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投诉建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1-02-26 19:11:51 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9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心得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9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

  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

  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喜欢上苏轼,是已经很久的事情,读着他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能穿越时光,看到那驻足于在山头蓦然回首满脸释然的明星。

  这个寒假很长,宅在家,真的有点闷。翻开这本囤积已久的《苏东坡传》,仿若走入另一个世界,跟随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一起见识苏轼的一生。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评价是极高的,“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在他笔下的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

  不凡之人坎坷的一生,也许起起落落才铸奇才。

  虽然历朝天子对苏轼有敬慕之心,还总能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后来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但苏轼还是屡遭贬官,甚至逮捕,忍辱而活。

  他被贬到黄州,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明明是被监视的流浪汉的日子,却被苏轼过成了农夫的闲云野鹤的生活,这种完全松弛,精神的安然自在,他所写的随笔杂记,成了我们最为喜爱的作品——四篇绝世妙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前、后篇)《记承天诗夜游》。

  儋州在当时被视为海外,不宜居住之地,苏轼流放到这里,冬天没有大米吃,只能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真的是不屈不挠,真达观,这样的状况下都不会让他失去人性的快乐。

  能看淡人生不如意,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似乎是苏轼与生俱来的能力,来自心底的达观和释然。可能正因为这些刚行走于云端,又跌落到谷底的特别遭遇,才能让这位旷世才子有了丰厚的生活体味,迸发人生的思考,恣肆洒脱的性情才有了看似随性实则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

  不管他身处何地,何种境遇,总能把稍瞬即逝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流传后世,丰裕我们的生活。

  走近苏轼,见识他的真性情。

  真。为百姓干实事。苏轼在杭州主政时期,杭州城有五十万人,却没有一家公立医院,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建了一家公立医院。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还关心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疏通杭州城的运河淤泥等,向专家请教,测量运河高度,拟好计划,以防淤泥沉淀,保持运河地区的清洁。刚一结束杭州城的输水管和六个水库工程,就立即着手整理西湖,用淤泥建长堤,疏浚西湖,增加湖面的美丽,缩短往返距离。

  的确,细数苏轼为官时为人民办的实事,能感受到他单枪匹马只身奋斗的真诚,只可惜施展才华的时日不多,刚伸展出拳脚,就被政敌踢出局。

  善。苏东坡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饥荒出现,屡次向朝廷报告,而救百姓于饥饿竟成为政客打击他、使之失势的题目。他的善,生不逢时。

  在他的诗中,能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很充分,明明朗朗笑声的歌,能听出蕴含的怒吼和叹息;在潺潺的水声之外,能听到农村老妪的悲叹声;在鹭鸶的鸣声之外,又能听见监狱中的呻吟声。

  朋友圈太强大,跟随苏轼拜访了一圈宋代名人。

  在苏轼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位跨界大明星,政界、诗词界、散文界、书画界赫赫有名,他的朋友、粉丝,上至历届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对他的才情钦佩不已。

  据说皇帝在用膳时,停著点头微笑称赞,旁人说一定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有次,苏东坡给皇帝上了谢表,皇帝向四周一看,对群臣说:“苏轼真是天才。”

  苏东坡自幼年倾慕吴道子,被贬黄州,倾其全部时间致力于绘画,后来返回京城,他的诗画朋友就在京师聚集,与米芾、李公麟、黄庭坚、苏子由、秦观、张耒等作诗、作画、笑谑。

  走到哪里,都自带光环。与和尚参寥同游庐山数日,竟然可以在数百和尚之中引发轰动,大家争相传言:“苏东坡来了。”

  在书中,还看到王安石、司马光、程颐等大人物,读着,仿若置身于宋朝瞬息万变的朝政中,跟随政变潮流起起落落。

  君王欣赏他却不重用他;他游历、贬谪到各地,均有朋友陪伴他;妻妾儿女爱他敬他,弟弟子由一家和他共进退;政敌章惇等恨不能踩死他……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真实的人物传记,却在恍惚间误读成一部励志的人物小说,这大概就是不凡之大家的非凡人生吧!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读着他,崇拜着他,仰望着他,去尝试着读懂他留给后世的思想、人生的智慧、性情中的.达观。也许,他在用人生演绎“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今年寒假,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配有生动的实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些娓娓道来的教育教学实例,让读过此书的教师们,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这本书当中,苏霍姆林斯基一共谈及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并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都被誉为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坦率来说,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学习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和广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正因为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这本被誉为“学校生活百科全书”的《给教师的建议》。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么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只有通过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与书籍结为朋友,让它像潺潺小溪,充实着我们思想的江河,才能让我们真正胜任教书这份职业,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职业素养。只喜欢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两本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的。我们读书,要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家交流,学习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这些人格力量的学习必将会积淀成我们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引领我们积极向前。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朱永新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为此我读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本书,书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多的帮助。

  从这本说中,我知道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励学生。

  书中说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教师的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那么何谓教师的人格?那就是四个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说德。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 乐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最终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教师的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首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老师只有热爱、尊重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的成长。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势必会使教育误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第三,要作风正派,待人以诚为贵,交往数信为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

  再说才。有德尚需有才。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点点滴滴都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教师还要善于组织管理学生。一个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教学效率可言,就更谈不上高效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我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了《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和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工作几年来我越发的感受到方法的重要,总希望时间能再多些,方法更好些。我努力做到与学生心与心交流,可学生有时总不领情,我对他们的宽容反而成了他对自己的更加放纵。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浮躁、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学习会让我们变的富有敏锐力和观察力,知识能让我们处理问题时更加有“杀伤力”。是啊,他的这些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在这个时期,总是能够找到时间,来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他还说:“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古人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啊,看书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的快乐又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我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我就要读教育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我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我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我不会将我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生活的工具。其实想来也对,教师是一个特别需要有创新精神的职业。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的工作效率怎么可能提高,就好比是要求一个不爱看书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必须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样的道理。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用一段引言来结束我的感受吧:请你像寻找宝石一样寻找那些关于杰出人物(如菲·捷尔任斯基、谢·拉佐、伊·巴布什金、雅·斯维尔德洛夫、尤·伏契克、尼·别罗扬尼斯)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请你把这一类书摆在你的个人藏书中的最崇高的地位上。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在假期里我读了陶继新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演讲录,在反复研读,细细品味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自己的心情又豁然开朗了许多,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能如陶先生那样,用一份淡定的心情去潜心研学,从容应世。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

  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这本书是陶老师的讲演录,共分三部分,按主要内容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大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最主要谈谈怎样读书。

  首先读书得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教学相长”,这学就包括读书。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特级教师的教案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无论是特级教师还是教坛新星都是把读书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滋养教学,从而使他们的教学也登堂入室。

  其次读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用陶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时常练笔则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内化阅读的内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阅读更有品位,使写作更有思想和深度 第三 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读书不能看热闹,要学会思考。陶老师认为,“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

  但是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因为“没有思考或很少思考的阅读,仅仅是在表面行走,难以抵达心灵的深处”,也就难以融入我们的灵魂和血脉之中。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五彩世间中,需要做一名真正的幸福教师,就要如陶继新老师那样,在我们的生命中多一份从容和淡定,少一点名利和纷争。这样你的灵魂才能安静,只有灵魂安静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幸福,才会做出骄人的成绩。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是研究教师习惯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对教师影响最深远、最直接的一部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从教师的教育习惯、教学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地研究教师习惯之著作。读完本书,我想就于宋运来所写的这五个方面来审视自己现行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来勉励自我将我所钟爱的教师这一职业发展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实现我踏进师范学院那天心中早已萌发的自我教育生涯的理想。

  一.教学习惯: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教了十年书了,自己也已经成为了一名母亲,确实现在讲台上的我于十年前讲台上的我多了对教学的深层理解、少了对教学的惶惑,感觉多了教学的成熟、也少了刚上讲台时对基本是同龄人的学生的吸引。我会自问,对于学生我是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吗?《中国教育报》上曾经登载过一篇文章,把魅力教学作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回想起去年参加无锡市高中英语教师评优课的竞赛活动以及对外籍教师的公开课,就是对自身魅力教学的一种锻炼。作为一名语言教师,我想,良好的亲和力,悦耳的语音,优雅的教态,漂亮的圆体字,出色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语言环境的营造渲染能力,就是我们语言教师的魅力所在。

  二.学习习惯:做一个完善的人

  读书从教前真的是没有继续教育的深厚意识。经过几年的教书经历,感觉确实语言也是与时俱进的,新生词汇、俚语、语言传播媒体的发达、原声影片、美剧的随处可及,时时刻刻让我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力赶不上语言的发展。就像书中所说“让自己现代起来”、“成为博客一族”、“精彩人生需要笔耕”、“参加到课题研究中去”、“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让我重新理解何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仅包括我们上学读教育硕士、教育单位的公修课、日常的听课等等,它是一个人生理念,向一切可学习的环境学习,充实自己的思维成长与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与体育教师谈心》一书,《与体育教师谈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丛书》中的一本,是由胡增荦luo教授主编,他是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题组秘书长,曾任上海教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副主任。整套丛书通过三年多来,全国1000多个实验区积累的宝贵经验,结合编撰人员对体育新课程实验的理论剖析撰写了这套丛书。全套丛书分为五本,《与体育教师谈心》是第一本,书的内容紧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紧密围绕新形势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书中关于“如何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介绍给了我很大的教育指引作用。以下是自己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粗谈了一下自己这方面的一些感触和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体育教师应注重强化教育教学的反思

  在这本书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提到了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对加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

  说到体育教师,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甚至更有人不知道上体育课还需要备课、写教案,他们印象中的体育教师就是“动一动、跑一跑、跳一跳、”,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是不是这种状况,我想,这不是靠别人说的,而是在于自己是如何去展现的?展现从何而来,展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反思中来,书中谈到,体育教师要注重从反思中积累探索的素材,在反思中奠定思想的基础,在反思中创建独树一帜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听说过美国有过游泳教练不会游泳的事情,我们见证过无数优秀的运动员却当不好教练的事例,这说明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完全依赖于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能力,体育教师不能躺在原来固有的体育技术技能中依靠一成不变的经验,机械化、流水化操作课堂。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应该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既是体力劳动者又是脑力劳动者。书中强调,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体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体育信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使自身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体育运动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领域,无论理论和实践都在变化之中,学校体育课已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牢固树立了学校体育的健康目标,不在为运动成绩论;运动项目的技战术也是层出不穷,跑动技术由关注“后蹬”转向加强“前摆”,乒乓球日益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随着规则、赛制的改革,发球和比赛过程中的节奏把握都在随之发生变革;清华大学的“体教结合” 服务国家竞技体育的新模式让我们对运动员的“脑体平衡”问题有了新认识(注释)……体育界方方面面在发生着新旧更替的变化,体育教师应该关注这些变化,要联系到中学校园的体育教育教学,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修正那些不合理、已经被业界摒弃的过时的行为,把反思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逐步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二、体育教师应注重深化体育观念的改变

  这本书中还涉及了教师体育观念转变方面的内容。现代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与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概念和内容,深入地学习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清晰课程目标与学习领域目标,把握好内容标准,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书中强调体育教师要注意三个转变:

  (1)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才能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快乐的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体育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

  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性格特点也具有双重性,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扬长辟短、以长克短,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能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特别是体育素质方面却可能一鸣惊人;在自我控制力方面较差,但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则可能是好学生。体育教师要变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

  在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体育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能逊于他的学生,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足球知识可能没有痴迷足球的学生宽泛,篮球技能可能没有热衷篮球的学生与时俱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也要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包括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知识技能,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2)要从单一评价转变成立体动态化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评价单一性往往是造成体育教育失败的重要因素。过去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统一的目标要求来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一部分体育尖子无须做出什么努力,就可轻而易举的实现目标,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另一部分体育稍弱的学生,却无论做出什么样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屡受挫折而丧失学习信心、导致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始终牢记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运动,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3)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获取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获取。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了最终不需要教,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的习惯、主动锻炼的习惯,喜爱运动钻研的习惯,把锻炼当成一天必修程序的习惯,坚持的习惯,等等。良好的体育习惯能给予人实现成功的无穷力量。

  (4)要从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为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而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紧张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给人带来快乐。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以及压力通过体育运动合理地释放出来。

  体育教育活动如果只是为学生的学业和体质考虑,停留在身体训练的层面,这些学生将来就可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承担着比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作风和意志品质。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在培养和教育学生乐观向上、机智果敢、承受压力、勇于担当,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等诸多优秀品质和能力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得天独厚的平台和载体。“长跑”不是苦的代言词,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一直难以突破的高度;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来的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努力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苦尽甘来的快乐。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在一师就读时坚持清晨洗冷水浴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着名足球教练米卢在执教中国足球队的经典语录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中国足球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技战术体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种种事例都告诉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只有身体健康,而缺乏态度,缺乏道德,缺乏情感,缺乏信念,缺乏作风,这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体育教师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这本书中强调要转变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就是单向传授知识技,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体育《新课程标准》首先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学校倡导的三问三学课堂思维模式正是彰显生本教育思想的有益实践和探索,通过"以问导学"、"自问促学"和"设问测学"三个环节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体育课堂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例如:实心球投掷是正在实施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内容,也是高考体育专业体能测试项目内容。我在教学中,在教学开始部分,只是向学生强调安全教育和简要说明投掷的方向、地点。教学中不规定投掷的方法,也不做投掷的动作示范和技术讲解,让学生自由地去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慢慢的运动起来,有模仿别人投掷的,有边想边投掷的,有比一比谁投掷得远的,有单手投掷的、有背转身双手投掷的、有双手从下往上抛投的……运动的气氛很浓,学生们玩得很高兴,很投入,而且练习的方法很有创造性。练习一阵时间后,学生中就有请我投掷一次给他看的,有请我教他们投掷的,有问我怎样才能投掷得更远的,等等,由此切入实心球投掷教材教学的讲解、示范和练习。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不但玩得开心,而且通过自身的感悟和体会深刻领悟到投掷项目的知识原理、掌握正确的技术技能。

  在实施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先练后教,以问促教、以问促学,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开发思维,自由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提出自己不同的做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最大效率的利用好课堂45分钟,让学生真正沐浴在体育的阳光中。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习了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了解了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深刻内涵与实质,进一步明晰了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方向和目标。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充电,让自己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9篇】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5篇)10-15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5篇08-25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5篇)08-15

教师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范文06-23

教师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6-22

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4-20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5篇12-23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5篇05-07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0-09

教师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