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节日>小年>小年作文
投诉建议

小年作文

时间:2021-03-11 10:58:04 小年

小年作文汇总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年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年作文汇总6篇

小年作文 篇1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

  小年也叫“辞灶”。辞的意思是辞别、告别;灶,就是神话传说中我们每家每户没有户口的“一家之主”——灶王爷。

  每年的今天,深入民间工作一年的灶王爷就会拿着他每天都记的随笔本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当然是汇报他在的那一家一年里的所作所为。

  灶王爷每天都会很尽职地记录着家里发生的一切事情,比如我今天练琴非常认真,他就会在本子上记下来,在后边画上一个笑脸;如果我表现非常好,他还会在本子上画个大拇指点赞。如果我偷懒不认真,他就会在本子上画个哭脸。

  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讨“老天爷”欢心,就会在“辞别”他的这一天做糖瓜吃,好让灶王爷的嘴上沾满糖,到了天庭只说家里的好事,这样就会让玉帝高兴,来年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四季平安,大人多挣钱,小孩学习好。

  今天为了送别灶王爷,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又吃了爸爸从老家带回来的饺子。

  也不知道现在轮到我们家灶王爷汇报了没有。吃了我们的糖,不知道有没有替我们说好话呢?

  我今年练琴有了很大的进步,作文也不像原来那么费力了,灶王爷肯定会向玉帝表扬我。不过我回家写作业还经常拖拖拉拉,考试的时候还会粗心大意,但愿灶王爷不要跟玉帝讲。

  鼠年就要到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足,好好表现,让灶王爷给我多画笑脸少画哭脸!

小年作文 篇2

  前几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过小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当千家万户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挂在一个棍子上。要点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紧张呀。当火已经接近鞭炮的捻时,我的手已经哆嗦起来了,眼睛不住地盯着火苗。

  “哧”已经点着了,我连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们震耳欲聋的声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点显得分外明显。这亮点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长了。啪的一声,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连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会儿后,鞭炮灭了。

  我摸摸额头,啊,吓出了一头冷汗。

  过了一会儿,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天空中,朵朵烟花绽开了,那么美丽。你看那个,黄色的“花心”,绿色和红色交替的花瓣;东边的那个,多像一串灯笼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个,像不像一条鱼?......

  嗬,过小年可真有趣呀!

小年作文 篇3

  今天是小年夜,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火锅,爸爸妈妈从超市里买回来许多火锅丸子,有“撒尿牛丸”、“贡丸”、“鱼豆腐”等等好吃的,烧了满满地一锅,不过我最爱吃的是我昨天自己亲手做的蛋饺,全家人都说好吃,我很高兴!

  因为高兴,我还喝了一点饮料和菠萝啤酒,不过我不敢多喝菠萝啤酒,我怕喝醉!不知道小朋友们过年有没有喝酒啊?

小年作文 篇4

  还在睡梦中,就听到外面的炮声劈劈啪啪此起彼伏的响个不停。哦,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人们是在送灶神。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各地与各地又有不同的祭法,关于灶王爷的版本也有很多种传说。我们现代人很多都是省略的过,尤其是年轻人也包括我在内。只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点习俗的皮毛,究竟是什么内容,咋得个过法真是一问三不知。好在现在网络发达,被问后好学者还可以一查个究竟。不好学者还是一副不求上进的姿态:"他咋走我咋扭就是了"。于是传统习俗也就成了道听途说的游戏——不再是原滋原味了。

  想起小时候过小年的情景,父亲会早早起来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小年这一天一定要吃糕和麻糖的。母亲蒸了糕会把一小快扔到灶火里,还要把一小块放到外面房屋正墙上 的天地窑窑里。天地窑窑就是在墙的中部掏个小洞,再用泥土打磨光滑,这一设置可能是专供祭灶用的,家家户户都有,但平时都是鸡下蛋的好地方。人们还要吃麻糖。那时候我问过大人为什么要吃糕吃麻糖?大人告诉我的是:“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吃糕是糊灶王爷的嘴,吃糖是给灶王爷点甜头,让他见了玉帝后,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灶王爷是谁?没文化的母亲只知道是管人间烟火的神,倒是读过《封神演义》的父亲知道一些。父亲说:“灶神爷是商朝镇守渑池城 的张奎和高兰英夫妇,忠义有节,死后被姜太公封神榜上封为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民间百姓大都认同这种说法,大概是因为《封神演义》深得人心或是人们喜欢张奎和高兰英夫妇的行为吧。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有很多。如:传说,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间视察民情,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在天上呆久了觉得闷,也跟随母亲下到了凡间。她看到民间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同时看到人间有那么多的恩爱夫妻,她也很向往真挚的爱情。后来她看上了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小伙子,她觉得这个人心地善良、勤劳朴实,于是决定留在凡间和他一起生活。玉皇大帝闻听后非常生气,把小女儿打下凡间,不许她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儿,百般求情,玉帝才勉强答应给那个烧火的穷小子一个灶王的职位。从此,人们就称那个“穷烧火的”为“灶王爷”,而玉帝的小女儿就是“灶王奶奶”了。还有传说是元朝统治黑暗无比,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现在很多人虽然仍还过小年,但对于小年的习俗已经知之甚少了。 他们大多数就知道送灶神,即使是送灶神也不知道个时间,以为早上就是送灶神的时间,其实按照习俗应该是晚上,习俗中还有很多迎神和送神的仪式。不管是怎样过人们是对灶神给予美好愿望的,古代是现在也是。只是现代人比古代人富裕幸福日子大都过的红火,新时代的人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胜过一切过去时代,渐渐淡忘了很多传统的习俗,身在飞速发展社会的当代人,世界观的视野再也不局限与传统和寄情迷信。我倒觉得习俗中灶王爷很像如今的人大代表,人们寄情与他们,给与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很多美好心愿。

小年作文 篇5

  还是这一天,还是这几个人,无趣!无趣!

  也不知哪来的闲趣,竟想去村里,叫上哥哥,出了大门。

  街坊邻舍,灯笼高挂,喜气腾腾,回头望一眼老屋,悲凉!又听人家哈哈哈,回头却闻不见家哼哈。哎!罢了罢了,本以为这么样了,看来我又错了。

  “多儿,回来了哈,好久不见了哟。”

  “哟,小老叔,过年好啊!”

  “贺群哦,啥时候回来的,去大姑家玩啊

  我矛盾了,其实是心融化了,睡醒了,原来,这才是情。一声声简单的问候,让心中人味顿时而生,原来,心还是暖的,突然又感到一阵阵气息扑面而来,年儿气!年儿味!

  小小的村子半小时一圈,暖暖的路,多长时间一步?

  回到了家里,心中大快,吃了一小盆饺子,静候新年。

  时间就是这么快,几小时悄然而逝,年来了。

  手中拿着电话,播着号码,兴奋的走出门外,屋外爆竹声震耳欲聋,大家欢呼声也相比不差。小村沸腾了。

  “多儿,过年好。“邻家大嫂冲我喊道。

  “嫂儿,你也好。”

  哈哈,我又一次沉寂在了新年的喜悦中。而依稀的听到,话筒中还在嘟嘟的响着,我这才恍然大悟。

  天堂的电话怎么打得通?傻傻的我。泪流双颊。

小年作文 篇6

  每到春节,可热闹啦,家家户户都贴上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家里也贴上一个大字“福”,可是最有趣的是一对小年画。

  你瞧,一个是女孩,一个男孩,都长的胖胖乎乎的,多可爱呀。他们都穿着一件漂亮的唐装,女孩子的衣服上面画了两只凤凰,还有几朵牡丹花,挂着荷包。她梳着抓抓髻,穿着一双狮子头的鞋子,手上捧着一条鲤鱼,表示“年年有鱼”,在红纸上写着“富贵吉祥”。

  男孩的衣服上面也画着两条龙,也挂着荷包,他戴着一顶瓜皮帽,也穿着狮子头的鞋子,手上捧着如意,表示“事事如意”,他手上的一张纸上写着“财源滚滚”。

  这对小年画,家家都欢喜,不管是谁,只要看见他们,都觉的十分喜庆,十分吉祥,可喜欢了!

【小年作文汇总6篇】相关文章:

小年作文汇总10篇12-01

小年作文汇总五篇10-22

【推荐】小年作文汇总6篇04-10

有关小年作文汇总10篇04-03

【精华】小年作文汇总五篇04-02

【推荐】小年作文汇总9篇03-29

【推荐】小年作文汇总五篇03-28

【精选】小年作文汇总五篇03-25

关于小年作文汇总九篇03-22

【推荐】小年作文汇总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