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投诉建议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4-02 17:44:20 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为了在新的学年里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与教材分析

  我班有学生30人,男生13人,女生17人,不会学习,自控力差,大部分对学习没兴趣。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认数,假和减(一),认图形,加和减(二),认识人民币,认识乘法,乘法口诀,统计,期末复习,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期末复习4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经历探索口算方法,计算方法;经历认识乘法过程,编制乘法口诀过程,经历观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2.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面”的形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会用画“ √ ”的方法统计记录。

  数学思考方面

  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初步培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让学生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事件,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方面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自信心,有独立思考获得知识的体验,有相互合作,交流知识的体验。

  三、实施教学目标的措施

  1.实施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到期中完成第1——4单元的教学

  到期末完成第5——9单元的教学

  2.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设计教法与学法。

  3.教学从实际出发,发展智力,开发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口、动手,自主探索。

  4.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

  5.吃透教材,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评估学生,从三维目标出发,单元过关,章节过关,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4)班有学生44人,一(5)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平均成绩一(4) 一(5) 95分以上的学生两个班都只在百分之四十几,中下面广。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全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7%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12%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5题

  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6题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经历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含义。

  经历编制1—6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

  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的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的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教学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改探索。

  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展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耐心细致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三、课时安排(略)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

  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3.“元角、分”的复习。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习。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6.“统计”的复习。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二、复习的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

  三、复习的难点:

  时分、人民币的认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2、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五、复习的主要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2-15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08-20

高三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1-08

九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24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15篇01-22

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01-16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五篇01-10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01-08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六篇01-03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