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学生调查报告
投诉建议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0-10-18 09:10:30 调查报告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9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9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要有效的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石头”方案教学的启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知道儿童的需要究竟是什么,即使教师已经懂得了儿童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往往并不一致,但教师往往还是根据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要求来设定幼儿学习任务,要能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相符合,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尝试儿童需要的满足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在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尝试中,我觉得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的方式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一两难问题。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处理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之间关系提供了思路和板样,而这一关系的处理,正是我们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点和难点之一。

  瑞吉欧教育系统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充分顾及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儿童在游戏状态中主动的去建构知识。在实施方案教学的过程中,从主题网络的设计,方案活动的展开和实施,到方案的总结,整个过程不墨守陈规,而是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给与儿童充分自由探索、尽兴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处理好儿童生成学习任务与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以下,是我班尝试开展的“石头”主题方案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获得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尝试处理好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

  (一)、注意观察幼儿的热点与兴趣所在,形成主题网络。

  实录:孩子们在玩沙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会向我汇报:“沙子里有许多小石头。”有一次,我不经意的拿着孩子们给我的小石子左看右看时,卿卿小朋友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能用石头做个蘑菇。”我立刻被孩子的想法所吸引,摊开手掌,准备在手心里用石头拼拼看,没想到我刚放入第一块椭圆形的石头时,在一边观看的晟晟小朋友就说:“我能变螃蟹的。”于是我立刻请他来变,只见他挑了几块条形石头放在椭圆形石头旁边做“脚”,一只可爱、形象的螃蟹展示在我眼前。此时,我的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大自然形状各异的石头给了孩子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将“石头”作为一个方案主题,让孩子们进行探索、了解、想象,孩子们肯定会喜欢。

  实录:第二天,我把孩子们从沙里捡出来的石头和一些雨花石带进了教室,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看到这些石头,你想说什么?”

  俞淳文:这些石头是从黄沙里捡来的。

  顾俊哲:我知道石头有雨花石、鸡血石、鹅卵石,石头放在水里,阳光照在石头上有“星星”的。

  黄子崟:我家的石头时放在水里的,亮晶晶的。

  周欣:石头可以在地上写字,摔在地上会响的。

  张乾:我看到石头上有花纹。

  张欣蕾:我发现石头上有许多颜色。

  沈世佳:石头可以养水仙花。

  周欣:要是重的石头,掉到水里会沉下去的;轻一点的石头,掉在水里会有一圈一圈的圆圈。

  钱涛:石头很硬的。

  周欣:石头可以用双面胶贴在墙上作贴画的。

  蔡宇桐反驳:不行的,石头很重的,会掉下来的。

  通过观察和简单的谈话,使我对孩子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使我认识到选择这一活动主题进行预设的价值所在:首先,这是一个孩子生成的活动,来源于孩子本身的热点与兴趣所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关注孩子的生成活动,是二期课改的理念之一。其次,石头作为一种自然物,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对孩子进行教育,符合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要求。第三,我班区角活动的经常开展让孩子们喜欢探索,并且非常喜欢动手制作,对运用一些自然物进行装饰、制作有一定的经验,再加上孩子们对石头不规则的形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符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幼教之友《“石头”方案教学的启示》。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石头”的主题网络,并以此作为开展石头活动的一个框架。

  (二)、教师创设活动情景,让儿童自由选择。

  教师编制的主题网络带有一定主观的色彩,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的反映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也不一定全部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孩子们可能因为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网络中各种各样石头的产地不感兴趣,对此,我没有强迫孩子们开展这些活动,而是取消了计划。

  网络中,也有部分的内容是有些孩子感兴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与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根据他们自己选择的内容,按自己的方式或在与教师、同伴的交互作用中主动的开展活动。比如,石头的外形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石头在水里的变化也是孩子感兴趣的,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也有部分内容需要通过教师的诱导激发起孩子的兴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景,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让孩子寻找资料、组织参观访问、让孩子制作和展示作品等活动,引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进一步探索的需要。比如,在探索石头的制作时,许多孩子对石头灰暗的颜色不感兴趣,没有进行探索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一些制作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激发孩子用石头来制作的兴趣。

  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根据幼儿生成主题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之一:有趣的石头玩具的设计思路。

  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能根据常见石头的外形进行想象、制作石头玩具。2、学习发现大自然中的艺术美,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力求体现可操作性:石头的外形特征是各种各样的,有颜色、有花纹、有形状,我在本次活动中抓住石头的形状这个点,启发孩子进行想象、制作,让孩子有明确的操作目标意识。

  活动设计力求体现趣味性:活动中我利用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多媒体软件,让孩子们在轻轻松松的看幻灯片、看有动画效果的图片、看从投影仪中放大的实物过程中,获得愉快、轻松的体验,以实现预定目标。

  活动教具力求体现教育导向:首先幻灯片中石头玩具的一一展现,旨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幼儿以广泛的美的欣赏和感受。接下来的三个动画图片,第一张图片“小汽车”让孩子知道一块石头可以制作一样玩具;第二张图片“蝴蝶”让孩子知道几块石头可以做一样玩具;第三张图片“螃蟹”让孩子知道石头加上一些辅助物可以做成更丰富的玩具。三张动画图片中所展示的玩具,其材料的选择努力呈现层次性,让其隐藏一定的教育导向作用。

  活动过程中力求体现幼儿主体性:变教师准备活动材料为师生共同收集、准备;导入活动以幼儿介绍为主,既可以展示孩子们前阶段在网络学习中探索、发现的成果,有可以激发孩子的主人意识、交往能力;欣赏后的自由交谈及评价时的猜猜说说,可以让孩子大胆想象、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制作过程中孩子自主选择材料、自己设计制作,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来说,可以展示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三)、尊重、引导幼儿的生成活动,并为之创造条件。

  在“石头”的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探索石头外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研究石头的质地的活动,在探索石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中生成了研究沉浮、力学的活动,在探索石头用途过程中生成了石头为什么能在地上写字的研究活动,在收集石头的过程中生成了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研究活动……

  在教师编制的网络中,教师的计划和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之间会有很大的差距。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会生成许多教师没有预先计划好的学习内容,并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活动。教师应对孩子的生成活动给与极大的鼓励,并创造条件,满足孩子需要、顺应孩子发展。

  (四)、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的教育时机,及时根据孩子的兴趣、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孩子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实录:有一天周欣告诉我:把大的石头扔进水里,石头会掉下去的,小一点的石头扔进水里,会有一圈一圈的花纹的。蔡宇桐:为什么有的石头放在水里有泡泡,有的没有泡泡?孩子的话虽然表达不完整、不清楚,但却让我想到,如果让孩子探索一下石头到水里的变化,会让孩子们探索到新的知识。于是我让孩子们拿着石头,来到幼儿园的玩水池,看看石头到了水里以后会怎么样。孩子们听了我的想法后,说到玩水,那股高兴劲是别提了。孩子们一边在玩水池里玩石头,一边把新发现告诉我。许乘欣说:我的石头本来是白色的,放进水里以后变成黄的了。陈健说:我的石头本来是深绿的,放进水里以后看上去是淡绿的了。蔡宇桐说:有的石头放进水里有泡泡,有的却没有。我问她:怎么样的石头放到水里才会有泡泡呢?他回答说:摸上去毛毛的、不光滑的那种。鲁轶说:我的石头掉到水里去有一个水花的?陈健说:对,把石头重一点扔进水里,水里会有一圈一圈的花纹,把石头轻轻的放进去就没有了。郁淼忙问:为什么呢?接着有小朋友马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向郁淼做了回答,我没有像孩子们作解释,而是请小朋友们继续探索。

  在我原先编制的网络中,没有石头在水中的变化这一学习内容。当我在参与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课题延伸到水里,孩子们研究的兴趣会更浓。果然如此,孩子们不仅兴趣十足,而且观察到了石头在水中的变化,并涉及到沉与浮及简单的力学现象。为了让孩子们能进一步探索,我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了玩水这一内容,满足孩子们的需要,促进孩子们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由教师制订的网络图带有一定主观的色彩,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的反映儿童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也不一定全部符合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因此需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根据孩子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二、在师生互动中体验探索的无穷乐趣。

  现代的幼儿教育已从原先单纯的教师教、幼儿学,向师生、生生互动互学的方向发展。在我们的主题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使教师和幼儿在共同成长的同时,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首先,我们在共同探索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当主题刚开始时,我对石头的知识是知之甚少,只能编制一个极其简单的网络,但通过与幼儿的谈话、电脑查阅、看了孩子们带来的百科全书、图片、标本、甚至高中的化学教科书之后,我眼前的石头豁然丰富、生动起来,令人感叹世界的奇妙。其次,在学会观察、倾听中理解欣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孩子的点滴收获,在安静的观察、倾听中记录下孩子独特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自主的学习中,充分展示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让我真正领略到幼儿的学习还有另一半--一种充分展示智慧和个性的学习,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还有,在与孩子共同的探索中,我和孩子的对话是平等的,我是一位合作者、一位研究者、一位学习者、一位欣赏者,孩子们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在活动过程的展示中,我们与家长的沟通更为有效。

  当晟晟小朋友在睡梦中喊出“我最喜欢玩石头了!”的话时,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笑了。我分享的是孩子们投入学习的乐趣,我分享的是我的付出被孩子接受的喜悦。这份分享将激励我继续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在探索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成果,分享彼此的喜悦与乐趣。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是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呢?他们的恋爱观又如何?在择偶的时候哪些才是他们看重的呢?就这些问题,我院社调部、女生部对全校八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恋爱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 42% 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 31% 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恋爱绝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三年级以 43.4% 和 44.4% 的认可率被认为是恋爱发生的集中年级,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则被认为是恋爱发生最为集中的学院。关注大学爱情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

  x%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 找依靠 的心理。

  赶潮流会导致恋爱的发生?17%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这与从众心理有关。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 逆潮流而动 。

  赶潮流还与周围文化环境的诱导有关。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体验恋爱感觉的广告片 校园里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 有人爱 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 真爱 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总之,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提醒大家,恋爱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健康的爱情是把双刃剑,害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恋爱动机,用真心呵护感情。

  恋爱行为面面观

  A、关于某些大学生频繁更换恋人的行为, 31.0% 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人。认为是 喜新厌旧的思想在作怪 过强的爱情征服欲和占有欲 是在玩弄异性 的反面呼声则占据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气愤地指责 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配称之男生 。专家认为:初进大学,思想的放松,内心的空虚,往往让人轻易的坠入爱河,而过少的考虑对方是否真正合适。随着交往的深入,矛盾产生,裂痕出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谓的 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 ,思考后的一种可能即 寻找新恋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夹杂了其它目的则是可耻的行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此为律,让爱情纯洁起来?

  B、安静的自习室、优美的人工湖、飘香的食堂 随处可见一对对恩爱的学生情侣。但他们似乎并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当众喂饭,甚至拥抱、亲吻。就这个问题,广大同学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学认为不合适,但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管不着,也有五成的同学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对其他同学有不良影响,应该管一管,还有二成的同学则认为 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只有一成的同学大胆表示 恋人之间这样很正常,我有恋人也会这样 。

  马克思说: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份亲昵。 恋人间的举动并不是评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标准,这种较私人的行为似乎并不适宜在公共场合公开表露,同时也侵占了公共空间。而且,半数同学对此种过于公开,过于私人的行为表示反感。所以我们建议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请注意您的行为。

  C、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大学生们的观念就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如今的大学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对此我们的同学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结果显示 37.8% 的同学认为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更多的无奈; 29.0% 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是严重违反校纪的事情,应予以管制;不过,同时也有 24.9% 的人对此表示接受;还有 5.7% 的人则欣然赞成。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对同居的看法已经不比20世纪末时那么敏感。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按照各选项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见附表)。

  在大学生人群中,把理想爱人的条件转向注重有内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个大趋势。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均把 人品 作为了第一要素,而经济状况、身高等已不再是择偶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广大同学成熟的爱情心理。但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对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对于知识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说的话题—— 失恋。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2%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且个别同学表示当他们示爱被拒绝或爱情关系结束时,曾企图自杀。

  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那么,失恋也应是。这必定会对当事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此时,除了借助朋友、家长等外部条件帮助分担,更重要的是依靠个人调节化解阴影。专家建议,最有效的调节方法是给自己找事情做,填充所有空白时间,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相信时间是愈合伤口的最佳药方。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1 引言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自主学习的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也有多种多样的表述。其中最为广泛引用的当属Holec(1981)提出的:“自主学习是指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我做决定的能力。”Holec认为决定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程;选择学习方法;检测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能够从众多的工具和材料中确定适合自己水平的东西(Holec,1985; Little, 1991; Dickinson, 1995)。

  自主学习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被认为“依赖大纲,学习被动,缺乏自主性”(Pierson, 1996)。西方学者认为中国高校“过于传统,循规蹈矩,重视学生的顺从、守纪和勤奋,而忽视独立、个性和创新”(Evans,20xx)。

  因此,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正确态度和必要的技能,就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培养的重担就自然地落在了教师们的身上。然而,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如何呢?对此,国内尚缺乏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基于以上状况,笔者对所在学校潍坊医学院的所有41位英语教师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利于今后更快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调查过程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于20xx年4月对本校41位英语教师印发了问卷调查,一周后全部收回,紧接着对20位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包括40个问题,分为三大部分,如下:(1) 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包含13个问题);(2) 学生的决策能力如何(包含11个问题);(3) 学生在课堂内外应进行哪些活动(包含16个问题)。为了比较教师与学生对自主学习态度的不同,同时给20xx级2238名本科生印发了包括同类问题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986份。

  问卷调查的设计基于三种关于输入的理论。第一,Holec1981年提出的自主学习的五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确立学习内容和进程;选择学习方法;检测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问卷的设计正是以Holec的关于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的。第二,Littlewood将自主学习分为前摄性学习(proactive learning)和反应性学习(reactive learning)。“反应性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不会主动地去创造学习方向,但一旦方向被引发出来,能使学习者自主地安排利用所有资源以达到自己的目标”(Littlewood,1999)。他指出,自主的核心是学习者承担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第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项是对学习动机的调查。这是基于Deci & Ryan(1985)的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而自主学习是内在动机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对教师的访谈包括六个问题:(1)你如何理解“自主学习”?(2)你认为自主学习重要吗?为什么?(3)你平时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吗?都采取什么方法?(4)你认为教师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5)你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6)你认为中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培养吗?哪些方面?

  3 调查结果

  笔者将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按照三个标题进行统计,所有的数字都是以百分比(%)表示。同时与对学生的调查作比较。

  3.1 教师对自己职责和学生职责的看法(表1)

  表1表明,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应担负不同程度的职责。7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下列活动中他们应承担主要责任:10)指出学生的学习弱点(90.2%),3)选择课堂上应用的学习材料(85%),4)选择课堂上进行的活动(80%),6)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78.1%),12)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77.5%),7)确保学生的进步(75%)。

  概括地说,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在课堂内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应担负主要的职责。在后续访谈中,教师对“你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也表明类似的看法,主要有: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向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是专家,是协调者,是引导者,是导游,是朋友,等等;教师选择学习材料,制定学习计划,是提高培养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3.2教师对学生决策能力的看法(表2)

  表二显示出大多数教师的看法(40-58.5%)集中在“还可以”一栏中(其中“评价学习情况”最高,为58.5%)。认为学生的“能力很差”的有“确定课堂上的学习目标”(45%),“决定课堂上下一步的学习内容”(35.9%)和“确定课外学习目标”(30.8%)。这表明教师认为担负起这些活动的责任应该是他们,而不是学生。但总的来说,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认为学生在大多数方面还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潜力的。

  有趣的是,在后续访谈中,对于问题“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挺差”,或“不太好”。下列是一些教师的评价:“有约10%的学生会主动学习,但多数更愿意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知道自主学习的益处,但他们的训练却常常远离自主学习的培养。因此,还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这种自主能力。”教师认为阻碍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学生总是感觉太忙,或其它学科负担过重。

  3.3教师向学生推荐的学习活动(表3)

  如表三所示的16项课外活动中,超过半数的教师“有时”和“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的活动有下列九项:29)阅读英语报纸(“有时”和“经常”合95.1%),31)阅读英语杂志和书籍(“有时”和“经常”合87.8%),26)记下新词汇及意义(“有时”和“经常”合83%),37)看英文电影(“有时”和“经常”合78%),32)观看英语电视节目(“有时”和“经常”合78%),39)浏览英文网页(“有时”和“经常”合75.6%),35)与英美国家人交谈(“有时”和“经常”合70.7%),30)写英文电子邮件(“有时”和“经常”合62.5%),34)听英文歌曲(“有时”和“经常”合53.7%)。

  95%的教师“有时”和“经常”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建议,所有的教师“有时”和“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然而,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很少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议,往往都是老师决定做什么。而且教师推荐的活动也与学生实际上进行的活动有些不同。其中,有两项活动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去做但学生却“经常”做的.,分别是:27)用英语给笔友写信(“从未”和“很少”合82.9%),28)看周围的英语布告(“从未”和“很少”合56%)。而这两项活动,学生“经常”做,分别占学生总数的71.2%和82%。

  另一方面,有些活动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做但学生却“很少”做:33)听英语广播,36)与朋友练习说英语,25)自学语法书,29)阅读英语报纸。

  4 几点思考

  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表明英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及实际运作方法。尽管调查采取的是自我报告的形式,但教师的回答还是比较可靠,能够说明问题的。

  (1)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时,最好要依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活动。否则,就可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2) 问卷调查表明,多数教师很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或学习目标,认为这些都应该是自己的职责。这表明教师认为学生还不具备做这些决定的能力,认为让学生做是费时费力的。

  (3) 调查暗示出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不是非常积极,表明教师还未做出充分的准备。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引起教师的思考和注意。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

  计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而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因计算能力不强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纠错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他们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开展研究,进而解决问题。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对我校七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包括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他们在作业中,课堂中、考试中做计算时的出错及纠错情况,调查他们出错的原因,调查他们对错误的处理情况。

  三、调查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个案跟踪,试卷分析,作业查看等方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1、你在平时的计算题中出错的机率有多大?( )

  A 基本不出错(15.2%) B偶尔出现错误(40.3%)

  C出错的时候很多(29.3%) D几乎每做必错(15.2%)

  2、你认为自己出错的原因有哪些? ( )

  A 马虎大意 (34.3%) B 知识性错误,不知解题步骤(25.6%)

  C概念不清,生搬硬套、盲目解题(25.7%) D其他情况(15.5%)

  3、出现错误你如何对待( )

  A 不去管它,做会做的(13.3%)

  B 再重做一遍(65%)

  C 看看哪里错了,不做整理(15.3%)

  D 找到错的原因,并记录错误,再把问题改正。(6.4%)

  4、在计算中你是如何发现错误的( )

  A 自己检查出来的。(21%) B同学对照交流时发现的。(34%)

  C 看答案发现的 (8%) D 老师批改的(91%) E 其他情况(3.5%)

  5、你会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吗( )

  A是 (32%) B偶尔会(56%)C不会(12%)

  6、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错题本,随时看一看。

  (2)自己多检查,不能放过错误,多练习。

  (3)和老师、同学们交流错误,研究改正方法。

  (4)审查出错原因,做好记录。

  (5)多做易错问题。

  (二)其他方式调查结果:

  1、通过对两个成绩较差的,两个成绩较好的,和两个成绩中等的同学的跟踪调查发现,成绩较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很差,出现的计算错误问题五花八门,也根本没有纠错的意识。经常改上很多遍都不对。成绩中等的两个出错情况不同,其一是做题速度慢,但没有马虎性错误,但是易出现知识性错误,并且经常犯同一个错误。应当属于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型的,另一个则属于马虎型的,所犯错误不确定,有时候别人易犯的错误他不犯,但是不知道哪个环节就出问题。这也是他成绩中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前者知道改错,后者对错误有点不屑一顾。对于成绩较好的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很严谨,出现错误能及时的纠正,并记录。另一个很聪明,有时候在一些小问题上出错。改错习惯不好。

  2、通过对同学们的其中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尽管计算是基础不是难点,但是出错率还是很高的。其中初一约占同学们失分的30%到50%,初二也达到15%到30%。作业中计算出错也不容忽视。并且有个别同学出错不改。有的只是重做一次,并没有找到出错原因,两次做法截然不同。有少数同学在作业中标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有错题本的同学很少,并且有的只是记录了一两个题目,以后就放弃了。

  (三)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重视。我们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同学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纠错能力的培养正是改正这些错误的良方,同时,这些计算中的错误得到纠正也正好培养了我们的纠错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出错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和对于计算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对纠错的认识不一,有些同学对纠错不屑一顾,部分学生对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并建立错题本,也在思想上表示认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尽人意。这也是许多同学多次犯同样错误,纠错习惯落不到实处,计算能力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需要通过在课堂上,作业和练习中找到一种能培养纠纠错能力的有效的办法。同时,提炼出纠错课的上法,和纠错练习的模式,使这种模式能够实用和长效。

  五、调查总结:

  计算是困扰一部分学生进步的一大难题,特别对中下游学生。而纠错的习惯,不但后进生没有养成,有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会纠错。为此,在计算题中对纠错习惯的培养势在必行。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1、加强学生的纠错心理辅导,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纠错习惯。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认识到纠错的意义,有的同学尽管认识到了但是没有形成习惯,不能由始至终的坚持下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2、使我们的纠错课和纠错练习形成模式并得到推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纠错方法不对,还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纠错,并且有的老师对学生的纠错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旦我们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以后,它会对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处理纠错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3、我们对计算问题的错误要进行总结,形成一个计算问题错误题库。这个题库的建立会对学生的各种错误进行总结,给学生以警示。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现今,手机现已成为了普遍的通信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齐全,功能越来越高级,并且价格越来越划算。所以,现在基本上每个在外的人都拥有一部手机,学生也不例外,更何况大学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例如,现在的手机都可以上网,而且现在的网速是越来越快,甚至3G网络的网速达到了每秒几兆的速度,所以现在手机上网给人带来的“网上冲浪感觉”越来越强烈,这也导致了有不少的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手机上网这上面。过分沉迷于玩手机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学生玩手机的动机和特点,对症下药。

  二、调查对象:上海建桥学院学生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机采访调查、观察正在上课中教室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手机现在的使用用途跟当初他们买手机时的最初意图不一致,他们最初想要买手机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能和家里人或者朋友联系,但是后来,随着手机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个打电话的功能慢慢被上网所代替了,学生现在使用的手机用途更多的是来上网。

  (2)现在学生的手机上网过度,主要体现在:第一,据调查76%的学生当月的流量套餐不够用。第二,现在学生普遍都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因此上网手机也相应增长了,例如晚修时间有77%的同学有玩过手机。

  (3)在所有学生玩手机时段中,晚修时间玩手机的人是最密集的,并且其中38%的同学玩手机的时间在1-2个小时之间。

  (4)上课玩手机最大的元素师学生感到无聊,特别是在非专业课上,他们玩手机的频率就更高了。女老师上课时的课堂感染力相对会好一点,所以玩手机的人就没有男老师上的课的人多。

  通过上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晚修时间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巡逻小组,该小组除了巡查晚修纪律外,还可以专门检查学生玩手机这一现象,汽车系这边可以事先制定一些针对上课玩手机的相应处罚条例,例如,一经被老师巡逻小组发现晚修时间玩手机的,当场收缴手机,并强制保留手机三天后再归还学生,如果第二次发现的强制保管半个月,第三次发现的,强制保留直至学生毕业。这最起码能够给学生一个心理威慑力,让他们上课时不敢轻易的去玩手机。同时这也是在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玩手机。

  (2)作为我们老师,我们应该尽力搞活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不会他精力放在玩手机上面了。

  (3)晚修时间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布置适当的当堂作业,作业的范围不一定要是专业上的知识,有时可以是一些趣味性的拓展题,只要课堂上学生有事情做,他们自然没有时间去玩手机了。

  (4)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发现上课玩手机的要及时制止,如果发现但不制止的话就表示对这种行为的默认,会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原来上课玩手机也是可以的,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把玩手机当做习惯性动作。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伴随19xx年开始的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的下降,小学教师数量在这一时期也同步减少,20xx年减少至563万人。同样,伴随20xx年后入学新生数量的趋稳,近年来小学阶段教师数量也呈现趋稳态势。20xx年小学教师数量仍为563万人,与20xx年持平。

  20xx年小学在校生数量较19xx年下降32%,但教师数量同比仅减少2.8%。从图表可以看出,小学阶段每名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19xx年生师比为24.2:1,到20xx年该数值减少到16.8:1。

  6选3如何选?学生任性选后高中如何编班?老师教学如何安排?高校分数线又如何划?22日,山东高考的改革方案首次曝光,因细则尚未公布,很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从目前披露的山东高考的改革框架看,像极了浙江实施了一年的高考的改革新方案。山东高中学校目前所面临的困惑或许能从浙江现行做法里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问:什么是小学奥数?

  答:小学奥数全称叫“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或叫“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称呼起源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体现了数学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强。其实它更准确应称为“小学竞赛数学”。它体现了数学中的巧思、灵活、多变与其中渗透的数学美学。

  二问:小朋友学习奥数有什么好处?

  答:奥数是给那些对奥数有兴趣的孩子搭建的一个舞台,正象我们给那些对英语、对绘画、对音乐、对体育等有兴趣的孩子搭建的舞台一样,让他们自由、快乐地享受童年、享受人生。

  其一,奥数包涵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一个孩子的智力的核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期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奥数能够快速有效、全面提高孩子智商的工具。奥数学习对开拓思路有着重要作用。奥数学习好的学生整个理科都会比较优秀,因为数学是理科的基础,物理化学都需要数学这个基础。正因为这个原因,重点中学喜欢招奥数比较好的学生。

  其二,奥数题基本上是比书上知识有所提高的内容,当孩子在做题当中遇到困难,想办法战胜它时,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喜悦比吃了十斤蜜枣还甜。在学习、比赛中,有失败、有成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一句话:奥数让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战胜困难,学会了永不言败的精神,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可以说既提高孩子的智商又能发展孩子的情商。

  三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为好?

  答: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四、五年级入手也不算太晚。太早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这个时候数学基础还没有打好,孩子学奥数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遇到困难。如果因此而使孩子的兴趣受打击,使他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就糟了。

  在孩子学奥数之前,家长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能力。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比如带孩子上街时,启发他认门牌号上的数字,说说这是几位数;再比如玩具中也有数学,可以让孩子通过玩具识别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也就是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加强孩子的数感训练,这对孩子将来学数学很有帮助。

  四问: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参加奥数学习?

  答:奥数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习奥数确实对思维有一定帮助,而且上路得早,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一定好处。但是还是一句话,要看小孩的实际情况,如果他不喜欢,数学成绩一般甚至很差,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来学习奥数了。如果强迫学习,只会让他们更加头疼,学习更感吃力,对数学更加没有兴趣。学习奥数绝不是短期的功利行为,也决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是持之以恒。所以客观地讲,一般的学生还是要以普通数学的要求为基础。

  五问:孩子数学成绩不太好,可以学奥数吗?

  答: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对奥数趋之若鹜,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必要学奥数,家长在送孩子学奥数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其二,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本来就不喜欢学数学,平时也学得比较吃力,你再让他学奥数,就会适得其反,增加他在数学学科上的厌学情绪。

  六问:怎么给孩子选择奥数班和奥数老师?

  答:这要因人而异,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作决定。如果你的孩子求知欲旺,学奥数的兴致很高,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大课堂”上又能积极主动地提问,那就不一定请家教,上奥数班就行了。如果孩子在上述方面不很突出,可以考虑请家教,让家教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学好奥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一定要多问,多跟老师交流,家教能让孩子的疑问及时得到解决,对学奥数是有促进作用的。

  七问:做奥数题是多多益善吗?

  答:熟能生巧,要学好奥数,当然要有选择地多做题,但切忌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一定要边学边总结,做题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孩子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八问:学习奥数一定要参加竞赛吗?

  答:适量的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孩子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参加一些比赛,但应该认识到,在竞赛中获奖的必竟是少数,不应把学习奥数的目的放在竞赛获奖上,更应放在兴趣培养上,目光要长远一点。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习惯、预习能力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认真记录、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四年级一个班,然后从中抽取20张,共20位学生。

  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调查时间于20xx-5-12。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题 目

  人数

  所占百分率

  备 注

  1、你经常预习吗?

  A、经常

  4

  22.5%

  B、偶尔

  15

  76.25%

  C、从没有预习过

  1

  1.25%

  2、你经常预习的学科是什么?

  A、语文

  11

  53.75%

  其中有6个人A和B都选。

  B、数学

  8

  40%

  C、其他

  1

  13.75%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预习的普及度自很低,特别是数学学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老师。说明老师平时很少布置预习作业,即使预习了,能完成的学生也不多。

  题 目

  人数

  所占百分率

  备 注

  3、你喜欢预习吗?

  A、喜欢

  8

  30%

  B、不喜欢

  1

  8.75%

  C、一般

  11

  61.25%

  4、你喜欢预习的原因是什么?

  A、预习了,听课效果更好。

  16

  75%

  B、预习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4

  17.5%

  5、你不喜欢预习的原因是什么?

  A、不知道怎么预习

  10

  50%

  B、预习题没意思

  9

  25%

  C、预习了没用。

  1

  2.5%

  第4题选A的占75%,第5题选C的点2.5%,这一组数据,说明学生对预习的价值性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既然学生普遍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为什么只有30%选择喜欢预习(这个数据还有提高的可能)?我认为主要的在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预习题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预习

  题 目

  人数

  所占百分率

  备 注

  6、你的预习是:

  A、根据老师的要求

  6

  31.25%

  B、自己主动预习

  5

  25%

  C、以上两种都有。

  9

  43.75%

  7、你是怎样预习的?

  A、看看书,画一画

  8

  33.75%

  4个选A和B;2个选B和C

  B、做摘录,做练习

  11

  47.5%

  C、提出疑难问题

  5

  26.25%

  8、预习前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吗?

  A、不需要帮助

  5

  25%

  B、提供预习提纲

  15

  75%

  这几道题的调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原因之一是学生有“趋优”心里,他们会揣摩“老师希望我选哪一个”。另一个原因是这几个选择本身设计得不细致,给学生造成误解。例如:“自己主动预习”这个选项,学生以为老师布置后,自己回家后预习,不明白“自己主动”是在老师没有布置的情况下。再如:“不需要帮助”,学生误以为预习时,不需要老师在一旁做提醒和指导。

  但是,从这些数据中,总体能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预习时,能提出疑难问题的学生所在比例较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有待培养。

  四、对策与建议。

  1、教师经常布置学生预习,使预习成为学生一种课前学习的习惯。

  2、在开始阶段,设计可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提纲,帮助学生预习,以便提高预习的质量。

  3、及时反馈预习信息,并把它们做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预习所带来的好处。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1、你经常预习吗?( ) 亲爱的同学们你好!非常感谢你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地选择合适的答案,谢谢你的支持!

  A、经常

  B、偶尔

  C、从没有预习过

  2、你经常预习的学科是什么?( )

  A、语文

  B、数学

  C、其他

  3、你喜欢预习吗? ( )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4、你喜欢预习的原因是什么? ( )

  A、预习了,听课效果更好。

  B、预习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5、你不喜欢预习的原因是什么?( )

  A、不知道怎么预习

  B、预习题没意思

  C、预习了没用。

  6、你的预习是: ( )

  A、根据老师的要求

  B、自己主动预习

  C、以上两种都有。

  7、你是怎样预习的? ( )

  A、看看书,画一画

  B、做摘录,做练习

  C、提出疑难问题

  8、预习前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吗? ( )

  A、不需要帮助

  B、提供预习提纲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一、调查原因

  在我们学生中间,有好多人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认知行为及态度现况,经常到校外买一些不卫生的小食品吃,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地调查。

  二、调查对象:以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时间: 9月 ——10月

  四、调查方法

  1.向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如何合理支配零花钱设置问题。

  2.走访调查。选择一个路边摊,在放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观察,计算购买零食的学生人数。

  五、调查的结果

  我们就对于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的喜欢程度,调查了1-6年级的150名同学。情况如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到学校周边小卖部买这类食品吃的同学比较多。在问到原因时,同学们有的说“好吃”,有的说“因为好玩”,还有的说“便宜”。这些便宜的食品,真的那么好吃吗?它们卫生吗?经常吃这些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查。

  我们暗访了学校的周边的小店以及街摊,而且特意购买了一些食品进行分析。来回的路上,我们看到很多小朋友把这些街摊围得水泄不通,都抢着购买。我们亲眼看见了营业者用刚抓了钱的黑乎乎的手剥

  香肠,因为反复利用,锅里的油已经变了颜色,就连马路边上交通安全也成了隐患我们将买回的食品,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这些食品的安全不合格,如“饮料“的色彩过于鲜艳,明显是色素超标;“辣条”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既没有生产厂家,也没有生产日期和任何的安全合格标志;那些油炸食品制作相当粗糙,根本谈不上卫生

  带着调查的结果,回来后我们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据网上资料表明,这些小店里出售的食品主要存在色素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防腐剂超标、卫生指标不合格等多项问题。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食品的颜色、口感、新奇等,在生产小食品过程中不按国家食品标准使用添加剂,或滥用不合格、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致使大量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不要再去购买那些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的小食品。

  六、调查分析

  1. 因为同学们中午挑食或者不好好吃饭,直接导致同学们下午放学时,肚子饿了、想吃。

  2. 这些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剂,使得食品颜色鲜艳、“口感较好”,因此会吸引很多的学生们。

  3. 很多食品中附带一些小玩具,有的同学为了攒这些玩具,于是就来购买。

  4. 同学们互相攀比,也有学生请客的情况。

  七、调查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在这里我们要提几个建议:

  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坚决不要购买学校周边质量不过关的小食品,吃好正餐,多吃水果。

  3、学校召开相关班队会,学生加强食品健康安全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4、 食品安全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周边商店的检查与处理力度,使同学们免受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同学们,让我们在买东西时,选择大型超市购买。在购买货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产品的厂址,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等等。另外希望同学们不要乱花钱呀。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字是小学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书写姿势又是学生写字能力得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写字教学,然而许多学生却未能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这也许书写姿势太基础了,太常见了,我们教师往往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以至于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仍然令人担忧。而且,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又使现在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家长不够重视等等。

  鉴于书写姿势的基础性、重要性,我们将开展写字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错误书写姿势的主要表现,便于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学生书写姿势的正确率,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内容:

  1、调查我校一二三年级学生写字执笔姿势的现状。

  2、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

  3、教师对执笔方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对我校一二三年级进行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一二三年级各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归纳分类,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表,多次观察后加以记录,收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资料。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长重视孩子的写字教育

  问卷调查显示98.6%的家长认为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98.2%的家长认为小学是学生习字最重要的阶段。65.4%的家长认为自己小孩的执笔姿势不好,只有30.7%的家长多次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进行指导。为什么意识到写字问题却缺少指导呢?因为只有11.3%的家长认为自己有能力指导好自己的孩子写好字。其他一些调查信息显示大部分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水平不满意,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自己的孩子写好字。65.9%的家长认为学生写好字主要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指导。

  2、学生执笔坐姿错误率很高

  抽查结果显示一二三年级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错误率高打74.3%和57.9%,学生错误执笔姿势和坐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头趴太低、身体离桌子太近、学生执笔的错误和坐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执笔的正确率并未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这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写字姿势的教育,没有一贯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执笔坐姿。而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写字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需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的努力。

  五、应对策略:

  1、重视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

  在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要纠正这一错误是很困难的。这时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利用教学课件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姿势,逐渐形成习惯。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开展在校“天天练字10分钟活动”,写字课加强训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正确的执笔与书写姿势。同时,学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认真的态度去练字,使学生能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2、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

  《为写字致家长一封信》讲明执笔姿势和写好字的关系,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学生在家中要写作业时,家长要密切配合,同时,开展在家“练字10分钟活动”在家长陪同下,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的正确性。

  3、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教师可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写字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1.【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九篇

2.【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10篇

3.【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9篇

4.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六篇

5.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5篇

6.【精选】学生调查报告集合6篇

7.【精选】学生调查报告集合7篇

8.精选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