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投诉建议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1-05-22 13:43:5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实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0篇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得飞快,转眼间端午节就要来到了,说到端午节,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端午。

  那天早晨,我还在做着梦呢,妈妈把我推醒,把一条用红、黄、蓝、黑、黄五色丝线编成的绳子戴在我的脖子上,在它的中心位置,还用丝线做了一个网,里面不知装着什么东西,呀,太漂亮了,我一骨碌坐起来,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五彩缕,今天是端午节,小孩子要戴五彩缕,这里面装的是大蒜,可以杀虫,去邪,让你健康成长。”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我起床一看,家里人都起来了,外公在忙着打扫卫生,还在门上插上了艾叶,而外婆正忙着包粽子呢。包粽子用的粽叶和糯米几天前就泡好了,只见外婆先拿起一张粽叶,灵巧地把粽叶一旋,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圆锥形,接下来,她把糯米倒进粽叶里,放上肉和板栗,再用细绳把粽叶包好,一个粽子就完工了。小小的我和哥哥姐姐们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去包粽子,可我们不是这个掉了米,就是那个绳子系松了,没有一个人能包好的,外婆就很耐心地教我们,一边教,还一边唱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我想像着粽子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四个四个的结成一串,就好像四只可爱的小猪头碰头地靠在一起,真可爱!

  接着,外婆把所有的粽子都放到大锅里去煮,没过多久,就闻到了粽子的清香。我们一堆孩子趴在锅边看着,还时不时地问外婆:“好了没有啊,外婆?”外婆慈祥地说:“还没有呢,等着吧!”我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粽子流口水。终于煮熟了,我们高兴得两眼放光,外婆拍拍我们的头说:“馋坏了吧,我拿几个给你们尝尝。”我们拿到热乎乎的粽子,赶紧把粽叶剥下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味道又软又糯,实在是太香了!我一连吃了好几个,而我的肚子也像皮球一样鼓了起来。

  吃饱了,妈妈又给了我和哥哥姐姐们每人一个红蛋,我说:“妈妈,我已经吃得够饱了,我可吃不下去了!”妈妈说:“端午节吃红蛋也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妖怪,每到端午节都要溜到下界害小孩。让小孩子发烧厌食,有的还卧床不起。母亲们纷纷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消灾降福。神仙就找到这个妖怪说:‘今后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妖怪知道自己不是神仙的对手,便问道:‘不知您下界有几个孩子?’神仙说:‘这样吧,每年端午节,我让我的孩子拿着红蛋,不许你胡来。’从此,端午节就有了吃红蛋的习俗。其实就是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哦,端午节还有这样的传说呢!妈妈又说:“我们还经常拿自己的蛋去和别人的碰,谁的蛋最硬,谁今年就会交好运。”于是我们也玩起了碰蛋的游戏,玩得可真高兴啊!

  上小学后,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到家乡过端午节了。但是,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外婆慈祥的笑脸,想起粽子的香味,想起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我轻轻地念了起来,啊,我真想再回家乡过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佳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佳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佳节。

  端午佳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佳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佳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佳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佳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就先说一说包粽子吧!粽子有:火腿棕、豆沙粽、肉粽……先把酱油、水和酒倒进糯米,如果做豆沙粽就用红豆,肉粽就用肉……我就做肉粽吧!我把肉放进去,再用叶子包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包了六七个肉粽,最后把肉粽放进锅里煮熟,香喷喷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再说说赛龙舟吧!龙舟有红色、蓝色、黄色……都是长条形的。比赛开始了,观众们大呼小叫都在给自己喜欢的那一支队伍加油,每支队伍的队员也奋力拼搏着,他们不分上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快要到终点了,观众们个个喊破了嗓子,队员们用上了全部的力气向终点冲去。结果是红队胜利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有趣、快乐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不仅有吃粽子,还有插艾叶、绑彩线等等,十分丰富多彩。

  早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奶奶就会给我绑上五彩线。只见奶奶小心翼翼的把五种不同颜色的线撮在一起,然后将它们绑在我的手上。绑完之后,奶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我问奶奶:“为什么要绑五彩线?”奶奶说:“可以带来好运。”我一听,高兴坏了,那我以后肯定很幸运的。

  端午节这天一早,我就跟着爷爷去市场上买艾叶。我在市场上,用鼻子一闻,就嗅出艾叶那独有的清香。这一天,市场里全是卖艾叶的。

  我和爷爷买艾叶,而奶奶和妈妈呢?原来他们在包粽子。奶奶把洗好的糯米和蜜枣、花生搅拌在一起,用粽叶包起来,放到锅里煮。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说是为了为了纪念一个人----屈原。屈原被奸臣迫害,流放到边远地带。当听到楚国灭亡,他万念俱灰,跳进了泊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就把粽子投进江里。此后端午节吃粽子的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到了晚上,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吃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直接往嘴里塞。啊!一种甜甜糯糯的感觉在我口中蔓延。再加上花生的香酥,我犹如坐上了美食的火箭,在香甜的宇宙中穿梭,一种甜甜的感觉涌上心头。

  吃香甜的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绑五彩线,是寄托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中国的端午节最先是屈原出现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因为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冲走,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保佑大家五谷丰登。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犁田、插秧的季节,农民经常要在水里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黄酒能有效地去除风湿。于是端午节这个时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国早就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莆艾蒿等庆祝方式。

  虽然由古至今中国都在过这个节日,但意义却颇有些不同了。特别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那里有“煤炭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民风淳朴,端午节过得也很淳朴。

  和许多地方一样,端午节的头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前屋后。因为春夏交替是蛇虫鼠蚁大量繁殖的时节,人们就把雄黄、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掺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种底层黑表层黄,还带有些泡沫的液体,并把它洒在房前屋后蛇虫鼠蚁出没的地方或角落里,使得这些虫子不敢靠近半步。这些事做完之后,孩子们跟着大人上山采集粽叶、菖莆和艾叶。粽叶自然是拿来包粽子用的。我们的祖宗认为五是不吉利的数字,端午节又恰是双五重叠,在家门上垂挂菖莆和艾叶可以驱邪避魔。

  刚采来的粽叶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粽叶洗净晾干后,准备好晶莹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干净,天擦黑的时候就可以包粽子了。家乡包的粽子形状各一,有枕头粽、三四六个角的粽子、背崽粽、五彩粽等等。小孩子最喜欢是背崽粽,一个大粽子下面吊了三四个小尖角粽,像赶场天拖儿带崽的妇女。所包的粽子因为放的东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纯香的白米粽子,碱水味的灰粽、透着植物香气的五彩粽,还有豆粽、肉粽。真是让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个晚上都是煮粽子的时间。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都会围着煮粽子的锅灶,伴着闪烁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头,一家人合乐的样子最让我难忘。当夜渐渐深了,家人也陆续上床睡觉,而我却像小狗一样守在妈妈和灶台边,什么时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刚煮熟的粽子青绿青绿的,溢出来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爱。看到挂在墙上的粽子,我满心欢喜。这时候妈妈就拿煮粽子的水给我们小孩子洗脸洗身子,据说这会让皮肤会变得更光滑洁净,不生疮。

  匆匆洗完脸,我就迫不及待吃粽子。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粘粘的,满屋是糯米和粽叶的清香。端午节就在这个香气弥漫的早晨又来了。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每家每户的端午节似乎都一样,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家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因此,咱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妈妈。今天的早上,我跟妈妈学习包粽子。妈妈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

  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绳。

  只见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随之,第2个,第3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妈妈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咱们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然而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着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瞧,这就是咱们家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我的故乡是江苏沭阳,每当端午事节,人们都会包出各种各样的米棕,琳琅满目。当然十分好吃,香甜可口每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爸爸妈妈就会到河边采一些苇叶用来包粽子,爷爷奶奶则去选购一些包粽子的必须品——糯米和各样的花生,红豆等材料准备足了,我们整个下午都在包棕子端午节一早,爷爷就去买雄黄。雄黄可以预防各种瘟疫疾病所以我们在端午节戴雄黄,喝雄黄酒。妈妈和奶奶在帮妹妹洗澡。端午节洗澡可不同于平常。先端来一个大澡盆,然后放上昨天摘来的草药,放在盆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拿出来洗澡。

  在我们这里十岁之前都要这样。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也酿好了,大家终于要吃饭了,我拿起一个粽子那翠绿的粽子一看就很有食欲,一剥开,一股清香扑鼻。那白白的棕身上镶着两颗红枣。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色香味聚全,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每当端午时节,我都分外高兴,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时。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与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的时候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实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4篇)08-18

实用的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四篇02-23

实用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汇总九篇11-25

实用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六篇07-20

【实用】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四篇02-16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6-26

【精】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2-21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热门】02-17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热】02-17

【荐】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