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投诉建议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1-07-13 10:13: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精选】吃粽子端午节作文锦集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吃粽子端午节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吃粽子端午节作文锦集10篇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我在徐老师家做作业,午饭吃粽子。

  我们每个人拿一个香砰砰的粽子,大家片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用筷子一夹,粽子就塌了一方,露出了白白的来,啊!徐老师叫了一声,粽子没烧熟,我们就不吃了,觉得好可惜啊!接着就吃香肠,玉米的,老师就去对面买了4个大包子,拿来的时候,我们菜都吃饱了,老师自个儿吃起包子来,我们就放下筷子,上楼玩了,我玩了打乒乓球,还看了电视,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师上来了,她叫我们写字,我就回来认认真真地写字了,写到不会的时候,老师就仔细地教我们,我们很快就把不会的字写完了。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栗子粽、豆沙粽、蜜枣粽、香肠粽......各式各样的粽子,看着就让人嘴馋。可是,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问妈妈,妈妈说:“端午节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我一边吃着香糯的粽子,一边听妈妈讲着屈原投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而向江中投饭团的故事。今天,我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吃粽子、雄黄酒,赛龙舟的历史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们对屈原的一片深情。小小的一个粽子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深意啊!名师点评:小作者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同时,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能知道这点,也算是过了一个完满的节日。端午节最大的特点是吃粽子,“栗子粽、豆沙粽、蜜枣粽、香肠粽......各式各样的粽子,看着就让人嘴馋”,小作者家的粽子外形有什么特点?吃进行味道如何?这些都可以再详细地讲述一下。总体来说,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

  周末傍晚去稻香村买粽子,结果硕大的塑料箱子里只剩下2个蛋黄馅的粽子,想着自己家的老人都是北方人,他们还是喜欢吃小枣粽子,于是悻悻回家。

  70年代我们小时候到了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孩子们会带着副食本和粮本去商店采购江米和小枣,那时每人半斤江米,一家一斤小枣,包出来的粽子纵然有一桶也不够缺嘴的孩子吃。

  四年级端午节的前两天,我正趴在课桌上写作业,同桌老二悄悄凑过来告诉我:他父亲原来部队的老部下给他们家送来一口袋江米、一包小枣,可惜他爸爸出差去了南方,母亲去基层慰问演出。问我能不能把他们家的原料带到我家做成粽子,半劈一份给我和弟弟吃。想想老二平时助人为乐,在同学欺负我的时候能够“两肋插刀”,包个把粽子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接着,我就犯起愁来,江米和小枣有了,哪里有苇叶和马兰条子啊?老二一拍胸脯:你说得那两样东西我们可以去莲花池去找啊?我这才想起来,莲花池有大片的芦苇;莲花池北侧的农场里小路边种植着一簇簇的马兰花。放了学以后,我们三个女生和老二、大亮一起过了马路朝莲花池跑去。

  到了长满芦苇的西岸,我们一下子傻眼了,以前在岸边玩的时候,感觉那些芦苇是紧紧靠岸边生长的。到了采摘的时候,才发觉芦苇和岸边还有大约两米的距离,而且水面上凝集着绿色的浮萍。老二当时穿着短裤,大亮穿着老爸的军装裤子,看着老二哐哐下水,在一边挽起裤腿。不料老二一声尖叫,下面的芦苇跟扎破了少爷的脚,苇子还没有采摘先光荣负伤了。大亮吸取了老二的教训穿着胶鞋下了水,结果池岸是斜坡的,越往里走越深,卷起的裤腿上都是浮萍沫子。老二上岸以后看着沾满黑色滋泥巴的脚,在一边大喊着:继续走,我非要吃上粽子不可!大亮用力劈着苇叶在胳肢窝下夹着,隔一会儿送上岸一抱,终于我肯定了他们的成绩,看着放在地上的一堆苇子叶,让大亮上岸。

  大亮上岸以后,迈着噗唧、噗唧步子跟着我们,鞋子和裤子泛着污水的臭气。老二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带路,我和笛子抱着芦苇叶子,我们这一队人马好比是战场下来的伤兵。我们可不能走下战场,还有马兰花条子没有偷回家那!为什么是偷呢?因为马兰花长在农场铁丝网里面,那是公有财产,我们要采摘回家不是偷难道是顺吗?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3

  听到老师说要写关于端午节的作文,我就有点跃跃欲试了。我猜你们也一定喜欢过端午节吧!端午节可以吃粽子,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自己能够亲自做粽子吃,那样才会觉得更好吃的。

  做粽子:先找来三片粽叶叠在一起,然后要认真地折成漏斗型,接着,就要分三步走了。第一步,放糯米;第二步,放陷料,陷料有很多,可以自主选择,比如:豆沙、红枣、腊肠、剁碎的猪肉第三步,再放糯米。我们将粽子上方的粽叶折下来,把粽身用细线缠起来。这包粽子的方法,是我在仔细听老师讲解后学到的。你们先别急,粽子现在还不能吃,要放在锅里煮上二十分钟左右,待煮熟后才能吃的。生的是不能吃的。

  吃粽子:粽子煮好了,我们就可以吃了。剥开粽叶一看,粽子金黄金黄的,就想一个金碧辉煌的小型的金字塔,真恨不得一口就把吃掉。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我一把拿起粽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后,我觉得满口喷香,香得直入肺腑,真是好吃极了。

  小朋友,你们也一定要记住这个端午节,这个节日可以吃粽子呀!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4

  早晨,我刚醒来,一股清香的味道飘进我的房间。我随着香味来到了厨房,见一个人也没有,我便偷偷地打开了锅盖。哇,满锅都是粽子!我迫不及待拿了一个粽子,真烫啊!我手忙脚乱,粽子差点儿掉在地上。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在这时,奶奶从门口走进来,看见了我,说:“小馋猫,你不要急着吃,奶奶可要考考你呢。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这可难不倒我,这种问题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我不假思索地说:“是端午节!”奶奶笑眯眯地拿出了一只碗,又在碗里倒了些白糖,递给我说:“吃甜馅的粽子蘸点白糖就更好吃了。”

  我剥开粽子外面的芦叶,露出了白白的米和红红的枣子。那油亮的米饭跟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有点儿不一样。奶奶告诉我那是用糯米做的,糯米更粘,更香,更好吃。我将粽子挑在筷尖,轻轻放进碗里蘸点白糖,甜甜的,粘粘的,那种美味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哈哈!在这儿由我来告诉你吧!那就得从屈原说起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他是国王的一名大夫。屈原虽然忠实楚怀王,但却受其他人的排挤。楚怀王逝世后又因倾囊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到汨罗江边。屈原苦苦想到,我反正也不能为国家和百姓造福,那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尽了,那天正是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百姓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十分痛苦。他们发动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边打捞屈原,一连打捞了很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打捞到屈原。所以百姓们为了纪念对屈原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就要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少吃一点,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种传统。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为什么吃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而且粽子其实就是糯米为主的食物,糯米的吃法很多的,为什么要用叶子包起来呢?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有很多种传说,下面小编带您看一下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有记载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6

  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两种说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兴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来,楚国(今湖北)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公元前278年,秦军地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为了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投入江中。

  这两天,每天早晨,我们按照习俗、要吃粽子,所以早饭是一人一个粽子。

  昨天早上,我们吃的是嘉兴的肉粽,它不是很大,还没一本新华字典大,粽子被黄绿色的楝树叶包着,中间系着一条细细的,魄的绳子。打开后,就露出了里面浅棕色的粽子,这种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不特别黏,吃起来不粘牙。因为包的是肉馅,所以味道有点咸,有股粽子特有的香味。有时一口咬下去,还可以咬到棕色的、有点硬的肉,可好吃了!

  今天吃的粽子和昨天吃的就不一样了,今天我们吃的是舟山本地产的碱水粽。这种粽子我不怎么喜欢吃,它是用黄中带黑的毛竹叶包着的,很大,是嘉兴粽子的两倍。打开后,粽子里土黄色的,很黏,弄得我手上、嘴边全部都黏乎乎的,很不舒服,而且它里面没有包任何东西,淡而无味,一点都不好吃。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习俗,但有些人在端午节已经不吃粽子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将这种中国节日习俗保留下去,不能让它失传!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7

  随着几声嘹亮的鸡鸣,整个家乡醒来了。明天,姐姐将参加一场涉及前途的考试——中考,此时,全家人的心都被揪紧了,似乎连空气中也夹者紧张的气氛。

  时间在“滴答滴答”地流逝,随之,我的心也愈来愈沉重,我坐立不安,便下楼走走。“妹,敏敏能考上吗?”“会的,会的。”大妈一边包粽子,一边喃喃地说?“咦,妈,今天又不是端午节,包粽子干吗?”我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盯着妈妈手中的粽子。“真想知道吗?好,你先告诉我关于粽子的来历。”妈妈神秘地说。“话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特地制粽子。”“好。”妈妈一本正经地说,“你大妈希望你姐姐平步青云,包粽包棕不就是包中吗?也就是一定能中。这可是祖传下来的习俗。”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粽子为姐姐包的。“好,我也要包,我也为姐姐出一份力,让姐姐高中。”“不用了,遥遥,你有这份心就行了。”我站在一旁,望着全神贯注包粽子的大妈,感到这小小的粽子里却包含了大妈无尽的期待和对儿女那无私的关爱……

  虽说包棕——“包中”——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习俗,可再这习以为常的习俗里却让我看到了家乡人那一颗颗淳朴的心灵,感受到天下最伟大的母爱。

  5端午吃粽子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民族风俗,几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次我一见到粽子总得绕道走,否则一种腻腻的滋味儿将会油然而生。

  每当我咬上一口粽子,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就会不由的从心中窜出来,令我觉得昏昏沉沉,无论看到什么都觉得恶心,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将胃中的食物一下子全给倒出来。就算我怎么嚼,都难以下咽,心中像塞了一团棉花死劲的令我吃一样往嘴里怎么塞也塞不下去。

  我不爱吃粽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则是因为我家的包的粽子与其他粽子不同,我家的粽子是用大米以及甜酒代替原先的糯米,其中也没有腊肉或其它馅,在吃时,现准备一碗糖边吃边蘸。口感除了一股浓浓的甜味儿别无它味。

  20xx年6月8日痛苦的端午节又来了,一大早起来北风迎面吹来,凉飕飕的,我爬起来裹着被子,慢慢向床下蠕动。这时,只见妈妈提着一大包的东西走进家门。

  我迷惑不解的问:“喂——妈妈,你——拿的是什么?”寒风侵袭着我,冻得我直哆嗦。

  妈妈走到我的跟前,将袋子在我头顶转了一圈,说:“说想知道吗?”我点了点头。

  “那就是——,我就不告诉你。”说罢,有举着那袋子回到了厨房。

  我有些不耐烦了,大声嚷嚷着:“到底——是什么?”

  “什么!听不见,声音太小了。”妈妈故意卖关子。

  “爱说不说,随你的便,不听拉倒。”

  “好啦,我说了啊,你听着粽子,香甜可……”

  “别说了,我恶心。”我捂着嘴支支吾吾地说,我才不管什么寒风北风的,直奔厕所,大泄一番,将胃里的东西通通倒出来:我倒掉了食物我吐口水,吐了口水然后呕胃液……

  “怎么过敏?看来这新鲜甜美的的糯米粽子只好让其闲置了,哎——。”妈妈无奈的长叹一声。

  “啊——糯米的不是妈妈做的大米粽子,那我爱吃。哈——啊——欠——。”我擤了擤鼻涕说:“真不爽,刚起床就别北风给冻感冒了。”

  妈妈瞟了我一眼,冷淡的说:“怎么还怀疑我的手艺,嫌我做的粽子不好吃?”

  ……

  早餐,香喷喷的粽子端上来时,我边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在口中,黏黏的粽子不是的在嘴里散发出一连串的咸味,鲜美的汤汁从中溢出,犹如波涛一般在口中翻滚,又好像秋千一样在其中摇荡。腊肉更是爽口,腊肉看起来腻腻的。可一放到嘴里味道却截然不同,软嫩的腊肉在嘴中滑而不腻。咸咸的粽子配上软嫩的腊肉令人一个子叫好,两个字叫美味,三个字还想吃。

  这个端午节并非是痛苦的,而是快乐而又美好的。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9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 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 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 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 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 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 ,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 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 、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 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 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吃粽子端午节作文 篇10

  今天早上,妈妈给我蒸粽子吃。粽子一般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三角形,一种圆形,都是我们常见的粽子形状。粽子用荷叶包着,再用几条线把荷叶捆住,不让荷叶分开。粽子蒸好了,妈妈用剪刀把线剪开,再把荷叶一层层剥开,荷叶里面是白白的,黏黏的粽子,我连忙拿了一把勺子,吃了一口,发现里面还有小小的黄豆,金黄的蛋黄,油油的猪肉。我一口接着一口吃,因为太好吃了,粽子一下子就被我吃光了。

  粽子真好吃呀!

【【精选】吃粽子端午节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必备】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六篇01-07

【精选】端午节粽子作文锦集4篇02-26

端午节吃粽子日记9篇02-28

【精选】端午节吃粽子作文汇总7篇01-09

【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五篇10-13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 5篇02-21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 (5篇)02-21

【精选】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集合六篇01-24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作文合集10篇12-06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 (集锦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