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书笔记>《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投诉建议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时间:2021-04-09 13:21:08 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

  《百年孤独》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拉丁美洲色彩,不仅有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学文明的现代化生活,而且同时还存在大量宗教迷信的封建式的,甚至是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这些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非常和谐地混合成一体,通过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家族史,反应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用“魔幻”的手法着重表现现实,反应当时的社会现状与遭遇,一个家族的姓名的“轮回”,一个家族命运百年前就被预见,最后如海市蜃楼般消失,好像一个经营许久,又庞大的家族,说不见就不见,可是这也是当时那个民族人民的虚无缥缈的心理吧,什么东西都是不可抓住的,财富,地位,命运,一切……

  里面还写到了“失眠病”“健忘症”,这个情节的象征寓意是耐人寻味的,它在告诫拉丁美洲人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正在被人遗忘,是非常危险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一百多年来孤独而又多灾多难的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

  中国传统中写一片仿佛与世隔绝的土地大概都是一片净土,远离是非的“桃花源境”,可是这里给我的仿佛与世隔绝的土地确实一个虚幻恍惚,伦理混乱,声色酒肉的地方,赤裸裸地将人的各种“欲”展现其外,这或许就是民族文化与民族背景的不同吧。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尔卡蒂奥就是叫做奥雷里亚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终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礼貌的出现,繁衍与生存,感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孔多的小镇之中。

  他讲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深深地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是,家族的最终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阅读了季在这个百年世家的羊皮卷后说:“那里的一切,我都以往看到过,也早已明白!”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我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停滞不前。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黛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终仍然在咬手指的丽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三千人人生命骚乱的阿尔卡蒂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苦苦地在世上挣扎。前日听闻作者马尔克斯与世长辞,情不自禁地拿起他的《百年孤独》重温一次。我没有能力去评价作者与他的《百年孤独》,只是认为书是一面照映内心的镜子,阅读书籍仿佛就是看到了自己。“孤独”是一种爱的无能、是团结的对立面。

  这本书记载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与小镇马孔多百年的坎坷历程。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迪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

  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最终回到起点,逃不出去的怪圈,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孤独的百年,孤独的马孔多人们渴望真情,但是怕孤独的恐惧又无时不刻的侵袭人们,让人仓皇不安,让人为了逃避恐惧而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作者把“孤独”——这个无法摆脱的厄运,书写的如此沉重、细密。

  马尔克斯说“孤独是一种爱的无能”。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于“爱”缺乏能力,这是他们家族天性,他洞悉一切的眼神充满着冷漠,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他不渴望爱,只是他天性的冰冷,所以在摸到冰,他说“它在发烧!”——冰的冷在面对人性的冷时也成了温热。上校或许就是人性复杂多面中冰冷的一面,内心中总存在着难以触及的部分,虽然渴望着有人能知道这一部分,和自己共同承担这份未知,然而别人却乏于理解,结果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刻感觉与世界的格格不入,总是会把最真实的自我封锁起来,所以上校把自己关起来制作小金鱼,每次做了25条后又全部熔掉重做,周而复始看似无意义又疯狂地循环。然而这就是“爱无能”,我们不愿去沟通,爱就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

  阿玛兰妲的一生就是对爱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生。她一次次拒绝了自己所爱的钢琴师,这种面对爱时的恐惧、惶惑,不正是我们在恐惧那些未知的将来时所表现出的焦灼么,当别人要走进自己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躲避什么,然而又武断地拒绝着。最终钢琴师绝望地自杀,当我们回绝了爱的时候,所得到的只有悲剧、懊悔的没有结果的等待。

  马尔克斯还把孤独这样定义“孤独是团结的对立面”。这个家族乃至马孔多是孤独的,因为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是游离的,每个人锁在自己的空间里。这个家族就像一个四分五裂的巨轮在滚动,每一个试图聚拢家族的人都在徒劳里被消磨,进入了另一种孤独。乌尔苏拉殚心竭力地维持着布恩迪亚家族,然而她就像在黑色的壁垒里呐喊,声音被困住,只有她听得到来回传荡的回音。

  桑塔索菲亚忍辱负重默默为家族操劳,但最终所有人像忽略空气一样感受不到她的存在。每个人都希望解开别人的孤独,却不知自己正处在另一种更悲壮的孤独之中,然而正是这种交流被阻断的孤独成为这个家族衰亡的.原因,这种孤独把这个巨轮推动着,不断地磨损着它,最终在孤独里消亡。这个家族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拉美大陆,也许直到近代以前,这千百年来美洲的孤立所形成的孤独的性格是这片土地在中世纪以后蒙受剑与火灾难的原因。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4

  没有“序”、“跋”,也没有“后记”,《百年孤独》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眼帘。不查背景资料,就凭自我的直观来写观后感,如果有一、二个亮点自我也满足了,好在有两位网友看过此书,能够作些交流。

  摘录: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母一齐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上述是书上唯一的介绍。

  遥远的时代,遥远的地方,一步巨篇,是那么的陌生,也是如此的繁杂。犹如自我一个小宇宙,谁能说得清、讲的透,唯一与我们有相似之处就是孤独都是伴随每个人的。

  一个家族,一个140~150年的时间跨度,却仅有近十个姓名,作者高超的叙述,驾驭文字的本事让我敬佩。

  从摘录上看,作者经历了内战,虽然对他的经历无从明白,但他的作品、他作品中的叙述、他作品中的思想都让我们感同身受。就如进入了一次心灵之旅,而这次旅程让我觉得很累,要整理出条理来很累。但收获还是有的,就是可能肤浅些。

  买此书的原因就是想了解什么是孤独,而《百年孤独》应当是一生的事,所以说孤独会始终伴随着自我。书上的家族和自我的家族联系在一齐了,感慨多了许多。少年的孤独、青年的孤独、中年的孤独,直到老年的孤独,要想到达梦想状态却被现实压着,增添了许多许多孤独感出来。那什么叫孤独?怎样排遣孤独?怎样从孤独中感悟出什么?路上的人那么多,都是匆匆过客,唯有孤独是给自我的。

  本书写的是一个家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残酷的现实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提高和变化,利用大自然,被大自然报复的一个过程,还有内战的整个过程,家族中几代人的命运就相应跟着起伏变化。

  人物既有家族遗传或叫基因,也由其他血液的进入,代代相传,性格也就不是两种性的,而是多种性格的混合物,也许叫多种元素的结合吧。命运就难说了,是冥冥之中的吗?一本艰涩巨大的人类思想探索的书,看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无论如何孤独,我的观点是:人要乐观。应当明白自我只是一个凡人,有许许多多错误缺点,用思想去战胜困难、战胜孤独,而乐观就是好的方式之一,也是应对艰难困苦的好的精神支柱。

  还有就是勤能补拙,把思想贯彻到勤劳中去,始终坚持清醒的头脑,还是回到古人所说的忧患意识中去了。

  作者把许多哲理融入进书里去了,犹如嵌入的珍珠,闪着智慧的光芒,时不时的让我深思,异常是老年后的感悟是如此的精辟,而我在中年的感悟就受益匪浅了。

  孤独不怕,用强大的精神能够享受这种孤独。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5

  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

  因为这段简介,我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未拆封,有层薄膜包裹着,好奇着写的啥,居然有这么高的评价,弟生日那天,才撕开再首页写了祝福语送给了弟,过了很久很久,再次见到这本书时,发现我写的生日快乐那一页被撕了,问及弟,弟说他们班上同学抢着看,可里面的内容太少儿不宜了吧。满脸疑问号的我初次开书页,发现原来让弟害羞了,也让他同学误会了吧。(决定下次送书一定送我看过的,内容过关再说[再见])那年弟18岁,

  其中内容描述实为生动形象,第一遍不好意思看,略看完,第二遍,想了解其中百年孤独为何?还是未果;第三遍,最近感觉孤独,想知道百年孤独是怎样的,欲求解,一口气看完,有点点体会理解,但还是一头雾水,人物关系上,和一好友说起是,他给了我答案,孤独是来自爱。

  一字甚妙,原来因爱而孤独,是这样吗?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04-09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06-01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书笔记09-04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000字04-09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5篇02-01

小学生关于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2-15

史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04-22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07-15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9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