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活动总结>活动总结范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投诉建议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时间:2021-05-22 13:15:25 活动总结范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在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后,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知识,有了这样的机会,要好好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

  20xx年12月4日,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我校与防山梁公林小学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观摩两节课,课题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我校孔罕老师与梁公林小学陈庆敏老师作为此次执教教师参与了活动,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很好的将书本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进行课堂教学,将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现出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准备与课后研讨活动,我校数学组老师达成一定的共识:

  第一、认真研读课本,准确把握课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二、充实自身,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体现新课程理念,将教学逐步走向素质教育的阶段。

  在今后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不同的设计思路,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思想的碰撞,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并非“争高低,比高下”。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同课异构活动中利用这种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

  本期同课异构前两站用六个字概括就是顺利、圆满、丰实。本次同课异构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三个“新”,新加盟一所学校,xx高中、新的活动方案,集中上课评课、专家评课同时介绍了课堂观察方法。

  在xx一中的同课异构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个字简单总结,今天我将用8个字四个方面进行小结。

  一、策划

  校长对轮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每个环节都对我做了详实的解读,责成我安排好每一项活动,当初要求我全面负责,正赶上我在教育学院学习和省学科带头人学习,结果是校长本人全面负责了。

  1、为何引入新的伙伴。引入xx高中不只是上课老师人数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实践证明xx高中的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为今后更大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2、为何改变为三个阶段上课。三个阶段上课更能使听课老师集中参加学习,尽可能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所以这次要求同一个学科的必须听课、其他学科欢迎听课。

  3、为何安排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务主任这些人也参加xx同课异构活动。

  年级主任主要学习年级管理经验、德育主任学习学生管理经验、教务主任学习教学管理经验,这三个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时间与xx高中的对应干部进行交流学习。xx主任全部参入了各项活动。他们所学习的经验会在后续的管理中结合我校的特点逐步体现出来。同时也为下一步老师、干部交流学习提供方向,因为要学人家的长处,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获

  1、上课评课方面

  xx之行我校上课和评课的六位教师展现了个人的风采、呈现了教研组的业务能力、落实了我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崔东丽老师的课稳重老练,环节设计丝丝入扣、李恒组长在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师门少云的课教材处理精当,概念挖掘深入、张立波组长点评恰到好处,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连云港生物名师工作室在xx高中活动,参加听课教师26位,连云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级专家亲临现场听课评课。连云港正在推进生态课堂)。尹路老师的课激情四射,显现年轻人的活力,现场发挥超过在校的准备。刘作敏特教的评课高瞻远瞩,理论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xx高中两位政治特级教师,教学副校长蒋悍是连云港政治名师工作室组长,也是连云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之一)

  我校这次上课中、历史xx老师课教材处理完美,教学环节设计新颖、xx点评展现了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用校长的话说是开了个好头。杨磊的化学课堂多次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有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过程。李桂玉老师的点评体现了对教材、课堂、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佟文刚老师的物理课在设计环节上推陈出新,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教学手段多样。毕雨露老师点评细致入微,体现业务功底深厚。

  2、专家点评方面

  这次三位专家的点评,各具特色。xx老师告诉我们怎样的进行课堂观察,也就是听课要从那些面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预设问题的生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7个方面结合三节课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建议老师们看看《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咱家图书馆有20多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我建议大家研究一下美国人写的《透视课堂》。徐瑞阳老师在评课中提出的三不讲值得我们反思,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个不讲体现了新课程教育价值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在我省减轻课业负担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张世国老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尊重学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层次、合作学习应有小组合作的文化基础,合作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过程不能老师包办代替。不是探究课就必须做实验也可以进行理论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动就必须的有结果,探究课不是理科课堂的专利,文科课也有探究的空间。我建议每一个20高中的老师都要仔细琢磨专家提出的课堂教学的观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素养。

  3、两校对活动的准备方面

  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一次活动。从上课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体现了两地生活习惯,两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同课异构活动价值所在。相互学习到他人好的经验是收获,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是更大的收获,这样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今后举办活动的心态、姿态。

  三、反思

  1、记得去年我们安排同课异构上课教师的时候,很多老师担心因为自己的课而影响学校的面子。通过四次的同课异构发现,我们家的老师上课是一流的、我们教研组的教研风气是一流的、我们评课教师的评课水平是一流的。当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应该通过同课异构寻找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方法和途径。现在大家比较认可通过上课和评课是提升业务素养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练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师去年是自己上课,今年是点评他人上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压力,更是不同的收获。

  2、通过同课异构我们发现,不同学校的教师对课堂设计的理念真的不同,xx高中教师讲授多点、xx一中双边活动多点、我校探究活动多点。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眼观看待同行的课堂设计?是欣赏的眼光还是挑剔的眼光。欣赏的眼光能学到人家的长处,挑剔的眼光能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误。一堂好课到底有没有标准?我看课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统一的整体。

  (一)、学习问题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是合理,两个方面

  1、知识维度事实、概念、程序、元认知。

  2、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二)、教学问题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不是为目标的达成而设计。

  (三)、测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环节测评目标是不是达成,以及达成度如何。

  (四)、一致性的问题。就是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不是内部高度统一。

  例如,教学目标设定为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学环节设计的是让学生记忆概念,这样的课堂设计就不是高效的课堂设计,因为没有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理解的定义是这样的,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

  3、我经常的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呢?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后能解决新的问题这样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才是学习过程,否则就是原有知识的再现的过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识的复习巩固。那么在课堂上到底是教师讲授好、还是多边活动好、还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设想

  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研讨。通过同课异构学习对方的优点、通过评课指出教学方面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

  1、能否在课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

  2、能否在评课的人员上有所突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参入。怎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员参入互动。能否就某个共性的问题集中进行探讨、讲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课、评课上方面。能否在上课、评课之后就一些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能否以课题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

  各位老师,今天的小结可能是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3

  为认真贯彻“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探索适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听障语文组从于20xx年10中旬开展了中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备课、上课、评课、总结、论坛”一系列“同课异构”活动,五位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现总结如下:

  一、共同点:

  1、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老师们都能注重新课预习习惯的指导,并且在授课伊始就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注重了过好认读关。每位老师都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并及时进行了纠正。

  3、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了词语的学习和讲解。大部分老师都能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词语,先让学生讲解,对于学生都不理解的词语,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观看图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讲解了词语的意思。

  4、都注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课文内容,把文中的常用词语注重指导学生说句子。

  二、不足:

  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很清楚的问题,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现象。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努力的关注了这些,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还是那样多,常用词语不会写句子,有的写了也是语句不通顺,意思不完整,这充分说明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通过讨论、反思,大家一致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较欠缺:

  1、对生字的书写普遍没有重视,有的甚至没有提及。

  2、对词语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很好的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好多词语的理解仅限于让学生用手语翻译出来就以为学生理解了,根本不知道词语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老师也没有及时跟踪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成了一句空话。

  3、常用词语的训练不够扎实。只注重了生字新词的学习,对一些熟字生词没有进行讲解,对一些常用词语没有练习,有的即使说了,学生也是比葫芦画瓢似的说,根本没有深刻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更不会运用。

  4、对课堂教学过程普遍预设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学到哪里就到哪里,计划性不强,根本没有检测的时间,更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5、都缺乏当堂测试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及时反馈。

  三、字词教学达成的共识的基本思路:

  通过备课、授课、检测及老师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把词语运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上,对于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要着力抓好“认读〃理解〃积累〃运用”语文字词教学四部曲为目标,可以采取“过五关”的形式来进行:

  1、抓好课前预习关。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如果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那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被动的,所以老师在课前要布一些预习作业,比如:让他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找出不会读的生字和词语,并借助字典扫除课文中的拦路虎;借助课后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这样就不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当“小老师”,他们会及时指出别的同学不会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语,而且为了不出现错误或少出现错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2、过好课文认读关。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轮流读课文,一是检验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正确率,二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生字的读音。可以采用一人读,其他学生看,再相互指出并纠正读错的字的形式,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认真预习,而且也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这一关虽然用时较长,但对于过好认读关和培养学生养成遇到生

  字查字典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3、过好字词的理解关。

  虽然在低年级学习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言的要求,学生必须在中、高年级继续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中年级的生字新词教学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教学的原则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认识,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词义。在词语教学中应该秉承这一原则,不能只简单地以词解词,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词语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演示(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创设情境、多媒体)、讲解、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还有一些表达课文中心的词语、抽象难以理解的词语还需读讲课文的同时去理解,让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建立深刻的表象。例如课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课上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活经验、朗读体会、品读理解等等,全方位地对词语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体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4、过好语言积累关。

  为了让聋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在中高年级我们还要重视语句教学,从词、句人手,学习和积累词语,仿写句型,把读写相结合,一定还要落实到书面语上,而且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词语,让语言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表达和运用,积累词语,丰富语言,让词义在聋生的头脑中逐渐得到深化和巩固。如不强化读写训练,字词学完后,时间一长学生就不会用了。

  5、过好检测反馈关。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测试,不仅能随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突出以学习效果作为评价学生课堂的唯一标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种有针对性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不仅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而且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4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上段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授课者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主动获取知识。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较严重,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个别课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为同学对老师全新的课型感到惊讶、木讷,回答问题好象是背下来的固定答案。

  5、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迷惑不解。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5

  这几天,我们一起目睹了15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他们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方法、手段的更新,我们都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教学在进步!我们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蓬勃向上的朝气,他们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自信心,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我们相信,在“生本理念”的引领下,在三环节的实施中,在教研人员和广大老师们的共同探索、共同努力下,“博采众长”“为我所有”,一定会让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辉煌灿烂!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在讲课和评课的交流中,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基本素养良好。

  1、教师都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老师边一笔一画的板书课题,还让学生书空,让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2、大部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强,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段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中杨老师的《鹅》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通过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龚老师的《孔子拜师》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孙艳在表演中对话,并达到了背诵。

  3、部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能做到灵活处理,。

  4、一些教师多才多艺,表演能力强。感动了学生,也打动了所有听课的老师。

  二、能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就是想达到的境界和目的,没有目标,也就谈不上效率。只有明确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导航。

  1、本次的14堂课大多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正确流利又感情的朗读课文”,依据低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采用“读读、说说、背背”和“认认、记记、写写”的基本教学策略,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像金焰老师让学生动笔、动口、动脑,闫玲老师对古诗朗读的节奏指导,这样把语言文字落到了实处。

  2、能紧扣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说,紧扣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目标,并让自己的教学始终瞄准目标的教师,是聪明的教师。因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年段特点的体现,都浓缩于课文后面的练习中。这次的绝大部分课在这方面下了功夫。

  三、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许多教师能关注文本,引导学生同文本对话。一方面,在对话中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对话中引领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做事要亲自实践体验,对所有人要有爱心等等美好的品质。同时,在训练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揭示规律方法,从而整合三维目标。

  2、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四、在朴实、扎实、真实上下功夫,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真实。自不必说,特别是这次4堂抽签课文就是要努力追求真实。

  2、朴实。主要表现在多数课件使用得体,为教学服务,不哗众取宠。如像赵琳老师用自己女儿的雪景照片,让学生感动感染。还有一些课都是自己亲自拍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画面,给人以亲切、真实感。

  3、扎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读的训练,有数量、有层次、也有质量,并落到了实处。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景,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很到位,并落到了实处。

  ②词句理解到位,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强化揭示,为学生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活动,只是途径,只是手段,教学的进步贵在反思。通过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打造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骨干教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这次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关于词句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上有几个重要的词,一是理解,二是推敲,三是揣摩,四是领会。课标要求在语境中推敲词语的意思。

  我们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读懂文本,弄懂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调整学生的体验,在对话、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语单调,甚至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1、教师指导读不到位。注重了小组交流,但对于朗读忽略了一些。

  2、对学生的评价语就是“真对”“很好”“真棒”,甚至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也是“真对”“很好”“真棒”。

  三、关注学生不够。

  首先是关注全体不够。有的学生多次回答问题,而许多学生成了“陪客”“看客”,甚至一些学生在那儿无所事事,不知所云。

  其次是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关注不够。学生的语病不纠正,学生说的话不完整也不让他补充完整,而对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妙言妙语,不抓住,不深化,这是十分可惜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的眼中,不能有死角。我们看到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边、远、差的学生,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四、部分教师的课,教师表演多、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悟得少。

  教师设计的问题多,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机会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少。教师的提问要讲究艺术,有的提的问题太大,或者表述不清,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怎么回答,造成尴尬的场面,还有的教师是填空式的提问,一问一答,选择问的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等。

  我对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潜心文本,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未深入钻研教材,是教学无效、微效的关键症结,许多教学中的偏差与失误无不与此关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教参,潜心全文,反复诵读,读得朗朗上口,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感情。有些教师自己都没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能指导学生吗?对文本要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利用,但是课本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文本,教学之本。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二、对教学中小组讨论问题的思考。

  在观摩课、比赛课中,许多教师喜欢用小组讨论来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小组讨论、同桌交流,似乎成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似乎没有小组讨论或同桌交流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改革的课堂。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

  需要明确的是,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理念,它应该渗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合作,还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而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次课堂教学展评中,有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不到3分钟,能有什么效果吗?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吗?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小组讨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应该是某种任务需要多人的合作才可能完成,或多人合作确实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效果好。

  2、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合作或讨论的准备。有些教师刚刚提出问题就要去分组讨论,结果学生叽叽喳喳,胡闹一同。实际上,教师刚刚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还没有自己的思考,要求他们立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难免仓促。

  3、小组讨论要避免成为少数“优生”的对话,要防止讨论时间控制不当。在讨论时间的控制上,教师一方面要预先设计好讨论的时间、同时也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有的讨论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但学生仍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深入和展开,这时可以让学生继续讨论,以达到最佳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了,即使没有达到规定的时间,教师也应结束讨论。

  4、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小组形成交流和碰撞。

  三、要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的若干关系。

  1、理解内容和学习语言的关系

  学习课文当然要理解内容,从学习语言来讲,应在理解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内容怎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突出特点。

  2、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我们指导研究性学习,但也并不完全非否定和排斥必要情况下的接受性学习。我们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强化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但同时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必要进行探究,比如,一个字怎么读,照着拼音读下来就行了,还有必要探究吗?当然,我们说的接受性学习,不是指那种完全被动的学习,而是指积极主动的接受性学习。

  3、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关系

  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人们对作品的理解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的感受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 但是,如果因为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连学生学习中的一些明显的错误也不予指出那恐怕就是教师的“失职”。

  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实在。

  这次的教学展评,一个教师上课,忙坏了一大批的人。制课件的老师,还要在上课时随时关注电脑,一旦操作出了问题,上课的教师不能处理,只有电脑老师来处理,还有几个递话筒的,我们上课的教师可不可以走下讲台自己递给学生话筒呢?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有的上课时,配音的音量太大了,把音量调小,这个问题多简单啊,也不能。

  我们的课堂,一节课40分钟老是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大声的吼,不够响亮,就多来几次,这就是课堂活跃吗?其实我们一堂好课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的书写美、语言美,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让学生学到一两点真东西,让学生听我们的课觉得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好课!有的课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累,听起来觉得难受。像这样教孩子,恐怕没几个孩子喜欢你的课,当然他也就不喜欢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了。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文04-08

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精选9篇)11-10

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05-28

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6篇)05-28

最新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精选5篇)05-28

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通用5篇)05-28

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05-28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的活动总结(精选6篇)11-10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12-09

教研课活动总结(精选5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