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成语大全>入室操戈
投诉建议

入室操戈

时间:2015-05-25 19:42:58 成语大全

入室操戈

【成语名字】入室操戈
【汉语拼音】rù shì cāo gē
【成语解释】
进入房间中,拿起主人的戈来攻击主人。比喻持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语本《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郑玄》。
【成语典故】
《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郑玄》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筭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筭,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癈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成语注解】
1、任城:东汉封国名,在今山东省滋阳县。
2、何休:公元129~182,字邵公,东汉任城樊人。经学家,精研六经,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着有《春秋公羊解诂》。
3、玄:郑玄(公元127~200),字康成,东汉高密人。为经学大家,时称郑君,又称后郑,以别于东汉初之郑众,弟子自远方来者数千人。笺注《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为汉学家所尊。
4、针:金属医疗用具。比喻纠正错误。
〔参考数据〕
另可参考:《郑玄别传》(据《太平御览.卷六一○.学部四.春秋》引)
【成语出处】
1、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戊戌冬又书〉:“至于二三小臣去来,岂能便干国家大体,果能通天地于一身,安有尔许扰扰,入室操戈,不罪唐突。”
2、明.吾邱瑞《运甓记.第二四出》:“尀耐奸雄跋扈,伪将心事抛他。谬为恭敬权趋附,待时入室操戈。”
3、清.冯桂芳〈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序〉:“宫允有《段注考正》十六卷。考者,考其引用篇目;正者,正其字句讹误。为功臣,为诤友,不为入室操戈。”
4、清.杨凤辉《南皋笔记.卷一.柳异记》:“忽有一老者,修髯瘦骨,鹤发童颜,自树中出,笑谓生曰:『君所谓入室操戈者,吾索尔五色笔去矣。』言讫,忽不见。”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进入房间,拿起主人的戈来攻击主人。
使用类别    用在“借刀伤人”的表述上。
【入室操戈造句】    
1、小偷入室操戈,屋主负伤报警。
2、他这是入室操戈,空手进入屋子,却用屋内球棒打伤了主人。
二、
语义说明    比喻持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
使用类别    用在“以论反论”的表述上。
【入室操戈造句】    
1、他提出这些观点,正如入室操戈,驳得对方体无完肤。
2、他评论论文时,往往入室操戈,以对方的观点来指陈对方的缺失。
辨识
【参考词语】:操戈入室
【汉语拼音】:cāo gē rù shì
【成语解释】:犹“入室操戈”。见“入室操戈”条。
1、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四出》:“章相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泺阳消夏录四》:“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操戈入室,理所必然。”
【入室操戈的成语故事】
“入室操戈”这句成语是比喻持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成语典故】出自《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郑玄》。《春秋》是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汉以后的学者也有对“春秋三传”进行注疏、考证,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写成论著,发表不同的见解。何休是当时的经学大家,他对公羊《春秋》特别有兴趣,精研之后,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癈疾》三书,阐述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春秋三传”中《公羊》最正确,而《左氏》、《谷梁》都有重大的缺失。当时另一个经学大家郑玄看了之后,针对何休论点之缺失,也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三书来反驳。何休读完后,发现郑玄完全是利用自己文章里的论点来反驳自己,并且很有道理,不禁憾慨地说:“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指郑玄就像是进了我的房间,拿着我的矛向我进攻啊!后来“入室操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持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

【入室操戈】相关文章:

1.入室操戈造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入室操戈入室操戈的意思,入室操戈是什么意思,入室操戈的近义词,入室操戈的反义词,入室操戈的故事,入室操戈造句,入室操戈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