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书笔记>《勇气》读书笔记
投诉建议

《勇气》读书笔记

时间:2021-09-15 14:53:42 读书笔记

《勇气》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勇气》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勇气》读书笔记

《勇气》读书笔记1

  本书是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的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

  全书分为六章,以幸福、自我、生命、灵魂、哲学、生活为主题,精心遴选了周国平的代表散文随笔,涵盖了他对于人生与哲学的感悟,展现了他独到的人生智慧。

  书里讲的人生哲理和西方哲学的一些见解和理论,孤独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一颗独处的心。

  人生本没有意义,但生而为人,我们可以赋予它意义。我们在孤独中积累下来的人生智慧和内心的丰盈,会指引我们,使自己看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生命更有意义。

  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

  人生最尊敬的两种东西,一是抬头仰望的星空,二是内心生活的自律。无论走到哪里,天气好坏一定带上自己的阳光。深山的鹿,不知归处,万般皆苦,只可自渡。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孤独往往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人们总会在孤独时思索甚至怀疑人生,并且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做出的选择正确吗所作所为有意义吗?应该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幸福到底离自己还有多远?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而这些每个人心底都曾流淌过的人生问题,也许会在这本书灵动却又质朴的语言中迎刃而解,使得我们能重新思考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在独处的时光里和自己的灵魂和解,头脑的确像个傻瓜永远无法回答来自心灵的拷问。所以让自己学会在阅读书籍中成为一个安静的旅人。

  这是一本用文学的笔触书写的哲学,却摒弃了哲学的枯燥说教,而有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周国平先生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让人获得心灵宁静。

  幸福是一个抽象概念,从来不是一个事实,幸福源于灵魂的感知。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活得自由才能释放灵魂,幸福感才会越强!

  敢于孤独,不忘初心。

  敢于孤独的勇气,终须自己去悟,而这本书则是给你钥匙,但是在我看来是给你好多钥匙,你需要自己去挑选,去实验,去打开那扇属于你的门。

  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勇气》读书笔记2

  《教学勇气》在书中,25位美国教师坦陈真实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自己超越职业中的恐惧、重拾对教育的敬畏、再次点燃教学激情的心灵故事。

  在还没有成为老师时,就读到了这本书,读完非常感动。如今几年过去,再翻阅这本书,有一种很安慰的感觉,那些充满沮丧和挫折的故事的确有疗愈的作用。

  这本书中涉及到的教学理论很少,更多的是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作者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 但是,这种“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全”多么难啊,特别是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来说,当感到信念被毁时,当感到负担过重时,当感到孤立无助时,当感到底气不足时,要如何重拾教学勇气呢?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透过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在“体验真理:一个教师的道路”的故事中,小学教师莱斯利·扬分享了在她对教学工作感到不安后决定暂时停职,学习不相关的专业,静下心来观察世界,重获快乐的故事。再回来时,在教室之外接触的新知识让她恢复了在教室之内创新的力量。这不是全书最感人的故事,但却是我印象最深的故事,莱斯利·扬是一位很注重内心感受的老师,教师职业对于她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她更在意教育的意义,所以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和,当她对专业前途的迷茫得不到疏解时,她毅然跳出本职,寻求更开阔的视野。不论是做什么职业,人都应该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不偏离初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一个快乐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在“说出心里话”这个故事中,艾米·西蒙斯面对学生的不专心,也曾苦恼过,但最终,她选择了向学生说出心里话。这是一个很走心的故事,因爱而教,艾米因此赢得学生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表白,好像并不容易。从这个故事中,我对师生关系有了更多的自信,不要害怕向学生表明心迹,有时候,他们也许比我们想得更懂得体谅和尊重。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从这些教师的心路历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教学的热情,只有对教学还有热情,才会在困惑迷茫的时候去寻找出口。大多数教师在就职时从来就不乏理想、热忱和决心,只是在岁月的消磨下,无可避免地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放弃,不逃避,才能重新找回教学的勇气。

《勇气》读书笔记3

  当读这本书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深深的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作者用自己的阅历和思想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工作最深奥的领域,并以他足以永远改变我们的洞察力和勇气给我们以心灵的启迪,整合了严谨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热爱与勇气、以关注教师心灵为基础,从智力、情感和精神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如有醍醐灌顶之感。

  面对教师以及教育,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读,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只有克服恐惧,继而努力寻找改变的源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的拼搏、努力、奋斗、终于,一定会有小小的收获……我惊叹作者从自己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中获得的心得通过许多真实的教学故事,生动地为我们一一展现。身为教师的我也进行了一次认识自我的心灵旅程。而且读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共鸣:“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教师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并认真的接受内心的指引,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

  成功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不是一定要当什么“家”、什么“长”才算成功。内在的成功是凡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符合自己的性格,满足自己的兴趣,让自己高兴和快乐。以这样的标准看待成功,成功才有意义,也容易获得成功,包括实现外在的成功。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所需要的,认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断地向前迈进,这样才是我们的根本所在,才能让我们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如同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只有我们自身的心灵强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到达更广阔的天地。

《勇气》读书笔记4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勇气》读书笔记5

  如今每年暑假总有一本教师必读书,今年也不例外,学校推荐了一本美国教师帕克帕尔默写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初始一看这书题目,高!大!上!教学勇气,我们做老师的每一次进讲台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哪怕现在我站在这三尺讲台已过十年,每当看到那一张张陌生的熟悉的脸,总有那么种新鲜感,更不用说次次教室人相同,节节课堂知识却不同,不同人需要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知识也总要想出不同的学法。

  可是很遗憾,不知道是我这个理科生阅读能力太差,还是美国教师的课堂观念与我跨度太大,《教学勇气》这本书,我读到越是后来越是迷糊,字倒是认得清清楚楚,但是如何把书本内容与现在自己的教学生活相联系,我是怎么都理解不了。唯一让我有点印象的也就是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及第二章一种恐惧的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帕尔默在这两章中以艾伦和埃里克的不同经历及自身如何面对一个“地狱学生”的教学实例来论证,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具备的强大自信及无所畏惧地面向全体学生,不拘受于个别学困生或个别事件中,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自我,我归之于师生间的相互诚信。

  教师,一门受人尊敬的崇高的职业,是园丁、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享有最高评价的美誉、最温馨的爱称,在学生时代,老师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个“师”的印迹,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向往,有感于此,自己在中学生涯最后一次班级聚会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宣称,将来要做一名好老师。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也有很多的无奈、恐惧。

  一、信心源自于一个很多“第一”的班级

  我教书生涯中第一次班主任是接一个初二班级,当时刚接班就有不少初二老师提醒我了:这个(6)班“家底很薄”,要好好干了。我知道我所带班级成绩不好,可绝没想到差到如此。这个班给我带来了很多“第一”——倒数的第一!一次月考,四门主课,三门倒数第一,数学倒数第二。每每想到这些我起初只能沉默,我为我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逼到最后我对自己说压力就是动力,有挑战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如此安慰自己。调整心态,总结、反思、批评、谈话、教育,我在疲惫之中充满了期待,可是在后面的考试中,五门课,三门倒数第一,现实总是那么惨酷,可是让自己心安的是,自己所教的科学这次总算没垫底,虽然也是那么惨淡。做为一个老师,必须要对学生有信心,哪怕再糟糕的情况,如果连我都丧失了信心,那我的学生们更加找不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学海的“彼岸”。

  二、耐心磨练自“懒”人遍布的班级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一届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字就是懒。卫生懒,开学初每每进教室随处可见纸屑乱丢,后面的废纸篓里总是空荡荡的,而在它旁边却倒处是零食袋等垃圾,屡教不改,往往还查不到丢垃圾的学生。体育懒,开学体育课没上几节,体育老师来抱怨了,我们班学生太懒了,做操手脚伸展不开,跑步跑不动,连排队都是东倒西歪的。于是我很“光荣”地成了体育老师,每每体育课前总要训话。作业懒,抄作业、不交作业、作业中有空白、作业不认真等等,每个任课老师都诉苦过,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这班主任所教课目的作业,心中也是一肚子火,每天督促订正、补写作业就差不多占了我一半空余时间。帕尔默遇到的是一个“来自地狱的学生”,而我则面对的是一群。家校的联系让我更受打击,在家时父母根本没能力管住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心中不由恼火,我在学校所付出的努力、浪费无数的口水,都让学生到家全败在了家长上。可埋怨归埋怨,工作还得继续做,谁让我是做老师的呢,全当小孩子健忘,耐心着教吧,罗马也不是一日能建成的,抗战胜利都要八年。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从不觉得自己是所谓的园丁,是所谓的蜡烛,更不是什么工程师,我只是希望尽自己最大所能把自己的所知教给学生们;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像当年的启蒙老师们一样,让更多的学生能记住自己;我只是希望将来我的学生能放飞我所未能完成的梦想。这些就是我坚持在教学前线的勇气。

《勇气》读书笔记6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习惯依赖于原因论。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对于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平等的关系。而鼓励和帮助,则是平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勇气》读书笔记7

  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

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卸去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勇气》读书笔记8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成功。”怪不得我国的数次教学改革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看来是我国改革方向错了,我们重视的是教科书、教法的改变,“不能珍惜以及激励作为优秀教学之源的人的心灵”

  一切教育改革都是徒劳的。

  帕尔默批出: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者的有机结合,“它们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给合在教育中。”我理解为智能的是我们教学所需的专业技术;情感的是我们对学生、对教育、对学科的爱,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精神的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的追求。

   接着讲到了本书导言的开篇诗,“里尔克以其感人隐喻提供给我们一幅自我的整体图画。……虽然本书立足教师的内心世界,但也不失时机地探索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外部联系的需求:我们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也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学习和探索,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于探索教师的内心世界。

   在这里我就有一个迷惑:“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应是智能的,是属于教学的内部景观。又是内部又是外部,这不是矛盾着吗?是不是“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结合在教育中”,“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外部联系的需求:我们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内外交融在一起了。没文化看不懂。

  3、少人踏足的小径

  “我也毫不质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以绝妙的方式学习,包括有的学生另辟蹊径、越过上课的教师、既不靠上课也不靠教师,一样学得不错”在这里我是第二次看到这种观点,李镇西也说过,学生成绩好跟我们教师无关,学生教育是主要教育学生做人,具体的说法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如此。但是“教师是有力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装学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本事弄得学生根本学不到的多少东西。”看来教师对学生的作用还是有的,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少的知识。

  “所有年级的教师具有的共同点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多,我们不应该就所谓的‘更高’年级水平而炫耀。……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现实中高年级的教师看不起低年级的教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我自己也有这种思想,看来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思想了。

  “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再次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改革需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和教师的自我。

  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

  “30多年来,我努力探索教学技巧,……我掌握了的教学技巧虽然能应付,但是仅仅靠技巧是不够的。当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地位。”也就是说“真正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第一次接确“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两个名词,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在网上查到一些别人的解释:“何谓优秀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好的教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联合方法更趋于深化的联合心灵,那就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还有的是:“那么,教师如何能够唤醒自我内心的力量,以找到自身的认同与完整呢?简言之,就是要通过再学习来获得学科专业的主动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愉悦提升。通过阅读,与思想大师的对话,与自我意识的深层对话,让心灵智慧不断的上下求索。通过讨论,使自我心灵真谛加强与外部心灵力量的联系”。

  在后面的篇幅中作者详尽阐述了“真正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他说道:“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依赖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响的程度”;“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这里的心灵是取它古代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在这里我解开了我有前面的一个不懂的问题——“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应是智能的,又是属于教学的内部景观。一个是“外部”与“内部”并不矛盾。“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被人类自身整合就是属于教学的内部景观了。

  进一步讲述了“真正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意义:“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教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保护心灵的开放不断的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达到自身的完整。

  “当今教育中,处处感受到这种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有人听了魏书生的报告,马上就把他的方法运用到班主任的管理中,可惜效果不佳,就抨击魏书生,说他是骗子,还批评魏书生道,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大批的“魏书生式”的人物。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原因了,教育教学方法与各人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有关,世界上没有完全两个相同的人,别人的方法对你不一定有效,需要各自自身去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形成各自的教学内部景观,源于各自的心灵。

  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与真我

  “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作者再次提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并用较多的语句对这两个名词下定义 ,却还是让人费解,不太明白。从作者的定义看自身认同是我们自身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还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凭着这个能力我们不断的完善自我,达到自身完整。

  作者用艾伦和埃里克两位教师的故事,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进行论述。两人有共同出身、共同的成长环境人形成了共同的自我意思;共同的天赋,共同走向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获得了博士学位,又走上共同的教学这条。之后,两个人却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艾伦将以手工业者出身为荣的自我意识融入了自己的大学学习和教学中,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埃里克在一进入大学就把以手工业者出身为荣的自我意识与大学的学习生活分离开了,走向工作岗位后还继续这种分离,成为一个态度粗暴、行为武断、专横霸道之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教学要“基于一个完整的、不分裂的自身认同”。

  “在完整的、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如此具有凝聚力的网,用于把学生、学科和自我统统编织在一起,每个人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这样的一种内部整合的自我,才能够建立优秀教师所依赖的外部联系”。在这里作者再次点出了本书的中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者进一步阐述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艾伦那样能把自身认同与工作融合到一起呢?“但是自我的神秘性部分地表现为这一个事实:一种尺度未必适合所有的人,对一个人具有整合性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却缺乏整合性。”这里了说明成就事业跟我们的先天性有一定的联系,并不是想成就什么就一定能成。埃里克“可能换个职业是他恢复已经失去的自身完整的惟一出路”了。

  那我们如何知道哪些东西对我们具有整合性呢?“体验就是真理”,“我们在生活所承受的复杂的力量场中体验,就是更多地了解自身完整。……我们通过选择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提高我们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则摧毁我们的自身守整”。

   这种寻求自我完整又会让我们走向另一个困惑。“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对新的相遇保持开设的心态,试着去区分自身完整和自身不完整的人,这是一件让人厌烦、有时甚至令人恐惧的任务。我时常试图在地位和身份的屏障之后保护自我意识,不让我的自我接近同事、学生或者观念,也时常试图让自我躲开我们肯定会遇上的冲突”。

  “ 当我屈从了这些诱惑,我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就削弱了——从而,我失去了教学的心灵。”

《勇气》读书笔记9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勇气》读书笔记10

  1.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选择。原因论让我们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假装成是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悲剧,让自己变得独特显示地位吸引注意。应对:目的论思考问题。

  行为目标是自立(我有能力)和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现在抑郁症上升趋势可以支撑,个人主义的强化削弱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减少幸福感。

  自卑情结是借口(因为什么客观事实所以我不能做到什么)。

  权力之争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要勇于承认错误,没有必要在人际关系中向别人证明自己认为的正确。

  人是活在意义中的生物,确立目的后会企图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编制人生谎言。

  3.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分离自己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己可以掌控人际关系的王牌。

  4.分离是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终点(把别人看做自己的伙伴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不是世界中心,只是我认为的中心。付出才能找到位置,因为归属感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可联系心理学中强人际关系网络需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等事实)。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所以要跳出“杯中风暴”,寻找更大的空间,所以遇到困难要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如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不要恐惧关系破裂,这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生活方式。

  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表扬是操纵别人,要鼓励,帮助他人用己的力量解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有对共同体的价值就可以获得勇气;存在本身就有价值;由你开始去合作。幸福感就是贡献感。

  5.活在当下,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旅行从踏出门就开始了。

  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不活在此时此刻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意义自己决定,引导之星是他者贡献。

《勇气》读书笔记11

  今天,我们学习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从课文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课文讲的是作者在四月份来到维也纳以后,没有看见一朵花,只是绿色连着绿色,他感到很失望。同行的小吕让他扒开草看看,原来花儿只比草矮一点儿。作者深感遗憾,因为他马上要离开维也纳了。结果过了几天,大片大片的花儿在冷风冷雨中全冒了出来。作者见后十分惊奇。最后,他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花儿不惧怕寒风冷雨、傲然开放的勇气,同时也明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自己多么弱小,无论自己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花都能具有这么大的勇气,更何况我们人呢?做人就要像花儿一样傲然挺立,创造自己在风雨中的奇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魔鬼,它在你遇到挫折时告诉你:“不要做了,放弃吧!”这种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勇敢去创造一个天使,打败它,再试着忘掉挫折,重新挑战难关。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可以走向成功。

  想想我自己,总是克服不了许多从小就有的恐惧:上台表演时,我总是紧张,生怕搞不好别人会笑话我;外出游玩爬山时,爸爸妈妈总是能够勇敢地登高望远,而我,却因为怕高,错过了很多美好的经历和美丽的风景。

  读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像花儿一样,用勇气创造出自己生命中缤纷的春天。

《勇气》读书笔记12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其实,几年前就留意过这本书,怎奈粗粗一览感觉生涩,终究没有勇气看下去。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肖主任对本书的无比推崇,终于带着勇气,兼带着些许的好奇,开展了阅读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给经典著作下了几个定义,其中两个,我觉得很到位。他说,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你有重温的感觉,好像你曾经读过,为什么呢?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你对这问题是熟悉的。他又说,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独特而开放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

  说实话,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需要你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这本书,我是漫读加精读,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 “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少人涉足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只遗憾我与它交臂错过这几年。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这是本书导言中的一段话,多么的震撼人心!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有这种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复杂性的工作,除了学科、学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那就是“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师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学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教师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做,少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的强烈憧憬。

  “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作者把教学看成了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空间中的六大悖论

  教学空间一方面是指师生共有的物理空间,又指围绕学生和教师真正探索的主题建构的感念框架,以及期望达到的情感气氛、引导师生探究的基本规则。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有助于教与学设计的六大悖论原理: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这个界限由手边教材中的问题、文本、资料等来确立,在界限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又围绕主题;同时,教学空间又是开放的,如果说界限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个目的地,那么开放则是提醒我们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让我们到达终点。

  2.“这个空间应该是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开放的空间是一种解放,但同时又增加了在未知方向中迷失的恐惧,适度的紧张可以防止我们在空间中迷失方向。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队的意见。”在团队中,需要个人的声音,只有当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机会产生。但同时,团队不应只是个人表达意见的论坛,它应该也是一个团队意见被综合、完善的地方,也就是说,应该有团队智慧火花的迸发。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学生的“小故事”是鲜活、灵动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教师应该从小故事中拓展出有关规律、原则的大故事,引领学生用一种尊重的态度留心聆听“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于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学习需要独处,学生需要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单独空间去静静地思考和吸收。学习也需要交流,集体的智慧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很欣赏这句话,“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沉默和争论是教学中应有的一段旋律,一种节奏,教师应该耐得住暂时的沉默,因为有时候,沉默是深层次学习的前奏。

  这六大悖论充满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之道,与先圣孔子的教学之道不谋而合,值得品味和推敲。

  伟大事物的魅力

  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大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大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为这个“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大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勇气》读书笔记13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勇气》读书笔记14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习接受自己平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近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勇气》读书笔记15

  时间在眼皮底下流过,只留下感动的心,在忙忙碌碌中,感受努力带来的收获,在初秋时节感受生活带来的阳光。我有幸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帕尔默是一位体现教师一词最真意义的导师,他的《教学勇气》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正如在导言中所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这本书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一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书的思想轨迹以教育观为指导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内容到叙事风格,都是有关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教师个性,所以读此书较有感触。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帕克如此地描述着他曾被人请进一个要上政治课的班级时的感受。虽说时间只有一小时,但那位“来自地狱的学生”的一举一动完全打乱了教学思路,帕克的心思与教学注意几乎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地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没有效果,甚至帕克越努力他越后退。就这样,帕克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在作者的表述中是如此诉说他的感受的:“那天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质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线都消失了的地方。”

  这无疑是最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也是这样时常关注着那极个别走神的同学,竭力地想让他回到课堂教学中心,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学生排列队形,她不听我的讲解动作,还故意和旁边的孩子吵闹。她的“与众不同”不仅搅扰了我的教学情绪,也影响了整体教学策略。虽说,这样的事往往不为他人所觉察,因为毕竟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更何况我们对课堂纠正个别同学的“走神”与“开小差”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不会怪罪于教师的“多此一举”。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常常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在这本书中,帕克同样提到了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面对学生渴求的双眼,我苦苦寻求能解释得清的答案。我总以为自己胜他们一筹,不断告诫自己不用去担忧自我的“权威”性质的动摇。而在客观主义者看来,主观本身就是最令人恐惧的敌人。所以帕克说客观主义是这样描绘真理的:真理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把我们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如果我能走出我的空间,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也许我就能放弃我控制的幻想,而与学生以及世间万物形成良好的协作。

  《教学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阅读《教学勇气》就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但由于自己的理解不够,认识比较肤浅,感受也比较琐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之余,还要认真阅读,认真实践,从中获得教学勇气,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勇气》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育勇气》教师读书笔记01-29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03-15

勇气08-30

勇气08-28

勇气09-02

勇气11-27

勇气10-30

谈勇气10-07

我们需要勇气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