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后感>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投诉建议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时间:2020-12-10 09:05:31 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精选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精选7篇)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

  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当命运在现实社会中不妥协时,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不是想象的会和现实相同。完全不尽然,因为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现实与理想的化身。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包法利夫人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为这样,包法利夫人才会不满于医生夏尔的胆小懦弱,迟钝无能。就因为这样,她才踏上了寻找理想中的爱情之路。但当时的法国正在被黑云笼罩。她最终在被骗与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结束了她的一生。从而体现出社会的另一面,也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还是自己对命运的屈服?最终导致了爱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然而从包法利夫人身上也看到了每个人都会对理想抱有一种追求的态度,只是相对于我们来说对理想幻想的少了些,而包法利夫人对理想幻想多了些。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理想也许相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虚幻的,并不真实。包法利夫人所追求的太过,而反应出的就是对于自身的不满足。

  包法利夫人(爱玛)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修道院接受教育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小说中的情节使她对爱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以为结婚就可以实现她的愿望在机缘巧合下,爱玛嫁给了医生夏尔可是在婚后才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在蜜月里,她体验不到快乐,在此后的相处中,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胆小懦弱,迟钝无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哪生活在她看来变得不再绚丽多姿,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活着罢了也许小说就是小说太带有情节性。之后爱玛接二连三遇到了莱昂,这是爱玛在幻想后遇到的第一个有共同爱好的人,而爱玛却想象她的世界随后于莱昂私通,现实带给爱玛的却不是好的结局。由于莱昂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有夫之妇,莱昂最后选择了离开。因此怀念就此慢慢冲淡了。而另一个男人与走进了她的世界。

  罗多尔夫对爱玛的气质所迷倒。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女人弄到手。在他的花言巧语下爱玛被他迷的神魂颠倒。这也表现出爱玛对于爱情的追求,写这些当然是为了给小说的结局做铺垫。事情也同时要伴随着悲剧的结局。当爱玛决定和罗多尔夫双宿双飞时,她觉得找到了小说中向往的生活。可是命运却又让她跌进无底的深渊。之后爱玛一蹶不振。

  最终她积债如山陷入身败名裂的绝境。爱玛求助于她的情夫,但他们在这时却像个缩头乌龟似的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时候,世间丑态在爱玛眼前展露无遗她走投无路了,最后选择了死亡。

  悲剧的现实却不得不令人相信,爱情仿佛很遥远,我们期望中是很遥远,而我们身边的我们却并不认为那是爱情。艾玛死后的情况是荣镇象平常一样,静悄悄的,包法利却睡不着,一直在想艾玛。罗多夫为了消磨时间,整天在树林里打猎,晚上回家睡大觉;莱昂在城里也睡得不错。这时偏偏还有一个人睡不着。在墓地旁,在松林间,一个小伙子跪着,哭得伤心,他的胸脯给呜咽撕碎了,在黑暗中一起一伏,无穷的悔恨压在他心上,像月光一样轻,像黑夜一样深。这个小伙子就是朱斯坦(药剂师家的学徒)。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是多么的愚蠢与令人可憎又可怜了,对她真正好的人,他却从来不珍惜,对她虚情假意的人,她却奉为至爱,甘愿倾家荡产。艾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单纯的美,夏尔可以理解为一种淳朴的真与善。两者同样不具备智慧,而她们的结合,表面上看是一种真善美的结合,应该会幸福,但是结局却是令人扼腕的悲剧。当爱玛死后夏尔。包法利也随之死去。艾玛的美是一种外表的美,她的心灵并不具备的美的土壤,因为那是一颗躁动的心,一颗时刻幻想的心,一颗愚蠢粗陋的心。而我们的男主人公夏尔(包法利先生)呢?不具备俊朗的外表,却具有一颗真善的心,对于爱情,对于很多方面,而更多是表现在爱情上。这也得到一个结论:在漂亮外表掩饰下的女人是难以得到爱情的,而当平凡外表的老实人遇到这样的女人那更大的不幸福便是必然的了。

  包法利夫人造成的悲剧启发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女人,千万不要像包法利先生那样痴迷其中,不可自拔,最后弄得家毁人亡。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大致明确自己的倾向,珍视自己身边的幸福。也同时提醒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定位好,认清自己的经济地位,明确阶段,不做超阶段的消费,适度适量符合自身经济状况的消费才可能长久的发展。

  在现实面前,梦想和许诺是多么可笑!生活还在继续而悲剧还在不断上演,现实中不要过多追求虚幻的世界,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活出自我,谁都不会代替你,应为你为自己而活。至于梦想,谁没有梦想在自己的认真的过每一天的同时梦想的大门会想你打开!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2

  刚刚读完《包法利夫人》,作为一名单纯享受阅读的读者,我更多地感受到爱情的无关紧要。

  身为与艾玛同样患有浪漫狂想症的女生,对于她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与此同时,我又十分庆幸与她相比,我尚有那么一丝理性存在。

  1、认清爱情的样子,摒弃文字的蒙蔽。

  首先,一定不要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

  读完全文,在我看来艾玛所有的不幸皆归结于她对爱情的`懵懂。在她不谙世事之时,未经历恋爱的过程,误把最初的新鲜感当作爱情,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步入婚姻。后来幡然醒悟,才发现为时已晚。

  为什么她会如此坚定执着地向往爱情呢?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书本里对爱情大肆渲染的文字的蒙蔽。

  荏苒冬春,谁还没有体验过过年少懵懂的青春,谁还没有幻想过初遇心上人之时的悸动?但很不幸,并非所有人都是那么幸运地拥有自己的命定之人。

  匪夷所思的是,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文字的熏陶,从童话故事到散文小说,这些读物绝大多数都在放大这少有的幸福,为我们勾勒出虚幻缥缈的完美爱情,并且坚定地种下种子,告诉我们,一定会遇到的,爱情就在前方,它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冷静想想,真的是这样的吗?追根溯源,写出这些动人爱情的作者们真的拥有能与其笔下之物相提并论的爱情吗?我看未必。

  2、生命只有一次,为你想要的生活而活。

  其次,一定要找到自我的价值。

  为什么艾玛会任凭自己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想当中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如果她立志于钻研音乐,或者沉浸于自我提升,那么爱情在她的生活中就居于次位,与之相应,那些虚幻的奢侈行为也会随之淡化,至少不至于最终被高额的借贷逼得服毒自尽。

  我一向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抓住机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么最终你会被迫过上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生活。最初的那些想法会被不断地挤压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直到消磨殆尽,到这时,你尚且还能称之为“你”吗?至少对我来说,这样的自己是一具行尸走肉,与死亡无异。

  3、在生活和金钱面前,爱情微不足道。

  最后,表达一下我的个人观点:在生活和金钱面前,爱情真的不堪一击。

  要说全书中唯一的爱情,我相信那就是夏尔对艾玛的感情。他一心一意地付出,最终换来了什么?是那永无止尽的借条还是艾玛临终前对他的感激?

  至少在我看来,没有一样回馈可以与他的付出相提并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3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不甘与老实忠厚的丈夫过平庸的生活,出现了两次婚外情,但都被情人抛弃,最后债台高筑,自杀而死。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却像是记录平凡的生活一样。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部反应现实生活的作品,是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小说中描述了极具社会风土人情的画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对于女主人公艾玛,大多数是抱着批判的态度,大多数认为艾玛是爱慕虚荣,生活放荡,不知羞耻的人。我们向来习惯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性格决定命运,艾玛年少时接受的是贵族式的教育。这必然使得她向往贵族的生活。她爱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乐,在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下长大。《保尔与维尔吉妮》是她最爱的小说,也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从小的生活培养了她浪漫的气质和追求浪漫爱情的想法。以至于永远沉浸在浪漫的幻想中,脱离了社会实际。包法利夫人也可以说受到浪漫主义小说的戕害。

  作者起名非常用心,艾玛是浪漫的意义,包法利却有着平凡现实的意义。作者凸现了虚幻的浪漫与平庸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艾玛嫁给了夏尔就成了包法利夫人,艾玛包法利,显示了艾玛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挣扎的痛苦。浪漫的内心却被现实笼罩着,注定了艾玛悲剧的命运,在沉闷的现实面前,艾玛追求浪漫的幸福生活是虚幻不切实际的。

  艾玛的两次婚外情被许多人批判,但是艾玛并非浪荡的人,从最后她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她拒绝了公证人的求爱可以看出,艾玛的婚外情是基于爱情的基础上。个人认为艾玛是敢于追求幸福的勇士。她与夏尔的婚姻并非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只是经过了父亲做主,她便嫁给了夏尔,开始了婚姻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女子大部分的婚姻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或许因为家庭的因素或许因为政治的因素等,可见女性地位较低,婚姻不自主自由。当艾玛发现了当前的生活并非自己想要的,于是她强烈的反抗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努力的寻求自己的幸福。后来,她与罗多夫和莱昂的爱情使她享受到了短暂的幸福。她的两次出轨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大多数人都受到条条框框的各种阻碍,便不敢去追求幸福,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勇气。但是艾玛她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并没有被婚姻捆绑住,她义无反顾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包法利夫人的行为或许该受到世人的批判,但她却做了许多女性不敢做的事,她比一般女性更有勇气。假如一个女性,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她又改变不了现实,但是她精神上却极力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出现了精神出轨。其实她和包法利夫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个精神出轨,一个肉体出轨,可是性质没什么变化,但是精神出轨的更像是胆小鬼,她的思想已出了轨,行为上却遵守着道德上的条条框框,完全失去了自我,完全是被道德绑架的奴隶。包法利夫人也有错,错在没有离婚后在与罗多夫和莱昂发生感情。但是在那个年代,包法利夫人能离婚吗,那样的一个年代,女性地位较低的年代,男性不主动提离婚,女性敢吗?不敢!

  包法利夫人和罗多夫与莱昂的爱情为什么没有走到最后。只能是因为她将爱情与幸福所托非人,罗多夫是情场的高手,她三言两语都能挑动一个人的心,她爱的是艾玛的外貌,对艾玛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对爱情没有付出真心。至于莱昂,起先,他喜欢艾玛,但是胆小,没有说出口。之后他和艾玛在一起了,却迫于生活的现实,他为了前程放弃了艾玛,他是在现实面前的胆小鬼。可怜的艾玛一直沉浸在自己虚幻的爱情中,丝毫没有看透现实。

  在小说中,艾玛生过几场病,罗多夫抛弃她时,她生了一场大病,她心情郁闷时,也经常生病。更讽刺的是夏尔的职业是医生,但是怎样也医治不了艾玛的病。反应了夏尔不理解艾玛的内心,在那个时代,她就如同“病者”一样被世人认为是不正常的,就如同精神病院里走进一个正常人,正常人却被一群精神病人当是病人,精神病人却尝试着去医治那个正常人。到底她是病者还是社会是病态。

  最后包法利夫人最终还是死了。但是罗多夫抛弃她的时候,她只是生了一场大病,并没有去死。就算债主找上门的时候,她也没想过死,她试图寻找补救的机会,可见她从来没想过去死,她仍然想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社会却逼的她不得不自杀。她是怎么死的?不是因为情人的抛弃,不是因为生活的平庸,是因为商人的追债,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将她一步一步逼上绝路。这也反应了作者批判那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批判,然而小说最后的结局,男女主人公都死了,是以商人的胜利结局的。何其讽刺!

  包法利夫人这个结局多少是因为受到浪漫爱情小说的戕害。这也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今,言情小说泛滥,言情小说里描绘的唯美的爱情,致使多少青年人沉迷于小说,多少青年人课上也看小说,荒废了学业,由于市场的需求,商人的利益,大量低俗小说出版,而正统文学却放置一边,如此文化的熏陶,又会造成多少“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4

  在清晨的课间十分钟,我合上了这本书。世界明媚静喜,而我的心却仿佛千浪过境,不能平息。在感叹于女主人公——艾玛沉沦欲海无法自拔的同时,我继而沉思了: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一个满心浪漫而又美丽的女性嫁给了一个老实愚钝而又无趣的男人,悲剧就这样展开了。夏尔普通无奇,寡淡无知,空有一片仁心,对艾玛百般呵护,言听计从。他以为她快乐,殊不知她怨恨的,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稳定,心平气和的迟钝。他与他心爱的妻子从未交流过思想,对她的心思一无所知,缺乏沟通的两个灵魂,就算身体的距离再近,灵魂间的距离也仿佛越来越远。她不满足于琐碎无趣的日常,不满足于平凡无能的丈夫,在每个跳动着的清晨及日暮,怨恨与遗憾深深地交织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悔,她恨,可是,她又能怎样呢?剧幕已然拉开,中止与继续都自有它的代价。

  她也曾如春天一般美好,只是后来突然发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慢慢地步入了歧途。艾玛先后有了两个情夫,为了追求声色犬马的享受,追求理想中不切实际的幸福生活,不惜欺骗夏尔,债台高筑。最终,她梦想中的幸福都一一湮灭了,就连手中的幸福也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艾玛的行为在道德与伦理方面,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同情她;夏尔的性格何其令人厌倦,但他的深情却让人无语反驳。福楼拜曾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是啊,她与当今的我们多么相似,不甘平庸,向往着大城市高阶层的生活;不愿说服着自己,在无聊的小镇里了此余生;幻想着今后种种美好的生活,却在最终步入社会的潮流时幻灭成泡影。

  难道,在面对这种欲念时,我们就只能束手无策,付之一叹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那日,在柳下惠远游回来时,城门已经关闭,于是他不得不在城郭外边露营。这时,有一个女性也跟他一样进不去城门,因此便与他一同住下了。大约是这个女性衣着单薄,于是柳下惠生了恻隐之心,让这个女性坐到他的怀中取暖,直到天亮,他也没有越轨的行为。我想,柳下惠就算作为一介君子,但在面对女性时也难免会心生欲念,但他克制住了自己,因而被后世称赞,名留青史。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天堂地狱,仅在一念之间。包法利夫人在面对欲念时,也曾推却过,但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初心,让罪恶的恶魔挣脱了桎梏,冲破了牢笼,铸成大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现实与幻想中寻得一个平衡点,那里面藏着柔美的诗歌,藏着盎然的春意,藏着漫天灿烂的星辰。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5

  前段时间读法国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主人公艾玛不断地追求爱情,屡次出轨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是如何一步步堕落,一步步走向死亡。是虚荣?是叛逆?是放荡?回忆小说情节,艾玛是一个爱幻想爱做梦的女人,当包法利先生向艾玛的父亲提起婚事的时候,听到的回答是“我不能马上回答你,你今晚在楼下等半个时辰,如果看见窗户的灯是亮的,就表示艾玛同意了”,没有深入了解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只因为艾玛还未成熟,她期待美好的爱恋。但事与愿违,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平庸的人,固执木讷,没有浪漫,没有激情。“在她的灵魂深处,她一直等待着发生什么事。就像沉了船的水手,遥望着天边的朦胧雾色,希望看到一张白帆,她睁大了绝望的眼睛,在她生活的寂寞中到处搜寻”。

  他们在乡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可艾玛的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平淡的婚姻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美好。新婚之后的寂寞,迷茫,无聊,使她对感情生活的向往,对自己婚姻的某种悔恨和生不逢时的想法时刻迸发,如小说写的“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的大鸟,只在充满诗意的万里长空的灿烂光辉中飞翔;可是现在,她也不能想象,这样平静的生活,就是她从前朝思暮想的幸福。”

  于是,当莱昂赶着马车来到小镇时,艾玛动心了,莱昂不俗的谈吐,绅士的风度,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艾玛,他们努力寻找共同语言,从文学,从音乐,一步步相互试探,就像是精神式的柏拉图的恋爱,他们都保持着道德的原则,不敢越界。本以为艾玛就这么和莱昂发展下去,可镇里的议论纷纷,莱昂家里的催促,莱昂走了。只剩下艾玛的郁郁寡欢与等待。

  如果将艾玛对爱情的追求看做一只风筝,那么莱昂就是牵着风筝飞翔的人,当莱昂离开,风筝断线,摔在地上,艾玛的心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寻找飞翔的快乐,她渴望飞的更高,飞的更远!欲望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就像给饥饿的人一口面包,结果只能是想要的越来越多。

  命运好像给了艾玛一次机遇,罗多尔夫的到来,给了艾玛希望。罗多尔夫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流连于众多女人中间,他看中了艾玛的年轻美貌,艾玛看中了他的英俊潇洒,甜言蜜语。小说有个很讽刺的情节,他们挑选的约会地点不是罗多尔夫的木屋,也不是艾玛喜欢散步的树林和花园,而是一次农业展览会的会议厅里。其间,罗多尔夫对爱玛的甜言蜜语式的语言攻势一直被大会主席的讲话所打断。虚伪的爱情誓言和表白就和令人发笑的“公牛”“种子”“奖章”“粪池”一类的话语完全并列在一起。从此以后,艾玛偷偷与情人约会,甚至为了准备约会的服装,饰品,礼物等,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负债累累,最后在悔恨中自杀。

  我第一次看这部小说时,很讨厌艾玛,觉得她属于红杏出墙的类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但是,随着我对西方文化的慢慢了解,对人性的逐渐探究,现在,可以很释怀的谈起艾玛的故事,甚至可以站在艾玛的角度,重新审视《包法利夫人》。

  从小,艾玛的父母就送她去修道院学习,修道院是禁欲的,可艾玛却对世界充满好奇。当别人都读圣经时,她正津津有味的看言情小说,品味男女主人公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向往温柔的骑士和富丽的宫廷。她爱大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壁残垣,她多才多艺,但并不真心喜欢音乐和艺术,她寻求的只是主观的情,而不是客观的景……这一切反映了艾玛的内心是丰富的,她渴望自由,渴望爱。但现实却没有给她快乐成长的土壤,所以她需要去寻找另一片天空,可以给她自由呼吸的清新空气。

  当包法利先生出现时,艾玛以为幸福来临了,以为丘比特的神箭射来了,爱来了,浪漫主义小说让她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她将踏入婚姻殿堂视作摆脱枯燥生活,实现憧憬的一个契机。于是她嫁给了包法利先生。但他们的婚姻毕竟不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所以从一开始就布下了危险的陷阱。

  很多人都觉得包法利先生最无辜,最受委屈,但我想说的是,包法利先生的确和艾玛不合适,即使艾玛不出轨,他们也不会白头偕老。包法利先生虽然对艾玛百依百顺,关怀备至,但都是浅层次的物质满足,他几乎没有深入了解艾玛到底喜欢什么,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缺少交流和沟通。当艾玛把对白马王子最美好的光环放在包法利先生的头上时,包法利先生本身平庸木讷,不善言辞,不苟言笑,刻板无趣等性格,和艾玛充满热情与幻想,浪漫与天真的性格显得格格不入,一个缺乏生活情趣、智力平庸、感觉迟钝的男人,与艾玛的期望值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艾玛困惑了,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吗?我的一生就这样度过吗?我们读者一直强调包法利先生为艾玛的牺牲与宽容,却忽视了艾玛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承受着煎熬?记得小说有个情节,是写包法利先生的眼睛像一条皮鞭抽打着艾玛,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包法利先生用用爱和仁慈的名义在抽打艾玛的心灵。

  的确,艾玛堕落了,她从一个美丽可爱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令人害怕的贪婪的猛虎,她在对奢华的追求中慢慢丧失了金钱,在对自由的向往中慢慢丧失了尊严,在对爱情的追逐中慢慢丧失了爱的能力,我们可以批判她,可以鄙视她,可以认为她的死亡是咎由自取,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艾玛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时代的悲剧。

  西方文化宣传“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要犯错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约束,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人性的脆弱、贪婪、乖戾、残忍和人性的坚强、美好、善良、高贵一样,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隐藏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当时机发酵成熟,它们就会像古希腊神话的潘多拉之盒一样,被欲望好奇的心打开,吞噬人的灵魂我们看了艾玛堕落的故事,不是要幸灾乐祸的看着她死,而是要深入的剖析她为什么会堕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我们创作文学的目的不是谴责艾玛的出轨,而是解释她如何成了出轨的女人,同情她出轨的遭遇,认识她存在的价值。毕竟,文学如果没了同情和怜悯之心,就不是文学了。

  这是一个个人奋斗与社会约束力的关系问题。一个下层平民女孩向往贵族的生活,合不合理;一个女人要求追求真正的爱情的权利,合不合理;一个美貌多才的女子不甘心嫁一个平庸木讷的丈夫,合不合理;一个人坚决拒绝平凡的生活,合不合理;一个心怀人生美好梦想的人最后堕落自杀,合不合理;一个浪漫主义者对残酷现实的无声反抗,合不合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当然,我们看待文学,应该是学习有利于人生营养的东西,应该盼望获得振奋人心的东西,而《包法利夫人》无疑是一个令人痛惜的小说,可我们衡量一部小说,不能拒绝它的悲剧性,因为好的小说从来不粉饰生活,美化人生,以此来满足读者小小的心理安慰。好的小说应该是提供一种人生的某种片段,留足空间,让人看见世界有多大,人性有多少可能的发展,就像张承志曾经说过的“不要因为在和平的环境,才说出我爱世界的话语,而要在了解生活的黑暗,肮脏,邪恶,丑陋之后,依然相信生活,相信美好、温暖、信任、尊严这样的字眼”。

  记得小说的结尾,包法利先生给艾玛的墓志铭写的是“不要践踏一位贤妻”,这里对“贤妻”的定义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贤妻应该不是单指艾玛一个人,应该是象征一种为了自由、为了梦想而不断追求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我们不诋毁,不嘲讽,不亵渎,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在我们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人性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光明的一尘不染。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6

  时常在思考如何的一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可后来都无疾而终。可怜的夏尔最终因为妻子的错误抑郁成疾而死。爱玛从头至尾只是一个可怜的玩物。被各种心怀鬼胎的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烂。善良踏实对她百依百顺的老公,可爱的女儿竟都不能成为她悬崖勒马的理由。漂亮的女人们也是一些奇怪的物种,永远昂首,永远只看得到别人的头顶,永远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为所欲为。

  祸福相依,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灾难也在不知不觉的来临。你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质,前提是你的才能配得上你的野心。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男人,前提是你单身且有足够的资本能好好驾驭。凭借着性爱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应该是最愚蠢的想法。你更应该明白,高潮也只是一瞬间,更何况别的事物或者是人呢。容颜易老,年轻易逝。更应该珍惜自己,珍惜爱你的人,知足且懂得感恩。别追求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毕竟坏人终究会得到惩罚。

  故事的最后坏人似乎得偿所愿,但我依然相信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7

  包法利夫人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小说,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为这样,包法利夫人才会不满于医生夏尔的胆小懦弱,迟钝无能。就因为这样,她才踏上了寻找理想中的爱情之路。但当时的法国正在被黑云笼罩。她最终在被骗与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结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还是自己对命运的屈服?最终导致了爱玛的悲剧,或许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情况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调整心态的机会。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12-14

上元夫人03-20

李夫人05-29

九歌·湘夫人赏析08-12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05-29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02-19

明天我想当居里夫人作文03-05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体会09-04

我的偶像居里夫人作文3篇09-07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