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书笔记>汉书读书笔记
投诉建议

汉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0-04-06 12:14:51 读书笔记

汉书读书笔记

汉书读书笔记1

  读《汉书-杨胡朱梅云传》,“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击节称赏,正吾心言。人之离世,如灰飞烟灭,火葬最佳。周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聪明人。水晶棺中之马教诸神,则可谓贻笑后世。

汉书读书笔记

汉书读书笔记2

  读《汉书-淮南济北王传》,想起《淮南子》。崇尚无为的淮南子与反心早结的淮南王竟是同一人,其实很适合心理研究。刘安幼遭父亡,对文帝及子孙的怨恨由来已久,难免有不平之心,取代之意。班固责以“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在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丞辅天子,而专怀邪辟之计,谋为畔逆”,苛刻了些。

汉书读书笔记3

  读《汉书-李广苏建传》,觉得李陵之败,有外界因素,也有自身原因,如同其祖当年,立功心切,过于急进。汉武杀其全家,以训练匈军之罪(误传),也与汉武个性有关,正是爱之深,恨之切,以李家世代忠义,信任有加,乍闻叛汉,愤怒可知。阴错阳差间,君臣终成怨仇。读史至此,了解同情之余,惟有一叹。

汉书读书笔记4

  读《汉书-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于时诸侯为聪察矣,张博诱之,几陷无道。诗云“贪人败类”,古今一也”,至理。元帝为君懦弱,为亲则宽仁,赦淮阳之罪,调和东平母子,甚为难得。读《高五王传》,”章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李隆基七岁于武则天前放言李家朝堂,即有此风。

汉书读书笔记5

  读《汉书-冯奉世传》,一声叹息。冯奉世威震西域,荡平羌虏,有大功于国,子野王,参,“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却受外戚身份连累,一不得重用,一死于非罪。冯媛有乃父之风,刚强豪迈,胆识过人,不惧黑熊,挺身护君,亦为人所妒,种下祸根。正是“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皆然。”

汉书读书笔记6

  汉书里有这么一段:汉宣帝尚在襁褓之中,因戾太子巫蛊之案被关在监狱,武帝病,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武帝便派遣使者,命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邴吉大义凛然,以大无畏的气概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到了天亮,使者无奈回去回复,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皇曾孙刘病已得救了。

  (《汉书》载: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如何在百度贴吧里成为一名预言大师,只要你在一个同一个时间段作出大量截然不同的预言,然后等事情真的发生的那一天将某个猜对的帖子顶上去,你也能成为一名好的相士。

  风水学说的问题,在于不具有可证伪性,我们不知道它的理论,以及依据理论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否具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这之间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仅是相关性。

  这就好像货币战争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或者类似金融集团在背后操纵人类社会,因为很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尽管概率很低,而在于我们无法证实或者证伪,最后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

  只是根据历史经验来说,我们知道有以上这样特征的学说理论,其不靠谱程度相当高,所以许多科学家或者接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会不信任风水学说,这就好像地域歧视,当然不可能某个地域里面的所有人都不靠谱,但一旦不靠谱的人多了,在不知道详情的情况下与这个地域的来客划清界限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幸存者谬论,幸存者谬误(Survivorship 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我在读史书,比如读史记、左传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些言之凿凿的卦算,而且这些占卜最后都确实预测准了。但是我们仔细梳理的话,会发现这些占卜的对象都是春秋乃至日后战国时期经常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某些世家的先祖,这些占卜流传下来完全是因为这些世家流传下来。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此前还有更多的占卜,只是这些占卜的对象没有存活到最后,所以那些失败的预测都没有流传后世,只有偶尔测对的占卜传了下来。

  而汉代是一个神秘主义氛围非常明显的时代,武帝一朝又是其中翘楚,当时存在大量的术士,这些术士也肯定做了大量的预测。在这样大的基数下,流传下来一则偶然蒙对的预测完全有可能(让我们姑且假设史记记载的这件事是真实不虚的)。而根据统计学上的经验,我这个解释要比风水学说的解释可信程度更高。当然,最后选择信哪个,那是读者自己的'选择。

汉书读书笔记7

  读《汉书-匈奴传》,深感汉时之中国,不愧”强汉”之称,于边事之应对,可谓恩威并施,战和有度,策略之高,气度之广,尽显大国气象。回看红朝边事,真不可以道里计,如先贤之言,“夫规事建议,不图万世之固,而偷恃一时之事者,未可以经远也。”

汉书读书笔记8

  读《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深感汉武拔人之敏,知人之明。“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非此君不能有此世。真是中华史上一个将相得力,人尽其才,奋发昂扬,生气勃勃的伟大时代。

汉书读书笔记9

  跑到文学院资料室借来中华书局版《汉书》第六册“地理志”部分。我这人看书爱勾勾划划,还写点随感什么的,借来的书自然不敢妄自作贱。于是拿书去复印,竟厚厚的一大本。

  此书为汉兰台令史班固撰、唐秘书少监颜师古注。竖排,繁体。《汉书·地理志》是城市史、历史地理学、人口学专业研究生的必看书。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首先自己对历史地图不熟,故而在理解汉代疆域的划分方面颇为困难。天下九州到十二州,以及其所包举的各郡县以及分封建国及大小侯国,若没有丰富的历史方位感和常识,很容易分不清东南西北。好在我中国当代地理学得不错,对全国各现行省的轮廓基本能画出个大概,各省方位和主要河流也算是“胸中有沟壑”。用现代的地理常识去套古代历史地图,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可以弄出个大概。

  可是如果从做学问的严谨去考量,我必需重修历史地图集,据说目前较通行的版本是史学泰斗谭其骧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惜手头还没借到。

  地理志位于汉书的第八部分,分为上下两章,占了150多页。从黄帝的九州到夏禹的十二州,后又更制九州,开篇主要是谈禹之治水治国,并引夏书禹贡之文详释九州。

  各州的山薮川浸、特产风物皆有交待,令我非常佩服班固惊人的资料来源。

汉书读书笔记10

  读《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其中杨恽《报孙会宗书》文辞优美,意气分明,大有乃外祖之风,血缘传承,确是奇妙。很欣赏田千秋,深谙无为之道,当有所为时亦能挺身直面,不愧班固“敦厚有智”之评。班固思想还是比较正统,明显不喜陈汤为人。虽然,后者仍然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名扬后世。

【汉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骑牛读汉书

2.后汉书

3.读书笔记

4.读书笔记

5.读书笔记

6.读书笔记

7.读书笔记

8.读书笔记怎么写读书笔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