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作文
投诉建议

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1-03-20 09:06:0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八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每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午节、重五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跳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不仅端午节的传说多,而且各地过端午节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鲜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们家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姥姥便会早早的从市场上买来油绿油绿的芦苇叶和雪白的糯米,还有那甜甜的蜜枣。然后把他们分别洗一洗,再浸泡。再由妈妈动手包粽子。当然,还要炸麻叶、包菜角。大门口悬挂艾叶,以此来驱邪赶蚊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便会想起这首儿歌,便会想到那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每当过端午节,我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屈原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自屈原投江之后,他便一直被后人所怀念。因为他的中心孝国,为国使他嫉恶如仇。因为他的洁身自好,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然而,敬仰之余,我也会常常产生一种想法。“死”是什么?当然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人保持清白的途径,当然这其中也难免包含着一些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理想破灭,处于困境时,死难道就是唯一的选择吗?屈原的死确实慷慨悲壮,但相比之下,孔夫子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斗志,不是更令人敬仰吗?

  “人生”是一条多么漫长又多么短暂的路啊!在这条路上又怎么可能没有挫折呢?艰难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这是与生俱来的,否则人生岂不是太简单了吗?一旦遇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是显得太消极了吗?

  文天祥被掳,他本想求死,可他最终还是没有,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是这个信念战胜了求死的念头,支持着他坚持斗争直到最后。我认为,有时活着比求死更艰难,同时也更伟大。我敬仰以身殉国的志士,但是那些面对覆灭毫不退避,宁肯让灾难毁灭自己也绝不肯以死来逃避灾难的人,不是更让人崇敬吗?

  如果屈原有积极乐观的思想,如果屈原可以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如果屈原可以以国家为重,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会变得更珍贵,更高尚,更有意义。但他为了解他的心头之恨,而丢失了他那条宝贵的生命。今天,我又来到图书馆里,可惜少了几本屈原的著作。也许这几本书会不为重视,也许这几本书会家喻户晓,也许这几本书会将历史又翻开崭新的一面。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在又一个端午节的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这个故事,对屈原的死感到非常的可惜。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叮铃铃”闹钟响了,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可是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等习俗。我在这一天要和爸爸一起回老家同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终于来到了奶奶家,我刚刚休息完,就跟奶奶学起了包粽子。

  首先,要将几片粽叶放在手中,再抓些浸泡在水中的糯米放在粽叶上,将糯米压平,还可以加些花生、蜜枣等食物使粽子更加美味。最后,将粽子先从左右向中间卷,再由上下向中间卷。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将两个合在一起后,把两头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很快就学会了怎样包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下,不久就熟了,我们就开吃了。当我吃着这美味的粽子时,仿佛看到了屈原跳汨罗江时的场景,不禁为他那壮举而感动。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爱国精神啊!

  还有那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他们并非因为他们的诗篇而不朽,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而永垂不朽!同样的道理,屈原并非因为他那《离骚》而永恒,是他那种爱国的精神使他千古流芳。我要向他们学习,将来为国家增一块砖添一份瓦,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此时吃着可口的粽子,想着那伟大的壮举,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今年的端午节和高考第一天同在,相信屈原会给广大的考生带来好运。端午节假期,我们放了四天,从6号到9号,玩的很开心,也有一些感悟。

  8号下午,大家觉得无聊,去附近的“陈家大院”钓鱼,钓龙虾。我们打车过去,看到了很多农村的风景,确实美不胜收。到了之后,老板说每一根杆5元,就一跟大概三米长的小竹竿上绑了一根大概两米长的线,一头绑在杆的尽头,另一头系了一个夹子,夹子里夹着特制的一片猪肝,然后配套的工具是漏勺,漏勺是用三米厂的小竹竿和鱼网制成的简易工具。如果发现龙虾咬饵了,就慢慢提起来,然后用漏勺把它漏上来。

  我们四个人每个人一根杆,一个漏勺,刚开始十五分钟,我们都没有收获。满满地,看着别人怎么钓龙虾,我们也摸索到了其中的窍门。要先把那个饵放在水底,然后过一会儿把杆满满地提起来,如果有龙虾咬饵了,再慢慢地地道水面下一点点,能看清楚就行,然后再用漏勺把它漏上来。其实有的龙虾还是蛮聪明的,所以我们的钓龙虾也并不轻松。满满地,我们更加熟练了,钓起来的龙虾也多了起来,一直钓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才离开,大概了钓了一斤多,不过觉得不方便弄,就没有带走,而是送给别人了。

  我们出去了之后,洗了一下手臂,因为被水塘周围的蚊子咬的很惨,弄得差不多之后,我们去了园艺山吃小龙虾。作为一个失败的生物入侵者,小龙虾在中国还是蛮受到欢迎的。招揽客人的服务员十分热情,我们经过仔细的筛选,进了一个感觉更优惠的店。小龙虾看起来那么大一只,其实虾肉并不多,只是头比较大而已,不过味道确实还可以,饱了饱口服。吃完饭,我们又边走边聊天,就回去了。

  钓龙虾不愧是一个考验耐心的活动,周围蚊子也多,一个浮躁的人无论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是钓不起来龙虾的,虽然我没有钓过鱼,但我感觉道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社会十分浮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一颗安静平和的内心,才能做出更理智的决定。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使我们需要关注的。理论结合实际,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当庭院里和厨房里弥漫着艾草粽子的香味时,我感觉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看着孩子们吃着可口的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我不禁又想起了小时候的端午节,那时候,家里穷,到了端午时候,恐怕粮食早就有些接济不上了,端午前夕,麦子收到了家,装在笆斗里,金黄金黄的弥漫着麦香,父亲就照例挑着一担到几里外的社里加工,等父亲满脸是汗而又堆满笑容回来时,笆斗里一边装满了麸子,另一头却装满了白花花的面粉,一头的绳上,还栓了一大壶香油,我们知道今晚可以吃上白白的馒头了,明儿过端午时,父亲会为我们炸些油条,油饼。于是我们渴望着。

  第二天,油锅起了,满院弥散着菜油香气,我们在锅下添柴,父亲和母亲在上面忙着炸,(炸油条的面须是昨晚和好的)有时候,面没起好,或是炸时火候没有掌握好,油条就会像两根细棍一样,吃在嘴里硬硬的,然而总是觉得香喷喷的,细嚼起来还满有味道,就像父亲所说的:“我炸的点心看起来难看,吃起来好吃。”母亲这时总是笑着说:“技术不过关,还有理由自夸”我们这时候也都照例跟着笑,厨房里洋溢着过节的喜悦与快乐。

  每每此时,父亲就告诉我们端午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初五就叫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到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音一样,“五”又为阳数,所以端午又叫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为了救楚国,遭受了奸臣迫害,最后跳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在屈原投江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等。我们一边听父亲说着,一边吃着点心,心里想着,我们为什么要炸点心呢?父亲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说:“炸点心是我们的独特的纪念方式吧!”我们听后又都笑了,我们都喜欢这种纪念方式,年年都盼着。

  有时候,母亲也为我们包一些粽子,赶上没有那么多的粽叶,母亲就用布袋子装,说装个“老母猪”,你别说,那胖胖的圆圆的 ,还真像。现在的粽子里面都包上红枣,葡萄干等,那时可什么也没有,可我们吃着也觉得香,特别那大大的猪一样的粽子还别有一番风味,等凉了,放点白糖,甜津津的,蛮有味儿的。

  昨天,由于下雨,我独自一人回家,父母都在田间干活,只有瘫了三年的的奶奶一个躺在床上,她已经九十五了,眼已经花了,看不清,但是耳朵还行,只是需大声说才行。我说,我回来了,奶奶听出我的声音。告诉我,她的浑身痛,这几天饭量不太好,吃过肚子胀,嘴没有味儿,我把买来的桃子杏子香蕉拿出来,奶奶说杏子行,桃子要放一放,不然吃不动,我说,那我帮你洗洗吧,当我回来时,只见奶奶已经拿着一个杏子吃将起来,我慌忙夺过来,重新递过去一个。看着奶奶吃的津津有味,我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

  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

  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

  如今的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每次过端午节,我的香包不是姥姥给的就是大人买的。这次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了香包。

  首先,老师给了我们做香包的材料。流苏、香包布、针线,最后一个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材料艾草。

  开始做香包了,我先香包布反着对折一下,再穿针引线,最后,将香包布缝上。我本以为很简单,因为以前我看见姥姥缝香包,不一会儿就缝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于是,我便缝了起来,果然很顺利,直到快缝完,当我回头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都开了。于是我耐着性子,把开的地方补上了。直到最后,我还是没缝好,这时,我想到了辛勤的姥姥,不禁有一阵心酸。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就会让奶奶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节奶奶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

  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些,我有点泄气了。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八篇】相关文章:

【实用】端午节的风俗作文九篇12-20

实用的端午节介绍作文5篇08-05

实用的端午节节日作文4篇08-03

实用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7篇12-03

实用的我的端午节作文八篇07-09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三篇02-22

实用的快乐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九篇11-05

实用的愉快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九篇07-09

【实用】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十篇02-19

【实用】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合集10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