧疚却无法释怀。比如在叛逆时期做出了伤害父母的事,比如欺负了弟弟妹妹,如此的小事。当这些回忆被想起,因为歉意,从此,这些回忆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时隔几年,时隔十几年,你再去追寻,当事人却微笑着对你摇摇头说忘记了,没准还会骂你想太多。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小愧疚和小歉意,全部有机会得到原谅是很难的。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各种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让这些年轻的小歉意和小愧疚留在心里,当做是回忆中的调味剂。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5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耍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我看了《风筝》这篇文章后,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了鲁迅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才玩的,所以他很不喜欢风筝。鲁迅还有一个十岁的小兄弟。小兄弟非常喜欢玩风筝,而鲁迅又不让这一个小兄弟玩;每一次这位小兄弟想玩时,只好看一下天上的风筝。小兄弟不能玩风筝是还有一个原因的,就是他买不起。有一天,小兄弟在看风筝的时候,看见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非常高兴。而鲁迅却把这些行为看成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鲁迅忽然觉得似乎多日没见这位小兄弟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花园拾竹。鲁迅恍然大悟,便跑去很少人去的堆积杂物的小屋里,推开门,果然在什物中发现了他,他正在做风筝,鲁迅看到了马上把风筝给踏坏了,把小兄弟伶仃地留在了小屋里,后来他怎样,鲁迅也没有留心。

  然而,鲁迅的惩罚终于到了,他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又想起二十年前那一件事,而鲁迅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在那时候,他们又见面了,谈起了童年的往事,鲁迅正想求他的宽恕,小兄弟却说什么都忘记了,鲁迅的心从此只得沉重着。

  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鲁迅是一个很不喜欢风筝的人,认为风筝只是没出息的小孩才玩的,最后,鲁迅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那时很后悔,因为鲁迅以为玩是浪费时间的行为,那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鲁迅小时候家庭很困难,常要拿东西去当铺,每天都要干家务,所以他认为玩是很浪费时间的,他自己不玩,还很固执,不让自己的朋友玩,所以他长大后后悔了。

  我以后不能学鲁迅那么固执,对人要宽容。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6

  在我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我对鲁迅这个名字就早有耳闻。在我印象当中鲁迅是中国特别伟大的一位作家,遇到过的所有的老师都说他是全中国最好的文学家之一。听说鲁迅的作品很难读懂,所以我一直不敢看他的作品。然而这个学期鲁迅的名字被提到太多次了,因此我决定尝试读他的散文《风筝》。

  也许我选的作品比较简单,也许我没有完全读懂,我对鲁迅的第一印象是他的文笔没有我想像的复杂。《风筝》这篇散文是我了解鲁迅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充满着鲁迅对他自己过去的反省和评估。我认为可以从此作品更加深入了解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风筝》也给了我许多感受。其中的感受是矛盾。鲁迅在文章的开头对放风筝的描述跟我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回忆完全不相符。在我小时候,妈妈会带我去我家附近的一个公园放风筝。那是夏日,一提到风筝我就会联想到翠绿的草坪,晴朗的天空和炎炎烈日。不过鲁迅讲起风筝时所描述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描述的是一个很肃杀的画面:“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然后说:“风筝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也许鲁迅故意描写了不符合读者期望的画面从而表示风筝给他带来的特殊情绪。

  接下来鲁迅联想到他儿时的往事。鲁迅的弟弟酷爱风筝,但鲁迅从来不允许他弟弟去放,因为他觉得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情。但鲁迅的弟弟不服,尝试用家里的杂物做风筝偷偷去放。鲁迅发现的时候,为了惩罚弟弟把他苦心做的风筝给砸了。成年后鲁迅想起自己童年时的无知行为,觉得十分的内疚和自责,但最让鲁迅悲哀的是他成年后向他弟弟求得宽恕的时候,他弟弟居然把这往事忘却。鲁迅无法弥补他犯过的错,所以他的心“只得沉重着”。

  读到这里我既同情鲁迅的这种感受又不同意他的无奈。知道自己犯过错却无法求得宽恕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悲哀“不可掌握”而更不应该令我们觉得悲哀。我们感到这样“不可掌握的悲哀”的时候,应该向自己求得宽恕。但是我又感觉鲁迅这样写也非常的真实,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鲁迅知道他无法回改他做过的事情,但他偏偏要为此悲哀:“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我个人认为既然没有办法得到宽恕,那就应该放过这件事情。但同时可见鲁迅个人的道德和对弟弟的关爱:过了这么多年鲁迅还想把他的错补过来。此篇文章让我觉得鲁迅应该是个善良沉稳而又情感丰富,心思细腻,非常有内涵的人。希望将来可以多读他的作品,更加深入地去体味这伟大的人物笔下耐人寻味的作品。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7

  对于自己曾经施加给小弟的“精神的虐杀”,多年之后,人到中年的鲁迅因“不幸”偶尔看了外国讲论儿童的书籍后,才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才“忽地”忆及“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那一幕。这也就是说,倘若作者“有幸”未能看到那样一部书,作者将毫不自责于自己对小弟的精神虐杀?至少之前的二十年,作者没有丝毫的内疚与悔恨,当得知真相后在这件事上他才活得痛苦。作者悲哀的是这二十年对小弟当年所受的摧残的忘却。

  倘若鲁迅能够补过,也许他的内心会好受些,至少自责的情绪会有所减轻,但再次会面,大家都已是有胡子的人了,脸上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再也不可能回到小弟的童年,和他一起跑着,嚷着,笑着放风筝了,无论怎样的补过,小弟的童年不可能重来,不论怎样的补过,都无法改变小弟的童心受到过自己——他这个做大哥的无情地摧残这一事实,况且事实上也无法补过,大家回不到从前;人生没有橡皮擦。

  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小弟的宽恕了,作者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宽恕”的准备,他正天真地期待着自己的心从此能够宽松了,我甚至可以看到作者要长长地舒一口气的样子。

  “有过这样的事么?”善良的小弟忘却了折磨作者心灵的那一幕,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作者的希望再一次地落空。在此后的岁月中,他的心将一直这样的沉重下去,童年的罪过不但不能弥补,也是无从宽恕的。

  也许此时,假使小弟对自己心怀怨恨,作者的内心可能还会好受些。

  曾经对小弟精神虐杀的忘却,忆及之后的无法补过,想要得到宽恕换来的却是小弟的不记得,作者所做的努力无非是想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些,但事实是“心只得沉重着”,这是鲁迅的悲哀。但换句话说,如果二十年来,作者未曾忘记当时的那一幕;作者事后真的补过了,两个中年人跑着,嚷着,笑着放风筝;作者得到了小弟的宽恕,他就能不再悲哀了吗?人生的严峻与无奈正是在于对于所犯的过失的无可挽回。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自剖时的无情。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8

  风筝是鲁迅先生所做的文章,这篇散文里流露出鲁迅先生的后悔。

  但是不仅仅止于后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儿童天性束缚的厌恶,作者认为,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就是游戏,对儿童进行精神的虐杀等同于杀人放火,甚至还要严重。

  文章中写了作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做这些没出息的玩意儿,于是行为粗暴的直接上手拆风筝,这里可以直接看出作者的愤怒之情,但是作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了吗?没有,他反而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能仗着自己年纪大而去欺负弱者,去做一些自认为对的却反而是错误的并且实质上会伤害他人的事情。

  接着作者希望用道歉来换取他小兄弟的原谅,可是那时他们已经到了中年时期,脸上也多了许多条皱纹,作者这颗悬着的心原以为能在那时得到谅解,在那时可以放下,可是并没有,作者的小兄弟已经忘记有这么一回事,并且说出:“有过这样的事吗?”这句话,他的小兄弟并不记他的仇,兄弟情深。可是作者还是希望从原谅得到安慰,“无怨的恕,撒谎罢了”这句话让作者的心,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下滑。说谎而得出的原谅,本来就是假的,根本不可能会让作者有好的心情,心里没了怨恨,还怎么去饶恕别人?那么,原因是什么?是作者已经从干傻事的孩子,变成油腻的中年大叔了,过了这个年龄,一些事也都随风飘散了。即使是道了歉,也是骗了人的善意谎言。

  两个不同时期的作者,用两种不一样的态度去对待这同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我们看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细腻,情商比人高的地方。前者的过错,后者去弥补,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即使如此,知错就改,能看出作者有这种好的品质。

  精神虐杀显然是不对的,作者这么做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当时正值正月初一,作者有感于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战而做出了这篇文章,作者正是想表达此类感情,他想解救更多的孩子,让孩子的天性能释放出来,能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这样做了,他自己却没得到宽恕。

  这种没有得到宽恕的资格,就会让人感到更加悲伤,明明作者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该怎么弥补,可是时间不等人,时间来的快,去的快,让作者过了他该道歉的年龄,让他失去得到宽恕的资格,失去该得到的宽恕,作者就只能在自我反省和忏悔以及自我改正中不停的来回翻滚,他的心也只能沉重着……沉重着……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9

  天空中升飞的精美风筝,看似十分平凡,实则包含着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艺术。

  《风筝》是一本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里面详细介绍了风筝的来源艺术、制作方式、放飞原理、风筝派别和名家趣事。

  风筝的来源。放风筝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来源于中国。但说到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木鸢说,二是纸鸢说。风筝从南朝到北朝,经历了从军事通用工具,演变成一种群众性的娱乐玩具。原来小小的风筝在古代,竟还有军事通讯的作用。

  风筝的制作。讲述了风筝的工具材料、绑扎、裱糊和彩绘等制作步骤。不要以为制作风筝很简单,要想制作出精美的风筝,还得花不少心思呢。首先是制作风筝的工具材料,这可马虎不得。从竹材、线绳、纸、绢再到颜料,都要挑选最适合做风筝的,否则就会影响风筝的飞升。而绑扎、裱糊和彩绘这几道工序,若非心灵手巧的人都不能胜任。因为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讲究技巧,捆绑的手法、位置、绕线、裱糊的松紧、对称,彩绘的打底、描线、染色和修饰等,每一道工序都不简单。

  风筝的放飞。讲述风筝升飞的原理——力学原理,放飞条件和放飞方法。风筝放飞的原理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学会使用力学原理,而飞机也是由风筝升飞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风筝的派别。令我惊讶的是风筝竟然也分派别,而且各派有各派的长处与独特之处,还涌现出制作风筝的名家。

  读完这本书后,加深了我对风筝的认识和理解。原来风筝并不只是用于娱乐,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精华。风筝是我国的国粹,比如它的制作过程之复杂、之周密、之技术性都体现出风筝得来之不易。

  跨进21世纪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下来的国家,呈现出了生机焕然的景象。

  然而,古老的中国,现在却面临着文化流失,传统工艺后继无人、遗产遗迹遭受破坏等现象。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勇于担当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珍爱、传承中国的国粹艺术,为保护中国的精神财富而努力。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10

  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时年鲁迅先生44岁。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

  文章从在北京看风筝写起,由眼前景回忆起儿时江南放风筝的境况。而写北京的风筝只是一笔带过,却用浓笔写出了故乡放风筝的细细的情景。从时间和季节入手,写出了风筝的姿态颜色、形状。虽然“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周围的春的景色分明是一片“温和”。文章的一二两段构成了一个层次,引起了下文对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一事的具体描写。

  由于我的“不爱”甚至“嫌恶”,便也将这一心情转移到弟弟的身上,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反对弟弟去做。我是兄长,当然有着兄长的威严,弟弟也就只好“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看着小兄弟因风筝的落升而惊喜的情形,我却只有感到“可鄙”。

  这一段是后面事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整篇文章的关键。鲁迅先生一方面写出了小兄弟的“弱小”,一方面又写出了“我”的“强大”,兄长的“威风”和小兄弟的“无奈”的强烈的反差,为后文的发展和结果埋下了伏笔。

  因而,当“我”发现小兄弟在偷偷地瞒着自己去做风筝的时候,便以兄长的威严毫不留情地折断了风筝的“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我似乎是得了胜利,傲然地把他扔在了小屋里。这一段叙写很具体很细致。这是由上一层的原因而导致的必然的一种结果。

  鲁迅先生虽然淡淡写来,但我们分明看到了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懊悔和悲哀。儿童的天性是纯洁的,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玩具则是儿童的天使。当鲁迅先生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已是中年以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文章有了很长的篇幅,写出了我的懊悔和补过。但当我想了若干的方法终于可以得到这补过的时机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更深一层的悲哀,那就是,小兄弟在长大之后,早已将这一切忘记了。时间和生命永不会给我这一赎罪的补偿,“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人世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过往的错误或许永无改过的那一天,这是悲哀中的悲哀呢!

  文章的主题似乎是多面的。有对兄弟间浓情的抒发,有对封建家长制的鞭挞;有对自我的不留情面的解剖,也有着对过往的罪责的“无可把握”的悲哀。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此文的一大特色,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环境的对比:北京二月的肃杀寒冷和江南二月的热烈和温和。这一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浓烈的悲情和深重的无奈。二是人物的对比: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强大。这一对比构成文章叙事的主体,也贯穿文章的始终。三是时间的对比:这时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我的前后的变化,一是小兄弟的前后的变化。我的变化是主要的方面,小兄弟的变化是次要的方面。但又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三个层面的对比在文章中交织成深沉的叙事点,使得文章含蕴极深而感人极强。

  文章的另一特色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给读者以清晰可寻的脉络,并成为打动读者的抒情的线,和三个层面的对比交织成一个浑然的整体。我的感情变化的线索是:对放风筝的“嫌恶”,对小兄弟看放风筝的“可鄙”,看到小兄弟做风筝时的“愤怒”,折断风筝离开时的“傲然”,反思后的“沉重”和不得原谅后的“悲哀”。

  首尾的呼应也是此文的一个特色。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本文的重点宜放在对文中作者“悲哀”心境的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也是切入到文章主旨的一个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文章写法上的一大特色。文章的难点是小兄弟的“忘记”,这也很容易引起初中学生的疑惑,宜简明讲解,只要扣住主旨去把握就可以了。

【《风筝》的初中读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风筝》初中读后感(精选8篇)06-16

风筝_初中记叙文09-22

关于《风筝》读后感09-29

放风筝_初中记叙文09-22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作文12-08

初中生放风筝感想日记03-15

冬天的风筝作文(精选4篇)12-28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00字02-09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