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观后感>记录片观后感
投诉建议

记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1-07-13 10:25:37 观后感

记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

  记录片观后感1

  “忠诚、干净、担当”是每一个党员都要学习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首先,在于“学”,针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学习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我们通过学习感受、谈认识、谈体会,并以廖俊波同志为镜,深入查摆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次,在于“做”,在本工作中,各党员要立足岗位,扎实推动本职工作。要大力宣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坚持廉洁自律,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公事私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记录片观后感2

  4月21日至23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在我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映,剧组主创人员亲赴现场与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这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怀的电影精品得到了我省观众的一致赞誉。

  4月23日上午,《血战湘江》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展映,官兵们看得格外认真。片中惨烈的战争场面、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让年轻的官兵感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强烈震撼。学员王世伟表示:“这部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让我很受教育,并且时时叩问自己,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军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学员唐嘉良则激动地说:“这部国产影片真正拍出了革命先烈的血性和气魄,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吸引年轻人走进影院,让他们不再一味迷恋国外影视作品。这部影片不同于所谓的‘抗日神剧’,它的细节真实感人,也最打动人。”

  河北传媒学院是本次河北展映的最后一站,放映现场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甚至直接坐在了过道上。电影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特别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去走一段长征路,去感受一下革命先烈当年洒下鲜血和汗水的地方,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记录片观后感3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到了鞍钢,他被分配了开推土机,此时的雷锋正承受着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雷锋驾驶的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座前长短不一的操作杆有七八个,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也大,师傅问雷锋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于是,雷锋开始玩命了,由于自己个字矮,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他就站着开,但场地不平,脑袋随着颠簸在车棚盖上撞得发晕,他就猫着腰干,这种姿势坚持不大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绝了车间主任给他换小车子的建议,硬是通过了推土机手的考核。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有谁能有雷锋那样的干劲。我敢说,如果雷锋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样的拼命精神,雷锋也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一代楷模。

  《永远的雷锋》这部记录片,并没有将雷锋脸谱化,而是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雷锋,雷锋也爱漂亮,雷锋也爱玩,毕竟他只有22岁啊,但是雷锋却有着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最最缺少的良心和奉献精神,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也更为需要。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养分,雷锋他那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依旧促动着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也一定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记录片观后感4

  在永康,我曾在一条即将拆迁的老巷弄堂里,见到过一位眯着眼坐在竹凳上听鼓词的老婆婆,她像睡着了一般,怀里紧抱着一个小小的播放器。“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溪水匆匆流”,我忍不住驻足细听,鼓点阵阵、竹板琅琅间配合着艺人抑扬顿挫,饱含激情的说唱,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永康人,但我居然也能从时缓时快的节奏中感受到浓厚的永康特色与趣味。那位竹凳上的老婆婆于半醒半睡间还不时发出几声笑声。离她不远处的夕阳下,是一整片倾圮的老建筑,以及混凝土堆积物上开出的散落的野生油菜花。余晖将散,那声那音那景互相交融,像一帧古老而悠远的电影尾幕,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时,对永康鼓词毫无了解。直到纪录片《盲歌》的品鉴会。

  拍摄者从容不迫地将鼓词艺人的生活现状娓娓道来,真实地呈现了这对盲人夫妻的生活的点点滴滴。

  虽然二人都看不到,但是从洗脸穿衣煮饭,再到表演,教学,行走,俩人都自强自立、互相扶持。平凡的生活中有感动,平淡的表现中有震撼,看到他们在黑暗中点燃煤气,煮粥炒菜,我的内心不能平静:从不抱怨命运,适应环境,创造价值!这样的自强精神不也正是永康精神的所在吗:永康自古山多田少,“七山一水两分田”可谓先天不足,却凭着打铁补锅修锁走南闯北、勇于拼搏,成就了“五金之城”“百工之乡”的美誉。

  一座城市的文化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深厚的社会传统积淀而成,永康作为“胡公文化”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大都信奉胡公大帝或佛道教。纪录片中的鼓词第一次出场就是在一次佛事典礼中,卢顶风老师站在人群中央,高声唱诵劝人积德行善的曲子。我想这也许就是鼓词自古对于弘扬发展“善”文化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劝善者得善报,作为视力障碍者,卢老师也因为唱鼓词这个职业获得了他应有的价值和尊重,不仅自食其力,养育了三位儿女,还成为了受人尊重的老师。从记录片中,我们看到,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卢老师身边总是不缺少好心人,也许是善意的邻居,也许是熟悉的公交车司机,也许是出勤的交警,也许只是陌生的路人。这个记录片细节性地展现了永康这个城市的温度,这和鼓词千年来的善文化传播是分不开的。

  看到屏幕上用永康话翻译过来的说唱歌词,我更明白了鼓词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艺术之所以能被平民大众喜爱数千年的的原因—趣味,生动,正能量!歌词中大都是历史典故或者是艺人听闻的民间轶事,被说唱者用诙谐刁侃的语气汇编成浅显易懂又押韵的歌词,劝人从善,弘扬社会正能量。

  这段纪录片真实地让我看到了一位年迈盲艺人对艺术的热爱奉献,一群有情怀的本土人士对乡情文化的继承和珍惜,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永康人特有的朴实与对文化的尊重,我相信即使现在弹奏鼓词的人少了,听鼓词的人少了,但是优秀的文化不会被遗忘,也许只是嫁接与转化,以不同的形式再进行着艺术传承与发扬。

  优秀的古建筑要保存,破损的建筑要修复,废墟之上必将起高楼。永康鼓词必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有新的发展。相信在各社会组织、教育系统的重视下,继承者与爱好者们会采英撷华,不断创新与发展,使鼓词继续释放传统文化中温暖的光芒。

  记录片观后感5

  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制造神话。钳工、捞纸工、殷瓦焊、研磨工、载人潜水器组装技术,每一种工作无不于细节中体现精益求精的技术。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曾几何时,一说起“中国制造”,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来那些低廉的原材料,粗糙的初制品,廉价的服装、塑料制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即为中国攫取了用以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桶金,又让中国无可奈何的背上“低档廉价”的烙印。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真的就没有工匠精神,真的制造不出那些精益求精的艺术品,真的应用不了那些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么?每一个看过《大国工匠》的人都会愤懑的摇头,我们不缺精湛的技艺,我们也不缺高科技的技术,我们缺乏的正是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风险。正是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让我们忽视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精神,是由这样一群劳动者创造的——他们有些人没有上过高中,有些人不是名校毕业,有些人仅仅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阅读了近百部长篇小说,找来十年的《光明日报》以及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仔细研究,多次往返陕北地区实地考察,甚至亲身体验矿工的生活,呕心沥血十年耕耘终于成就这一巨作,并获取茅盾文学奖。当有人问到路遥,你写这部书的时候想过会得奖么?路遥坦诚创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想法,若是急功近利便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

  我们现在的社会正是充满着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这种气息影响着每一个人,即便是教育行业也不能免俗。教书育人总是盯着考试成绩,培养人才离不开炫耀就业率,学习知识若没有一证在手就是浪费时间的瞎忙。仿若这些及格率、升学率、就业率成了考校学生、考校老师、考校学校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最该重视的学生素质,个人能力、思想品德相对于应试能力来说就成了边缘地带。通过《大国工匠》我意识到,我们若是能够摒弃浮躁的思想,于细微处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教学岗位也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世界。

【记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精选11篇)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800字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通用10篇)02-19

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通用5篇)02-19

2022北京冬奥记录片《盛会》观后感(通用11篇)02-21

2022冬奥记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通用5篇)02-19

2022冬奥记录片《冰雪梦启程》观后感(通用8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