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导游词>中国渔港古城导游词
投诉建议

中国渔港古城导游词

时间:2017-05-24 17:18:03 导游词

中国渔港古城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中国渔港古城——石浦休闲观光游览。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能为大家导游服务,感到很高兴。在未入景区之前,我先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石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是东南沿海著名的渔工商重镇,素有“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之。自唐宋以来,商贾云集、市肆繁荣,历被称为“海上通衢、浙洋重镇、海鲜王国”。又是我国最早的渔业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渔猎生息,“郎不耕田侬不织,一年生计在渔船”便是它真实写照。6XX年前的石浦古城,曾是海防要塞,渔商重镇,至今仍还保留着古城墙、古城门、古街巷、古店铺、古民宅,还不时地散发着浓厚的海防文化、渔商文化气息。所抱石浦港,又是我国闻名遐迩的国家中心渔港,十八里港湾、岛屿环屏、五门罗列,可泊万艘渔船,可行万吨海轮。渔汛时,桅樯林立、渔火灿烂。每年九月中旬,盛大的 “中国开渔节”要在这里举行,开渔之际,数千艘大马力钢质渔轮,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地驰向大海,气势恢宏壮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迷人的绿岛沙滩、淳朴的古城老街、繁华的港域码头、诱人的海鲜美食、独特的渔家风情,越来越被人们所看好。它既有历史文化名镇的风韵,又是您奔向大海、冲刷疲惫、体验渔家生活、品味丰盛海鲜美食、探索渔文化源流的休闲胜地和海上花园。

  [渔港古城]

  (入口广场)各位女士、先生,欢迎你们来渔港古城游览,在未进入之前,我先将它作一简单介绍:渔港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浦的精华,它始建于1387年,距今已有617年的历史。据明《嘉靖府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年,因其处海防要冲,调昌国卫守御二千户所在此筑城捍守”。城池东南面海,西北依山,城高二丈、广六尺、周六百七十丈,辟西、南、北三门、外罗月城,西、南门之间建水门,城上设雉堞二千九百六,警铺二十九,敌台十有三,时为浙洋中路重镇。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据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城内建筑依山梯级而建,层层叠叠,楼宇民宅多门多路,方向相反。街巷拾级上下,蜿蜒曲折,又在街巷交接处构筑了数十个月洞门式的封火墙,它既切换了街道的空间,又可阻止火势的蔓延,盗贼进入。当你浏览着古色古香的街巷,双脚亲吻着光滑透亮的石板路时,那沿街斑驳的老店铺,老渔行与反映渔港古城特色的十二个场馆,定能使你感受到浓厚的渔文化、商贾文化,仿佛为你打开封存记忆。当你双手触摸那历经沧桑的古城墙、古城门、古瓮城、古兵署时,又会使你的耳边响起当年抗倭御敌的激烈战斗喊杀声。当你在古街、古巷转身之际,在你的眼前又会出现连绵起伏、古朴典雅、装饰精美,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徽派、闽派、江南派、西洋派的古宅民居,这些都是渔港古城的魅力所在。好了,现请大家抬头看,那高高耸立的城楼、城墙与鳞次栉比的房屋,就是我们即将游览的渔港古城。

  [江心寺]

  各位游客,我们旁边的这座寺院叫江心寺,它创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来年的历史,里面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与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据传,它是专门为保佑渔民出海捕鱼满载而归而建的,因此常年香火旺盛。至于它为什么会叫江心寺呢,那是因为在建造寺院时,这里还是四面悬水的小岛。

  [碗行街]

  (在入口内侧)各位女士、先生!我们已进入渔港古城的第一条老街碗行街,为什么叫它碗行街呢,那是因为清至民国时期,这里满街都是卖碗的店铺,各色各样的碗碟在这里应有尽有,故名碗行街。这条街又是进入古城南门(东门)的主要街道,因城门设在山丘高坡上据险而筑,古人用拾级升降法开筑这段长147米、高35米、石阶82级、略呈s状的街道,它犹如从港上抛向古城的云梯(或说成:犹如从古城下挂的天梯),其显着特点是“街道爬山坡、台阶密麻麻,抬头仰望见城楼、两排人家一线天”。此情此景显得奇特、绝妙,很多游客会被它吸引,纷纷驻足拍照留影,这种街道的特点在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是非常少见的。(它的特点,导游可在“港城沧桑”游览后带着游客在石台阶下讲,也可说,各位游客,你们看“街道爬山坡……一线天”)。

  (古城游览图)各位游客,这幅描在墙上的示意图是石浦古城的游览线路图,因景区尚未完善,目前可供游览的线路由这里(入口)至亚洲飞人馆,途经碗行街、福建街东侧、古城墙、瓮城、城门、中街、后街,长约1500米,沿线分别设置了反映渔港古城特色的12个场馆,需用时1.5小时至2个小时。好了,现请各位随我进入第一场馆“港城沧桑”。

  [港城沧桑]

  (大门前)各位游客,“港城沧桑”展馆是通过现代理念,运用艺术手法来展示渔港古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相关人、事、物,以便让我们对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它由“古城渔汛”、“名人轶事”、“渔光诗话”、“明灯屹立”、“明清海防”、“勇救盟友”、“中法战争”、“抗日战争”、“港城朝晖”等组成。(此段导游看情况而定,也可在大门口讲,也可也在天井讲,也可只讲前面一句,后面省略)。

  (明代战船)各位游客,我们看到的这艘战船,就是参与明代石浦抗倭海战的战船,它是按照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典型虎头兽纹炮船五分之一复原的,船头五彩虎头就是其鲜明标志,原船身长25米,置12门大炮,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古城渔汛)各位朋友,石浦是东南沿海著名的渔商重镇,以渔繁商、以渔兴旺,是其发展轨迹。古城渔汛主题场景就是复原了明代据高控港的海防重镇气势,昌盛繁华的街景市肆,千帆竞逐,万船蚁聚的港域码头,热闹非凡的鱼市商铺,戍装铠甲的兵士将领,浓缩了“郎不耕田侬不结,一年生计在渔船”的“清明上河图”。

  (明吴权《石浦鱼市》)五言律中就有“野戍灯悬月,渔舟火聚星。石城鱼市好,系棹复扬舲”之描述。

  (名人轶事)各位游客,石浦山环水抱,人才辈出,历代名人,纷至沓来。他们有南北朝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宋时文天祥,元时王刚甫,明代邵景尧、俞士吉、武胜,清代张明振、张苍水,近代蔡元培、马叙伦、吴晗、张国焘、聂耳、王人美、蔡楚生、纪子庚、赵小宝等。他们有修道炼丹、着书立言者,有荣登金榜、出使国际文化交流者,有筑城捍守,平定倭寇者,有抗清复明、大义凛然者,有孝义可风、乐善好施者,有勇救盟友、舍身求仁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纪子庚)各位游客,这个慈祥的老人,就是著名的慈善家纪子庚先生,他,名传长,字子庚,石浦延昌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幼丧父,家贫寒。以小本经营起家,日渐兴隆。一生乐善好施,乡邻贫困者,年终资助援为成例,修桥、铺路、学校、善堂等无不捐赠。1927年1月教育家、文学家蔡元培、马叙伦两先生,为策动夏超独立失败,遭军阀孙传芳通缉,由原北大学生励乃骥先生陪同避难其家。在纪子庚先生的精心安排与资助下顺利抵达福州。六十生辰,国民政府总统等特褒“孝义可风”、“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等匾额、奖章。卒后,蔡元培书墓碑,马叙伦撰墓志铭。这就是蔡元培为纪子庚先生写的墓碑,这是马叙伦先生写的墓志铭,这里陈列的部分东西,均是纪子庚先生当年用过之物。

  (蓬山胜境)各位游客,这个“蓬山胜境”石刻是因秦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之药,曾留居象山蓬莱山而刻的。据《太平广记》载,秦初,大宛中多枉死者,数有乌衔茸,覆面皆活,鬼谷先生云:“是祖州上不死之草药”。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齐人徐福(市)、字君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资以五谷百工,乘船至此,筑庐凿井,修炼长生。不久,秦始皇南巡,达会稽(今绍兴),至鄞县,徐福为避诛,发舟檀夷。后至南北朝时,号称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谥号贞白,思想家、医学家,江苏丹阳秩陵人(今南京),游访鄞县育王寺,得知象山蓬莱山曾为徐福留居之地,尚有道观、水井等,便慕名而来,汲清澈丹井之水,炼丹于蓬莱山,后改称丹山,为查证《汉书地理志》中越有天门山,曾涉足石浦东门岛,故其《真浩》有“越有天门山,在鄞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半亚于海,二峰对峙,其壮若门”之记载。右侧上幅陈列的照片是秦代徐福所凿的丹山井,至今井水还清澈见底,味甜美,下幅是陶弘景炼丹时的丹房(今称石屋)。

  (海山仙子国)各位女士、先生!这个载着官帽,穿着官服,面清目秀的塑像,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对了,这位游客说得很对,他就是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可能有些游客会问文天祥到过这里吗?他与这里有什么关系呢!那是因为文天祥出使元军义和被扣后,在镇江脱险,流至通州(今江苏南通)怀着孤愤愁绝的心情,乘船南下福建途中,进入我县乱礁洋,被洋面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水陆相击,奇怪不可名状的岛屿景观深深地吸引,令他心旷神怡,殆为神仙国,写下了五言律:“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书画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的《过乱礁洋》着名诗篇。后面的布景是已知世界上三大中心式火山原生地貌,离这里不远的花岙岛海上石林景观的一角。

  (宋皇宫)各位游客,你们看到“宋皇宫”石匾,也许会感到纳闷,宋朝皇宫,北宋时在开封,南宋时在临安(今杭州),怎么这里也有宋皇宫,对于这个,我首先告诉大家,这里的宋皇宫不是皇帝的宫殿,而是人们为纪念宋朝皇帝所建的庙宇。据明嘉靖《象山县志》记,南宋祥兴二年(1279),幼帝赵昺,兵败广东崖山,大臣陆秀夫负帝投海。数日后,本地百姓在沙滩岸边发现很多浮尸,其中一少年,身穿绣龙黄袍,疑为幼帝昺,逐将他礼葬,外围以墙,因名宋皇城。又在石浦、延昌、平岩等地建多个宋皇庙、宋皇宫纪之。这个“宋皇宫”就在延昌,目前保留完好。对于这个记载的真伪,我们暂不去管它,但它恰好说明了石浦人民不愿外族统治的民族精神。

  (天井草屋)各位游客,这几间草屋是昔日渔村的缩影,实际上有些渔民的茅草屋比这个更加破烂。众所周知,旧时的渔民头上三把刀,“渔霸”、“海盗”加“风暴”,生活非常困苦,民谚云:“住住金丝房(茅草屋),穿穿血栲裳,喝喝蕃丝汤,一只破船一顶网,不知何时见阎王”。

  (渔光诗话)各位游客,这里是渔光诗话展区,千百年来与海结下不懈情缘的石浦渔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渔商文化,而且还写下了不朽的渔光诗话,电影《渔光曲》则为诗话中的一颗明珠。它由蔡楚生编导,王人美、韩兰根主演,上海联华景业公司1934年摄制,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有声电影,其外景与那催人泪下,反映渔民凄惨悲哀生活,海上艰辛撒网捕鱼,鱼行、鱼霸欺压盘剥等实景均在石浦拍摄而成。旁边这些照片就是当年拍摄留存的实照。

  (拍摄过程)各位游客,1933年9月初,电影《渔光曲》剧组蔡楚生、王人美、聂耳、韩兰根、金焰、司徒慧敏等一行30余人,从上海乘舟山轮抵达石浦,下榻浦江、金山旅馆。拍摄渔镇、渔村风貌、渔民生活、海上捕捞、鱼货交易、鱼行鱼霸欺压盘剥等外景、实景内容。为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剧组人员走访贫苦渔民,并与渔民一道顶风犯浪出海撒网捕鱼。王人美连着几天跟着渔家大辫子姑娘学摇橹,摇得背痛手肿。聂耳饰演暴风雨中幸存的落水渔民,不顾自身高热连续几次在海浪中争扎拍打,累得筋疲力尽。顶着酷暑爬上大金山、东门岛拍摄渔镇、渔村全景。冒着大风大雨,拍摄火炉头那成片在风雨中飘摇的茅草屋与渔民的凄惨生活。前后一个多月顺利完成。

  (《渔光曲》简介)各位游客,渔光曲的故事发生在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渔霸何仁斋将渔民徐福迫死,又强迫徐妻去何家当奶妈。十八年后徐福女小猫、子小狗,与何家儿子英长大成人,小狗、小猫租何家渔船捕鱼,子英出国攻读渔业。二年后,渔村盗匪横行,姐弟流落上海卖唱度日,渔霸何仁斋迁居上海,开设渔业公司。子英学成回国,发现公司顾问梁月波舞弊,梁见真相败露,与交际花串通,席卷何家资财潜逃。何仁斋自杀,子英无奈,与小猫、小狗一起在渔船捕鱼。不久小狗因捕鱼受伤病危,临终时央求姐姐唱《渔光曲》相慰。导游唱渔光曲,并指着照片实物介绍剧组下榻的金山旅馆,出海捕鱼的船,王人美演小猫在船头拉网的剧照及有关人物介绍等。

  (昔日渔村)各位游客,这是昔日石浦火炉头渔民茅草屋,里头几栋落地的茅草屋,是当年剧组拍下的真实照片,这种落地草屋我们称它为茅草厂。1933年9月《渔光曲》拍摄组采景时,看到这里成排的破烂不堪茅草屋,非常符合《渔光曲》主题要求,于是他们选择大风大雨中拍摄在风雨中飘摇的茅草屋与渔民徐福家的悲哀生活。从此石浦火炉头茅草屋随着《渔光曲》走向世界。

  (今日渔村)各位游客,“一栋破草屋,一顶破渔网”就是昔日渔村的写照,那么今日渔村便是“一幢幢高楼大厦,一艘艘钢质渔轮”。你们看,这幅照片是拍摄于六十年代,渔港里停泊着当时主要作业木帆船,这幅照片是拍摄于九十年代末,渔港里停泊着旌旗招展的大马力钢质渔轮,岸上是高楼林立的渔民住宅,从这几幅照片中,就反映了渔民劳作,渔民生活的翻天覆地变化。

  (明灯屹立)各位游客,我们这里的石浦港是国家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浙江省仅此一个,作为优良港口,除了一套完善的装卸补给设施外,还要在港口口岸、航道、岛屿、礁石上设施各种助航、导航设施,一般由灯塔、灯桩、导标、浮标、灯船、灯浮等组成,总称为航标。

  (渔山灯塔)各位游客,这座灯塔就是渔山灯塔,又称渔山国际灯塔、远东第一大灯塔。始建于1895年,由上海海关出资5万关平两(1关平两约含37.8克银子,5万即为189万克、18.9万两银子)在距石浦东南27海里的北渔山危崖之巅建造铸铁圆形白色灯塔。塔高16.9米,内直径4米,灯机为法国巴比尔公司制造,高3.66米,内直径2.66米,重15吨,89万支烛力,射程26海里。民国33年毁于战事(日本占领、美机炸毁),民国36年重修,1955年国民党撤退时再毁,1985年交通部批准重修,1987年修复,以原塔为基础,上装灯机,采用英国密式光速,射程大于25海里,并装有自动控制与完整的报警系统。

  (东门灯塔)各位游客,这座是东门灯塔,修建于19XX年,由任筱和、任筱孚(甫)兄弟出资修建,三层圆形白色灯塔,高10米。1927年1月蔡元培、马叙伦两先生登临此塔,蔡先生亲笔题写“出其东门、介尔照明”八字,现塔北60米处雕有蔡元培塑像。

  (明清海防)各位女士、先生,我们已到明清海防展区,这里主要展示明清时期的海防设施、抗倭战事、海禁事件、张苍水抗清等及有关在抗倭中的英雄人物。

  各位游客,象山地处海防前哨,港湾纷陈、岛屿星罗(有岛礁608个,800公里海岸线),被称之海上门户,历代均有设防,特别是明清二代更是驻重兵防守。明时设昌国卫、石浦前千户所、石浦后千户所、爵溪千户所、钱仓千户所及三巡检司、二十峰堠、寨、堡等,清时设象山协营(辖左、右二营)、昌石营、后改昌石水师营,十一个隘口、二十一个烽火台。可能有些游客会问,明清时期这里为什么会驻重兵呢?这是因为明时,象山海氛不靖,倭寇、海盗猖獗。清时抗清义军以石浦、南田、高塘岛、花岙等地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因而派重兵防守。

  (昌国卫城)各位游客,这是昌国卫城模型,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卫从舟山徙天门山(东门岛),二十七年因东门悬海,移卫后门(即现昌国),同年由武胜指挥筑城,高二丈三尺,广一丈,延袤七里,辟四门,西南二门之侧开水门,罗以月城(瓮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十四,警铺七十二,敌楼三十六。

  (海禁事件)各位游客,明洪武初,信国公汤和经略海疆,为防倭患,废舟山、玉环、南田三地,午前迁出为民,午后迁出为兵。石浦港南南田等岛自洪武十八年(1385)封禁至清光绪元年(1875)开禁,其间五百余年,荒无人烟。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平郑成功,张煌言反清义军,兵部尚书苏纳奏请“海禁山洋采捕”,强迁石浦、昌国、关头、新桥、钱仓、西周等地沿海20里居民于内地,康熙三十三年(1694)石浦、昌国等地复展。

  (抗倭战事)各位游客,象山倭患严重,受害最深,为抗击倭寇,军民联合,历经无数次欲血奋战,终除倭患。其间,抗倭名将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卢膛、孙宏轼等多次来象山抗击,创智剿王家揽倭巢,攻踞昌国卫之敌,解石浦、爵溪等地之围。涌现忠义肝胆千户易绍宗,舍身求仁百户秦彪兄弟等英雄人物。

  (智剿王家揽倭巢)各位游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润三月甲戎,海贼汪直纠集各岛倭夷,大举入寇,连舰百余艘,滨海数千里告急,乙亥攻破浙江昌国卫,屯踞五日,参将俞大猷以舟师攻之,贼逃窜。三十八年三月,贼自象山何家揽(今旦门王家揽)登犯者三百余,据险为巢,树木营以自固。总督胡宗宪檄副使谭纶剿,纶令俞大猷率舟师备于海,自领陆兵围剿,进之马岗(今东陈之地),贼继至(增援)者五百(嘉靖志作千余)自金井头而来,纶即拸兵先击,又分兵从中冲杀,贼大败,追至落头(今岳头)斩级以百计,贼遁入山中。翌日直捣何家揽贼巢,贼死战。纶遣奇兵从间道出贼后,击破,贼溃入舟中,纵火焚之,俘斩略尽。部分逃窜宁海,纶与参将戚继光又追杀七十余级。

  (象山人民抗倭事迹)各位游客,倭寇侵扰象山,杀掠百姓,激起民愤,纷纷组建乡兵、村丁,参与保城、保乡、保村之战。据史藉记载,倭犯县城,义士赵乾修、王永希、朱汀父子率众御敌,直捣倭寇巢穴。倭攻爵溪,军民联战,捕获贼首毕善庆。寇入东溪,乡民励敬爵率家兵,村丁抗击,斩贼二人,贼逃。贼犯鸡鸣,村民反击,斩首二级,寇犯西乡,村民张守记夺倭刀,手刃二倭。

  (红夷大炮)各位游客,这里陈列的是明代后期的大炮,由荷兰等国传入,故名,亦称红衣大炮,因以红衣盖炮而名。炮重二吨以上,炮管长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设有准星、照门、调节器,射程一般为七八里,也有十里(五公里),管壁厚,不易炸膛,可放开花弹,杀伤力较大,为当时先进重武器之一。

  (张苍水抗清)各位游客,这幅照片是民族抗清英雄张苍水在杭州西湖的墓葬,他与岳飞、于谦合称为西湖三杰。那幅照片是张苍水设在花岙岛上的抗清兵营遗址地道的入口,花岙岛上兵营遗址很多,其中花岙雉鸡山,高涂岙二处,规模较大,遗址也较完整,已列为国家文保单位。据史藉记,张苍水(1620—1664),字玄箸,名煌言,苍水为其号,鄞县人。以乡试中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翌年投笔从戎,起兵抗清二十年,以石浦、三门一带为起点,三度闽关,四入长江。康熙三年(1664)终因大势所趋,光复无望,散兵隐居石浦港南的南田悬岙(今花岙岛),后因叛卒出卖被执,被害杭州弼教坊,临刑前写下“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谦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的壮丽诗篇。

  (勇救盟友)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勇救盟友展区,主要展示渔家儿女赵小宝夫妻不顾自己生命安危,救护美国飞行员的故事。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利特尔中校奉命率领16架b—25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日本东京、横滨、神户、大阪、名古屋等日本海军基地,原计划降落浙江衢州机场,但因与地面失去联系,油料耗尽,15架飞机在浙江、安徽等省坠毁,75名飞行员中,5人丧生、8人被日本兵捕俘、62人被中国百姓救护脱险,其中5人被石浦渔家女赵小宝夫妻救助。

  1990年9月,杜利特尔的朋友,原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副总裁穆恩组织一支5人考察团来中国浙江、安徽等地寻访当年参加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中国老人,通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尚还健在的五位老人,其中一位是渔家女赵小宝女士,这幅照片就是穆恩一行与时任县委书记郭正伟,渔家女赵小宝女士在象山东谷湖宾馆的合照。1992年3月13日,五位中国老人陈慎言、朱学三、曾健培、赵小宝、刘芳桥应杜利特尔轰炸机队协会的邀请,赴美国参加“杜利特尔行动”50周年纪念活动,在访问美国10多天的时间里,五位老人多次出席了大型见面活动,受到美国人民的热情款待,特别是赵小宝女士更受新闻媒体的关注,称她为“世界公民”。期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信问候,国防部部长切尼在办公室亲切接见了他们,明尼苏达州州长向他们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在“杜利特尔行动”50周年纪念活动上,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这段历史作了高度评价:“在突袭以后,那些善良的中国人不顾自己的安危,为我们的飞行员提供掩护,并为他们疗伤。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们也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作出人道主义努力,是他们帮助我们飞行员安全返回。杜利特尔行动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了,但这些英雄们一直受到美国人民的敬仰和尊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作出的伟大功勋,也永远不会忘记为自由和正义事业作出贡献的中国人”。

  这里陈列了部分“荣誉市民证书”和有关感谢信,访美剪报等。这幅是五位老人与健在美国飞行员于白宫前的合影,前排左3为陈慎言、左4 为赵小宝、左5是朱学三、左6为刘芳桥、左7为曾健培。

  (b—25型轰炸机模型)各位游客,这是当时轰炸日本东京等地的b—25型轰炸机模型,后面这幅图是杜利特尔轰炸机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城市轰炸后降落浙江衢州机场的线路分布图。电视上播出是当时的轰炸片断。

  (赵小宝女士简介与救护经过)各位游客,这幅就是赵小宝女士的照片,她1924年10月16日出生在檀头山大王宫村的一个贫困渔民家庭。自少聪慧,面清目秀,勤劳朴实,慈善宽宏,为典型渔家女。1942年嫁于本村麻水良为妻,为救美国飞行员,与新婚丈夫一道,冒着生死,躲过日本鬼子搜查,乔装渔民安全送达三门县。事情经过是这样:1942年4月18日夜晚,新婚不久的赵小宝夫妇刚睡不久,忽听飞机轰鸣声,象擦着屋顶飞过,不一会就从海面上传来一声巨响,吓得村民以为土匪,跑到山中躲藏。过了一个时辰,未听打劫声,又跑了回来。在猪圈里发现穿皮衣、戴皮帽、浑身湿淋淋的四个人,挤在角落里,向他们叽哩哇啦地说着话,比划着手势,费了好大劲,方才知道是打日本的盟军,就将他们领到屋内,给他们换衣、吃饭、腾床铺。刚刚忙息,又知还有一个没有前来,于是连夜四处寻找,终于在天亮时,礁石旁找到满脸是血,伤得不轻的飞行员,将他搀扶到家,清洗污血,抱扎伤口。为防日寇发现,白天将他们藏在房子里,傍晚时分,趁着天黑,五人穿着烘干衣服,外罩渔民服装,由赵小宝父亲、丈夫摇着小船,将他们转移到平安地带,顺利脱险。现在老人已82岁,住在石浦城区,身体健康、儿孙满堂。

  (中法战争)各位游客,这里是中法战争有关内容与南洋海军军舰的图片、模型展示。可能很多游客为问,中法战争与石浦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我先从沉没在石浦港里的二艘南洋军舰讲起。1885年1月为了打破法舰对台湾海峡的封锁,南洋海军派出“开济”、“澄庆”、“驭远”等五艘军舰援台,遭到七艘法舰的阻拦。2月底3月初双方在海上激战,“澄庆”、“驭远”两艘不幸重伤,转入石浦港后沉没,1962年后由上海打捞局打捞上来。这就是沉没石浦港“澄庆”、“驭远”两艘军舰模型。“开济”等三艘退入镇海,法舰紧追,侵入镇海,被镇海守军击退,并重伤敌首(弧拔),后死,创著名的“镇海反击战”,这里就是镇海反击的有关记载。中法战争虽然我们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外交上却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法新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当时政府的懦弱、腐朽。

  (石浦抗战)各位游客,这里是石浦抗战展室,大家都知道,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在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中,出现了无数个可歌可泣的大小战斗,其中石浦抗战就是一例。1939年8月6日,日本侵略军海军陆战队登陆铜瓦门,当地守备营稍战即退。老百姓扶老携幼,离城逃难。驻守在石浦的200余名两浙盐务税警部队义愤填膺,在分区区长吴国柱率领下,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布阵抗击。一声令下,无数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顿时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为扭转局势,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对石浦进行疯狂的扫射轰炸,税警部队利用地形分散隐蔽,以分队为单位沿着石浦港打着转,转着打。战斗从上午八时,一直打到晚上八时,歼敌100余人,迫使残敌逃回军舰遁去。此役战斗虽不大,但它却是浙江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仗,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

  各位游客,这是抗战英雄孙德馨(1918—1942),石浦北门人,抗战前期就读于安定中学(墙头),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投笔从戎,考入成都空军军事学校,勤学苦练,熟练掌握驾驶和空战技能,194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参加部队,击落日机二架,同年9月29日在成都上空与日机交战,遭敌机前后夹攻牺牲,年仅24岁。民国三十七年(1948)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颁“荣哀状”。

  这是石浦三君子,蔡中心,亦名池鉴(19XX年生),史悠斌,亦名蒲戈(19XX年生),柯鸿弢,亦名洪群(1921年生),他们在1938年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阻力,投奔延安,就读陕北公学后转入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开赴抗战前线,写下不朽篇章。

  这是大义凛然张国宝,字励,昌国卫人,民国31年(1942)任石浦小学校长,拒绝在校内开展日伪奴化教育,宣传抗日救国,遭日军逮捕,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43年4月24日被活埋于后岗山,关押时写下“巍巍大明山,伟伟昌国城。防倭筑城垣,羞今奸佞行”。

  (港城朝晖)各位游客,这里是渔港古城石浦今日风采展示,这幅流光溢彩的石浦夜景,显示了石浦从原始的古渔埠演变成“浙洋重镇”、“海上康衢”、“渔工商重镇”的繁华景象。中间的看板是展示石浦地区独特的民俗节庆“三月三踏沙滩”与“中国开渔节”,特别是“中国开渔节”被国家旅游局定为重大民俗节庆活动,它由旧时渔民在出洋前,要在船头祭海神,摆上猪、羊、鸡、鸭及五谷、长面等,祈求丰收平安,渔汛后又要进行谢洋,同样要在船头祭神,感谢神灵的保佑等习俗,演绎成今靓丽的渔家节庆“中国开渔节”。每到9月15日,在这里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开船仪式,届时,国家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港热闹非凡,在锣鼓与鞭炮声中,人们载歌载舞地欢送千百艘彩旗缤纷的钢质渔轮,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气势恢宏壮观。

  各位游客,气势壮观的“中国开渔节”已成功地办了九届,它的主题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这个“蓝保”行动,不仅影响了国内沿海地区,在太平洋濒海国家也产生积极影响,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渔民也纷纷参与“蓝保”志愿者行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华总代表对开渔节的主题非常赞赏,说:“借助象山的榜样力量,树立人们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

  [耕海牧渔]

  ⑴各位女士、先生!我们已到耕海牧渔场馆,顾名思义,耕海牧渔就是反映渔民劳作方式的展示。它由浅海劳作、滩涂劳作、浅洋养殖、海洋捕捞及鲸鱼标本、鱼骨陈列、螺鲎趣话等组成。

  ⑵(大门前)各位女士、先生!我们即将进入耕海牧渔场馆,在未入之前,我先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一下:此馆原为号房,是昔时传达公务或办理公务的地方。其前身又为赌坊,除了采用一般的赌博方式外,这里还用鱼头骨、鱼骨架猜鱼名,判断一岁鱼还是二岁鱼的赌博方式,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它不但具有趣味性,而且更具知识性。现在我们将它开辟反映石浦地区渔民劳作文化变迁的一个场馆,分别展示浅海劳作、滩涂劳作、海洋捕捞、浅海养殖及鲸鱼标本、鱼骨陈列、螺鲎趣话等展室,现请各位随我入内。

  (浅海劳作)各位游客,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海的人们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作文化(方式),而且还懂得了怎样保护海洋、怎样培育养殖各类海洋生物。这里展示的是部分渔民常用的浅海捕捞方式,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扳罾作业、竹排作业、罩鱼作业、蜈蚣网作业,里面却包含了许多渔民劳动智慧的结晶,特别是渔民创造的钓带鱼作业和近年发展的捕蟹作业,更具科学性,他们不仅掌握了带鱼喜食同类新鲜鱼肉,垂直回游,阳光强烈往上游,黑暗时在海底游的习性制作钓钩,白天阳光下放在上层海水里,黑夜放到海底,用新鲜的带鱼肉作诱饵,诱引带鱼上钓,有时一个钓钩就能钓上好几根带鱼。梭子蟹喜食各类鱼虾,横着往前后爬,渔民就创造了圆柱型蟹笼,中间结一个入口,有的几个入口,内放诱饵,诱蟹爬入,一旦入内,梭子蟹只会往下爬,所以他就出不来,渔民就可捕到鲜活的梭子蟹了。

  (鲸鱼标本)各位游客,这头放在厅中央的大鱼标本,是一头一岁的小须鲸,前年被当地渔民误捕死亡,我们将其制作标本供大家参观。

  (鱼骨陈列)各位游客,这里主要是陈列着鲸鱼、鲨鱼的肋骨、下颚骨、背灿骨(斧骨)、脊柱骨。这具完整的骨架就是刚才我们在大厅中央看到的那头一岁小鲸鱼的骨架标本,从这具小鲸鱼的肋骨与陈列的大肋骨相比较,你们可想这根肋骨的鲸鱼有多大。

  (海洋捕捞)各位游客,这里是海洋捕捞展示区,分别展示爵溪独捞(明)、红旗(清末)、东门大捕(清初)、机帆船(六十年代)、渔轮(80年代)的作业方式,其中独捞船是单囊围网作业,适应于近海渔场捕捞大黄鱼,配有二个老大,一个撑船,一个在船底听鱼,一旦听到黄鱼的“五腔十八调”叫声,立即下网围捕。大捕原是石浦东门特创,属双锚张网作业,将网具放在流速最大,流时最长的水域,借助于潮流作用迫使鱼群入囊。春汛改成对船,用裤脚网作业,也可拖网作业,捕捞黄鱼、带鱼、鲳鱼、海鳗、龙头鱼、梅童鱼等。机帆船灯光对网作业,始于70年代后期,为石浦渔民首创,采用灯光诱围捕捞,网具有长、短囊二种,在8月—10月适应于水深60米内清水海域,捕捞鲐鱼、鲹鱼及沙丁鱼等。灯光围网作业,始于70年代,为单船无囊围网,利用捕捞对象的趋光习性,借助灯光诱集后进行围捕,一般每组由网船、灯船和两灯艇组成,灯船用水上灯4盏,水下灯6—8盏,每盏1000支光,灯艇用水上灯1盏,水下灯3—5盏。适应于水深30至60米的海域,捕捞鲐鱼、蓝圆鲹、金色沙丁鱼及荚鱼、乌鲳、舵鲣等。渔轮围网,始于70年代,为单船无襄作业,利用长带形网片,在水中形成包围鱼群的网墙,达到捕捞目的,适应于水深50至100米海域,捕捞鲐鱼、鲹鱼、金色沙丁鱼、太平洋鲱鱼及鳓鱼、马鲛、舵鲣、大黄鱼等。

  (港湾浅海)各位游客,我们已上二楼港湾浅海作业区,这里主要展示扳罾、罩鱼、拖紫菜、手网、推辑等作业方式。这些作业方式历史悠久,作业方式非常简单,但却很实用,如扳罾,渔民坐在岸边或岩石上,把网轻轻地放入水底,过5至10分钟左右,快速地将网拉起,那些在此游过的鱼虾,就会被网起。推辑,俗称车网,分手推和船推两种,手推,一般适应于潮水退去的小港里。船推适应于港湾浅海,渔民将网具布设于船头,放入海中底层,利用船行驶的速度向前,过10至15分钟,将网拗起,故又称拗罾。手网,适应于淡水湖海泊或小塘、小河里,网口有钖柱,渔民用力将网撤成圆形沉入水底,网住鱼虾。

  (鲎螺趣话)各位游客,这里正面墙上挂着两只活化石鲎(与恐龙同个时代),台桌上放着两只鹦鹉螺与长命螺,不知那位游客可知道那只是雌鲎那只是雄鲎?请猜猜,对了,这位游客说得很对,要分出雌雄,一要看它的大小,一般大的是雌、小的是雄,二是要看它的尾巴,雌的细长,雄的粗短,三是要看它的前面盔甲、光滑的是雌,有凹凸的为雄。一对雌雄鲎他们形影不离,长相斯守,是对模范夫妻的典范。这只螺,叫长命螺,在捉到之前,已整整活了140年,它的螺壳刻着140条螺纹,一般它是一年生一条螺纹,据老渔民介绍,这种螺很名贵,摸摸它的螺壳,也能使人健康长寿,如果那位游客有兴趣的话,也请摸摸它。

  (滩涂作业)各位游客,这里展示了滩涂晒盐、沙滩耙沙蛤,小港扦网、蟹瓮捕蟹、捉望潮、撮泥螺、抲弹湖(跳鱼)等作业。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明代制盐场景,大家都知道,象山三面环海,享有“渔盐之利”,唐宋时已成为著名的盐产区,据史籍记载,宋时就设有玉泉盐场大使署,管理盐业,所产盐质地优良,曾被列为贡品,这个场景就是展示了制作贡品盐的一个缩影,由盐滩、卤池、卤灶等组成。至今象山有五大盐场(昌国、新桥、旦门、白岩山、花岙)为浙江省盐业主产之一。

  这是沙滩耙沙蛤作业,大家可否知道,象山的沿海有数十个大小沙滩,最大的沙滩有67万平方米(花岙沙滩),这些沙滩不但平缓,不粘不陷,素有“潮来一排雪,潮去一片金”之称。而且在沙滩中栖息着丰富的沙蛤,渔民常用铁耙、锄头等工具将沙翻开,就能捡到很多沙蛤,据讲一个潮时就能捡到百来斤呢。

  这是扦网作业,也是比较古老而又原始的作业。这种作业只要将渔网插在潮水退去的小江里,待潮水涨满后退去,就可捕获那些随潮而来,却被渔网围住无法随潮而去的鱼。

  这是蟹瓮捕蟹。这个作业是专门捕获在滩涂上生存的青蟹,这种青蟹它有一个嗜好,喜欢占据别人的蟹穴,渔民掌握了它的习性,就在滩涂上预先搭好蟹穴(蟹瓮),诱它爬入,然后捕获。

  这是荡蟹作业。专门捕获滩涂中的红钳蟹。这种蟹生存在滩涂洞穴中,潮水退去后,都会爬出来觅食晒太阳,多达成千上万,但它非常机灵,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飞快地钻入深洞中,人们很难捕捉,为此渔民创造了这种方法进行荡蟹,即荡蟹人站在滩涂中不动,一手握住带拴有绳子蟹钩的杆子与人成120°角,一手拉住蟹钩(一般一只圆型蟹钩四周有六只铁钩),待红钳蟹爬出洞后,用力将蟹钩抛向红钳蟹,这样就能无声无息地将蟹钩入,不会被旁边的蟹所擦觉。

  这是捕捉望潮,可能有很多内地游客不知道什么叫望潮,其实望潮是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一个头、八只脚,每个脚上有很多吸盘,在泥涂跑起来飞快,它的肉质鲜嫩,非常好吃,象山一道名菜,就是“红烧望潮”,不知道大家有否吃过。至于它的名称叫望潮,与它的生活习性有关,当潮水退去后,它蛰钻在洞穴里,并能十分准确地悟出涨潮的时间,一旦潮水涨到洞口,它就爬出来吃那些潮水带来的微生物,因此称之望潮。望潮不仅洞穴较深,而且有几个逃生通道,很难捉到,有经验的渔民能根据望潮洞上的清浊水来判断其藏在那个洞中,一般是水较清的是它的实洞,水浑浊的是它的假洞,在捕捉之前用脚猛插其洞后侧阻断后路,并用手迅速伸入实洞中抓住望潮。有时渔民用诱饵欺骗望潮出洞,这幅场景就是钓望潮。别看望潮有八只脚,脚上有很多吸盘,爬行非常快,但一到冬天,海水温度底,望潮怕冷,不敢出来觅食,为了生存,它只好吃自己的脚,民谣云:“八月望潮肥如鸡,冬季望潮剩只蒂(头)”,待到来年春天它又会长出八条带有吸盘的脚。

  这是海马,为沿海渔民所创,也说是戚继光剿倭时所创。适应于泥涂中作业,渔民常用一腿跪或跨在海马上,一腿用力在泥涂中后蹬,海马就快速地向前滑行,因其使用方便,速度快,因而称之海马。

  这是跨海马捉跳鱼作业。跳鱼,当地称弹糊,意思是在海涂中弹跳行走的鱼。这种鱼弹跳速度快,徒手很难捉到,但它喜欢在泥涂中打洞藏身,潮水来时钻入洞中,潮水退去出来觅食,因此渔民常用海马作交通工具寻找跳鱼洞,并在跳鱼洞旁相平地插上二三个有节的竹洞,画上记号(有画圈的),待潮水涨后退去,再跨海马将竹洞取出,倒出跳鱼,渔民有“弹糊(跳鱼)落竹洞,转身转不动”的谚语

  各位游客,耕海牧渔馆即将参观完毕,在你们临走时,请看一看进门那“一笠一螺一蓑衣,两只贝壳涂上飞,老街老房老渔翁,千年渔歌半壁依”的特写。

  [茶 馆]

  各位游客,走完这些台阶就是茶香浓郁,古乐悠扬的听涛楼茶馆了,它是渔港古城石浦极具特色的一个茶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那是因为这幢茶楼的建筑与它供应的特色茶非常特别。你们看,茶楼处在碗行街、福建街、瓮城的交叉点,它的层高,在碗行街看有三层,可在福建街看却只有二层,沿街的门面朝西、朝北,从中就体现了它依山而建,多门多路的建筑特色。茶馆里供应的茶,除了“大红袍”、“乌龙茶”、“铁观音”等诸多中国名茶外,还供应石浦特色饮品之一的“草冻”与“爽凉汤”。草冻:由采集在距大陆27海里渔山列岛深海礁石上的天然海草为原料,经中药配方制成,口味爽滑甘甜、清凉可口,具有解暑、降压、降脂的神奇功效。秘制的爽凉汤:由多味中药按中医秘方精心煨制而成,饮之清心爽口、回味无穷,并有开胃通气之功能。旁边的现烤鱿鱼丝:又是石浦渔民最具特色的休闲食品,新鲜环保、美味可口。楼内装饰的图案,多由手工陶鱼、琉璃鱼和布鱼组成,含着浓厚的渔家风情和渔闻趣话。好了,各位游客,现请你们猜猜挂在门楼上的四块茶迷,这四块茶迷,相传为明代四大江南才子唐伯虎请祝枝山作客吃茶时所出,分别写着:“言对清山说不清,二人地上说分明。三人骑牛牛无角,一人藏在草木中”。代表着四个字,(迷底为:“请、坐、奉、茶”),猜对了我们就到茶楼品茶,一怀清茶可以清心疗渴、稍解疲劳,也可品出独具韵味有趣的“茶回文”,道出了品茶人的心声。

  [明代城墙]

  (在瓮城城门外)各位游客,我身后那高高的石城,就是明代城墙。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距今有600余年,虽经修缮,仍还保持着明代东南沿海城墙用大石垒砌的风格。这段城墙从这里略呈弧状向二侧延伸,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800余米。

  [福建街]

  各位游客,我们右边那古色古香、幽深曲折的街道叫福建街,为什么会叫福建街呢?那是因为这条街上的住户,原先都是在清康熙年间从福建迁居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了。它一头连接瓮城,一头通向渔港古码头,50年代曾是通向昌国等地的主要通道。使它出名的不是它那别具特色的石板、石阶倾斜地挂在山坡上的街道,也不是它两旁奇特的店铺店屋,而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请大家猜猜,那是部什么电影,对了《渔光曲》)。在1933年9月《渔光曲》剧组蔡楚生、王人美、聂耳等一行30余人,来石浦拍摄外景时下榻在街上的金山旅馆而闻名。电影《渔光曲》把石浦渔民的勤劳善良带给了世界观众,又把国际电影奖捧回了祖国。渔歌声声、行人匆匆,那种高朋齐聚、繁华盛极的景象,在这里留下了不灭的印记。

  [金山旅馆]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就是当年闻名石浦港畔的金山旅馆。它的前身是大通钱庄,创办于清乾隆中期,后因经营不善,于清末民初改为金山旅馆。1933年9月电影艺术家蔡楚生、聂耳、王人美、桑弧、金焰、韩兰根等30余人为拍《渔光曲》外景专程从上海来到石浦,就住在这里,前后一个多月,留下了诸多史话,那种高朋齐聚、歌琴缭绕的景象,至今使老人们回忆起来仍津津乐道。现今旅馆仍还保持着原有风貌,里面的设施、装饰均按当年剧组居住的状况陈设。请各位随我进入。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进入旅馆的二楼。你们也许为感到纳闷,为什么一进大门就是二楼呢,那是因为这里的房子多是依山势而建,一楼二大门,一楼大门朝南,二楼大门朝北,正好向反,这是石浦房屋建筑的一个特点。你们看:这里所陈列的实物、照片等都是当年所遗存的,就连这本登记簿上还清楚地登记了他们的姓名、地址呢。三楼是客房间,请各位随我小心上楼梯,请看,这间房子是当年编导蔡楚生的单人房,里面陈列的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实物,据老人讲,导演常常在这里修改剧本,安排拍摄内容直至午夜。这是王人美的单人房,那是聂耳与韩兰根的双人房等。好了各位,现请你们随我到一楼去参观当年剧组的排演厅。(在厅里)这个小小的排练厅,是当年拍摄组将当天拍来的镜头在这里试放、点评,集体讨论有关情节的表演,常常要到深夜,那首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渔光曲》主题歌:

  云儿飘在空中,

  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鱼网,

  迎面吹来大海的风。

  潮水升,浪水涌,

  鱼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紧拉绳,

  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也在这里写成。这首凄凉婉转歌曲,随着他们的歌唱传进了大街小巷,传进了渔民的心窝,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好了,现在请各位欣赏一下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莫斯科)获奖的电影《渔光曲》主要片段……。

  [吊篮膏药]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听说过吊篮膏药吗,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叫吊篮膏药吗,现请各位随我来。你们看,这幢二层楼房屋檐下吊着一只半个橙子大小的竹篮子,干什么用呢,(请猜),那么让我做一下示范吧。(导游)朝着楼上喊一声“买膏药喽”,一会儿那个悬在屋檐下的篮子徐徐地放下,她一边把钱放进篮子,一边大声说“头风膏药二贴”,篮子又往上提起,然后放下,取了膏药和找回零钱后,篮子又慢慢地吊回原处。现在你们可明白为什么叫吊篮膏药吧,这种只见篮子不见人的买卖方式,在封建社会里是广为存在,所遵循的是“男女授受不亲”的训诫。此店是一爿具有150余年的老店,制作的膏药大者盈寸,小者指甲许,对妇科、头风、消肿止痛、提脓拔毒、生肌收敛、疮疡等疗效极佳。但其秘方只传媳妇,不传子女,严守旧规,代代相传,因而就出现刚才的方式进行买卖。哪位朋友如有兴趣的话,也请试一下。店铺内的设置也与一般药店不同,它是下坊上铺,配药制作在一楼,熬制成的膏药放在二楼,用吊篮子上下进行买卖。以前此店是不准外人进去的,现在我已和店主说好,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

  [瓮城]

  (瓮城城门外)各位游客,我们进入此门就进入了石浦古城南门的瓮城,至于瓮城,也许有些游客清楚,有些游客不太清楚,对于这个,可简单地这么说吧,瓮城又称月城,它是用以增强城池防御力量,屏蔽城门的小城。它的形状有正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视地形而定,它的城墙高厚与城相同。我们这座瓮城城墙高15米,厚2.8米,长24.9米,宽24.25米,面积约500平方米,月洞门式瓮城门、泡钉双扇大门,直对福建街,它据险而筑,镇扼在进城要津上,敌人一来,只要将瓮城门一关,敌人就很难攻入。

  (在瓮城内)各位游客,你们看了这座瓮城会感觉到它是新的,是的,原先这座瓮城自明洪武二十年建(1387),至清末民初时坍塌,历时500余年,XX年10月为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品位,重显古城南门瓮城那“据高控港,巍峨壮负”的气势,在原地按原状重修,翌年4月竣工。你们看,这四周光滑的城墙,密布的城垛,倘若敌人一旦攻入,就会关闭城门,城垛上的兵士用弓箭、滚雷、铁钉板等一齐射向敌人,任你有飞檐走壁之能,也休想逃脱。有时为引诱敌人,往往采取佯阻,边打边退将敌人引入,关闭城门,自己从暗道遁入,敌人就无处可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成语“瓮中捉鳖”。

  [城门城楼]

  (城门)各位游客,这是石浦古城南门,这座城门有着它显明特点,它不仅有台阶式月洞门通道,而且还设有前门后闸、中暗道。这种构筑非常巧妙实用,利于防守杀敌,这在其它地方现有古城中是不多见的,它充分显示了当时建造者的智慧。你们看,这斑驳垒砌的条石墙面与墙中的四方小孔,竖立镶嵌墙面中的石槽,都是原先城门留存建筑,从中告诉我们那个四方孔是扣城门的横杠插孔,后面的石槽是启放千斤闸门,右侧两门之间为暗道入口。依据这个,我们在重修城门时就同样设置了闸门、台阶、暗道。现请大家抬头看这吊在上面的闸门,厚厚的、重重的,一旦城楼上机关一动,闸门就会快速闸下。这个就是暗道入口,从这里进去可达城头。

  (城楼)各位游客,这座城楼是明代双重檐歇山顶建筑,高8.49米,长10.2米,宽6.6米,五铺作重拱,施以彩绘,青筒板瓦,龙首吻鱼尾。原先城楼是指挥战斗,将士议事,了望石浦港内船只进出之处,现在城楼内陈列着历代修复石浦城记,重修石浦南门瓮城记,明吴权《登石城城楼远眺有感》五言律诗一首及当年修城保存的城砖等。

  [关帝庙]

  各位女士、先生们,我们现已进入城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当地老百姓习惯以城门来区分,进了城门就是城里,出了城门就是城外。现在映在我们面前那座黄墙黛瓦,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我们要去游览的关帝庙。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其间经过多次修复,最后一次修复于XX年。此庙占地面积1242平方米,建筑面积843平方米,它由山门、戏台、厢房、关圣殿等组成,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屋脊吻兽,工艺精美、造型别致。现请各位随我入内。

  (戏台前)各位游客,关帝庙不仅是当地百姓在这里祭祀关帝老爷,寻求精神庇护保佑的场所,而且又是他们观赏表演,参与节庆活动的场所。你们看,戏台正中的“神听太平”匾额,就表达了当地百姓心愿,只有在太平盛世,他们才能享受那种惬意的生活,“锣鼓声声,笑乐陶陶”。

  (关圣殿)各位游客,这三个塑像我就不必介绍了,你们一看就知道,但你们也许会想,关帝的脸应是红脸怎么在这里变成金脸呢?那是因为关帝不仅是忠义的化身,又是财神的象征(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关羽),财以金为贵,而石浦古城依山而建,木结构二层楼房连檐接栋,鳞次栉比,极易引起火灾,为了消灾避祸,又能使石浦兴旺发达,故聪明的石浦人给关帝塑上金脸来消灾辟邪,保佑兴旺。据说自从金脸关帝塑好后,石浦城内的火灾明显减少,而石浦的渔商却非常旺盛。因而很多渔民、商人在出门前都要到这里参拜,香火十分兴旺。这把青龙偃月刀,重一百五十多斤,是件扶正驱邪的法器,当地百姓参拜关帝后,均要摸一摸刀,听说能驱邪避灾,带来好运,如果那位游客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去试一试。

  (传说故事)各位游客,游览关帝庙后,你们也许会问,关帝庙为什么要建在城门旁边,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这个,我给大家讲一个传说吧:相传明洪武二十年(1387),这里城门、瓮城建好后,经常会出现大风大雨,山洪暴发、港水猛涨,有时在风雨中还会出现无数个海寇挥刀冲向城门,一连数日搅得城内军民人心不安,有些人离城,有些人则道这说那……。一日又是狂风暴雨,风雨中又是那挥刀向城门冲来的海寇,人们正在惊恐时,只见城门西侧高坡上,站着一个身高九尺,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提青龙偃月刀,红脸须髯的将军,对着风雨魍魉一声雷震大吼,刀光一闪,顿时风歇雨停,那些青面撩牙的鬼魅纷纷落地无影无踪。这时人们才知是关帝老爷显灵,于是就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关帝庙。对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们暂不说它,但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上,就不难看出当时建造关帝庙的特别用意了,我不说你们也都会明白。好了,现请各位随我进入中街。

  [中 街]

  (封火墙)女士们、先生们!进入前面的月洞门就是渔港古城著名的中街了。也许你们会问,这个月洞门为什么会建在街中,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让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旧时石浦城内木结构房屋连檐接栋、密度极高,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很难扑灭,又加上海边,常有海盗侵扰。为此聪明的石浦先人在街巷的交接处,每隔50米左右建一座月洞门式封火墙,墙沿巷,高出居民屋脊,门跨街,月洞门少于街宽,拱门高4米,宽3米,拱门正中嵌石匾或砖匾。原先古城内有十余座,后因街道扩建拆除,现中街尚完整地保留着五座,依次题有“固若金汤”、“泽通瀛海”、“带砺永存”、“河山并寿”、“庆溢康衢”、“物阜民康”等字样。这些建筑它不但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盗贼的进入,而且还切换了街道的空间格局,使街道在延伸中有了间隔,在间隔中又有延伸。好了,各位请随我进入中街吧。

  (中街)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一条保留最为完整的、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渔商气息十分浓厚。为什么说它古老呢,那是因为这条街道建于明洪武间,虽然它几经修缮,但仍还保留着原有风貌,其内的每块石板、每一块砖瓦、每一个依稀可辨的商家店号,都会向你们诉说600余年的风风雨雨。说它奇特,那是因为它用石板、石台阶铺设,依势镶嵌在山坡上,拾级而上(下),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地分隔,更显其独特特色。说它繁华,那是因为它长不足250米的街道,却布列着100余号大小店铺,什么山珍海味、锦缎丝绸、钱庄当铺、烟馆妓院、南北奇货、中药西药等应有俱有,难怪当地民谚云:“中街石阶镶山坡,五道火墙(封)天上挂。店铺商号密如麻,门前门后迎百舸”。

  [宏章绸庄]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参观宏章绸庄。宏章绸庄它是一爿老字号店铺,原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亦称丝绸驿站,专供扬州、苏州、湖州、杭州等地丝绸商船进港补给与储存丝绸的场所。至清光绪初(1875—1880),北门萧敬忠独资经营丝绸批发、零售,销往广州、福建及台州、宁海、象山等地。

  (丝绸驿站)各位游客,这个场景展示了清时石浦港商贸繁华的一角,码头停泊的商船满载着丝绸产品,贴着宏章绸庄票签的丝绸从船上源源不断地卸下运向店铺,然后批发、零售他乡,因而称之丝绸驿站,“佛头峰前娟娟月,曾照开元番客船”,便是它真实写照。

  (营业铺)各位游客,这是绸庄昔时的营业铺,货架上放着那个时代的各式绸缎、呢绒供客人挑选。特别是在渔汛期,沿海各地的渔民也常到此店购买,因而生意红火,增设夜市。

  (绸缎陈列室)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丝绸文化、光辉灿烂,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科学、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丝绸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我们这里仅仅陈列着绸(绫)、罗、锦、缎,对于绸、罗、锦、缎,很多游客都很熟悉,但对它的产地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也许就不太清楚了,现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绸:产于南京、杭州,有花素两种,花为纹织,素为平织,精致柔韧,富有光泽。罗、线春:浙江名产,罗是一种疏孔的丝织品,线春称大绸,罗为平纹绞综,线春为平纹或斜纹。锦、绢:产于浙江嘉兴、湖州、温州,湖州产的绢坚致耐久,温州所产瓯锦,颜色美观、表面光滑、不易染尘。缎:产于杭州,经丝较稀,织工轻巧,货身较薄。绉:产于湖州,经纬都用生丝,经丝须经淀粉上桨,纬丝必加捻。纺稠:以杭州为佳,幅宽,总经丝为单头,无花织物。锦绸:浙江海宁硖石为最佳,所产的“松阴碧”为锦绸特品,织纹均匀,无需加染,有“如松阴之映照,似碧非碧,高雅绝伦”之喻。

  各位游客,请看陈列柜里的“帐本”、“米尺”“熨斗”,这是宏章绸庄遗留下来的唯一实物,也是宏章绸庄陈列馆的镇馆之宝。

  (丝线陈列室)各位游客,这里陈列着各种丝线,我们称它为丝丝入口,均所周知,中国是蚕桑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几千年来,丝绸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服装,还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文字、绘画、刺绣,甚至文明的发展。西周绵绣刺绣起源刺绣;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周代《礼记•祭义篇》中说“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丝钱,在礼服刺绣成各种图案)。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总之一句话,刺绣发源很早,古已有之。所以说:无论汉代锁绣、三国针绝、唐代绣服、宋绣术,还是近世顾绣、现代苏绣,都离不开丝线。这个丝线陈列只是个点缀,只是说明丝线是丝绸文化中的一部分;另外,丝丝入扣这个主题将会把我们引向中国扣主题陈列去参观。

  [中国扣展厅]

  (陈列序区)各位游客,从这里到楼上都是中国扣展厅,里面陈列着我们难以见到,却又非常珍贵的600余种,1000多个各式各样的中国扣。中国扣,原称“中国盘扣”,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手段,融进了制作者的心灵和智慧,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盘扣,都是通过女人那纤弱灵巧的手制作出来,因此将“柔情不断似春水”来比喻中国扣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主展区)各位游客,这里是中国扣主展区,陈列着非常名贵而又高雅的盘扣,每个盘扣按它的主题设想配上一幅中国画后更显得醒目、含蓄、富有诗意。如:飞燕展翅扣、龙凤呈祥扣、石榴百子扣、梅花吐香扣、鸳鸯千秋扣、君兰婷立扣、秋菊佳色扣、荷塘春色扣、金鱼赏花扣、桃花盛开扣等,这些盘扣内容丰富、立意鲜明、做工精细、形态逼真,不愧为盘扣艺术之瑰宝,请大家仔细欣赏,品味出它的内涵与真谛。

  (荣华富贵)各位游客,这是荣华富贵扣,为什么会怎么说呢,那是因为这种盘扣做工考究,用料高档,一般人家是难以配着,那些有钱有势人的服饰,配上这种盘扣,就更显其华贵。古人曰:“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含蓄。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浪漫与娇俏。短袄长裙缀盘扣,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缠丝盘,古雅之中见清纯。”

  (蝴蝶扣)各位游客,这里展示的盘扣,全部是按蝴蝶各种形态制作的,你们看那停在竹枝上的一对蝴蝶,正在切切私语、传递爱情;那对比翼双飞的蝴蝶,象征着爱情结晶、白头偕老;这对却在相互嬉耍、天真烂漫。总之,这里各种形态的蝴蝶扣,它的形状与表现的意思任你想象,这些都是少女用那灵巧的手,盘出一颗颗不为人知的秘密心意。这里是介绍几种盘扣的盘结方法,那位游客有兴趣的,不防也试试。好了,各位游客,中国扣展厅我们已全部参观完了,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遐想。

  附关于“荣华富贵”笑话二则

  富家拉郎:有个显贵豪富人家,独生女儿长得奇丑无比,嫁不出去,就张榜纳婿,如有好男儿来看榜就抢进去成亲。一日一个风度仪态都很出众的男子来看榜,即被富户相中,就命家仆数人半拥半抢入府内。这男子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片刻后,有个穿金边紫服的贵夫人从内厅出来说:“我家独女,长得也不错,愿意许配给君子你,你如果答应,将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男子客气地鞠躬谢礼,说:“我,微贱之人,能够寄身于你显贵之家,太荣幸了。只是你女儿许配我之事,要让我回家去,跟妻子商量了才能决定。”听者哄然大笑而去。

  兼畏夫人:明代有位王文穆公的夫人嫉妒心强,又很凶悍。文穆虽然荣华富贵,却不敢娶一个妾。他府中后园有堂,名“三畏堂”,可能是取儒家说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意思。有一次杨文公与他开玩笑说:“可以改成四畏堂。”王文穆公问取何意,杨文公说:“兼畏夫人。”

  (第二道封火墙)各位游客,这是第二道封火墙,拱门上刻着“带砺永存”四字,比喻石浦象河山那样永存。左侧封火墙壁上挂着一块巡司弄的路牌,那是在这个弄内有明洪武二年置的巡司衙门,目前尚未对外开放。

  (过了月洞门)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回头向左看。这个封火墙上书写了好几层商号的招牌,上面一层是“锦昌号洋货”,下面一层最后二字“布庄”,从这些残存的字号中,我们可感觉到这里的店铺商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替。

  各位游客,现请大家回过头来,往前面山上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碉堡),对了,再请低头看石板,你们看到刻着条痕的石板了吧。我为什么会叫你们这样看呢,那是因为碉堡与石板向我们诉说了石浦那段耻辱的历史。1943年日本鬼子侵占石浦,常在街上巡游,碰到了雨天,这些穿着铁钉皮鞋的日本兵正常打滑摔倒,从上滚到下,狼狈不堪,为此就将石板打凿成这个模样。对面的山叫大金山,它象一只金元宝,日本鬼子来了后,就在这山上修建了碉堡,监视着石浦城里百姓和石浦港船只举动。为不忘这段惨痛的历史,当地编了这样一句“低头看石板、抬头望金山”的名言来告诫。

  [源生钱庄]

  (大门前)各位游客,这是创建于明嘉靖末年(1553—1566)的源生钱庄,为石浦最早钱庄之一。旧时石浦有钱庄十余家,而源生钱庄是执石浦金融之牛耳,规模最大、声望最高。特别是在清中期,用朱砂、烧酒、白芨等调成稠液制作的纸币,开了东南沿海地区(石浦地区)纸币的先河。发行的庄票,又可在全国各地源字号钱庄兑换钱币,因为那时的全国钱庄分别以“恒”、“同”、“康”、“源”等字号排列,正像现在的人民、工商、建设等银行那样。为了反映石浦当时金融状况,我们将其恢复,供各位参观,现请入内。

  (营业厅)各位游客,钱庄是中国旧式的金融机构,历史悠久,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过不少的作用,源生钱庄也同样对促进石浦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由阿大房(总揽钱庄大权和内外事务),副手房(协助阿大工作,负责内部事务),帐房(办理进出结算、总揽清帐),信房(处理书信、函件),跑街(兜揽存款、发放贷款、出入钱币市场),银房(收付、保管现金),长头(担任汇兑和现钱买卖及兑换),栈司(运送现银、投送信单)等组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钱庄的营业铺与帐房,里面的格局与设备都按那时的状况进行布列,同时还陈列着昔时的庄票、银票及源生庄制作的纸币。这是钱庄的银库,里面放有银碇、金碇、银元宝等。

  [钱眼文化]各位游客,现请你们随我上楼去参观钱眼文化展示。大家都知道,钱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世界上只要有人,就有钱的故事与传说,将这些故事与传说,通过一个个孔方兄的串连,便成了底蕴深厚的钱眼文化。

  [百船馆]各位游客,我们参观了钱庄和钱眼里的文化后,现在请大家到百船馆去参观。这个百船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用船模组成的陈列馆,而是由著名的剪纸艺术大师谢才华运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剪纸艺术剪出或航、或靠、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百船图。

  (谢才华简介)谢才华,男,1944年生,浙江象山县东陈乡人。民间艺术大师,“世界名人勋章”获得者。一生从事剪纸创作四十余载,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现为联合国科教文化专家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剪纸协会理事、美国艺术大学荣誉博士。

  (三桅大船)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桅大船。这艘三桅大船是剪纸艺术大师模仿了明代三桅大船的形状,按剪纸艺术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将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石浦朝阳)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部分,是艺术家通过精心的选材,壮观地展现了昔时石浦渔港船只进出的繁荣景象。请大家看,这么多的船只没有一只船的形状、式样和它正在进行时的形态相同的,充分展示了我们这个艺术家的智慧。

  (搏击风浪)各位游客,这些用蓝色有机玻璃组成的形状它象征着什么,你们能猜出来吗?对,它是大海上的汹涌波浪,在波浪中有无数条船只经在搏击行驶,有的在起网、有的在下网、有的在启航返港等,这些船和玻璃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搏击风浪图。

  (妈祖故事)各位游客,这个部分是艺术家依据妈祖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运用剪纸艺术组成了“天后妈祖”、“神姑瑞霭”、“伏机救亲”、“巡海解难”、“失志不嫁”、“镇妖除魔”、“羽化升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文字注释,请大家细细地看,从中可领悟到一些真谛。

  (序厅)各位游客,本厅通过艺术组合手法,采用陶艺造型,集中展示了有关钱眼文化中的谚语、成语和笑话,营造了那种诙谐、幽默、风趣的故事场景。你们看,这相特大的招财进宝大铜钱引出了财可通神、见钱眼开、不奉福、代打、索债、有钱村人、一文则话,有钱才说等故事传说和花钱、厌胜钱等古代钱币图案。

  (历代钱币)各位游客,这里陈列了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明清时期的钱币图案和文字介绍,人这些钱币的变化中,我们可探知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左侧用大元宝、大铜钱等展现了黄金万两、座吃山空、难得糊涂、正大光明、要钱不要命的诙谐、幽默、风趣故事。

  (陶艺厅)各位游客,这个展厅运用陶艺造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三不曾偷”、“人心不足蛇吞象”、“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可通神”、等成语、谚语、笑话,墙上壁画展示了“摇钱树下”、“一文不救”、“爬得了千钱想万钱”等寓言及“有钱莫弃糟糠妇”、“有钱常记无钱日”、“有钱难卖子孙贤”等警语。好了。各位游客,相信你们看完这些场景后,定为有所启迪。(导游词中的故事传说,导游做到信口能讲)

  不奉富

  有位有千金的人,对贫困人说:“我有钱,你为何不奉承我”,贫困人说:“你有钱,与我何干”,富人又说:“我分一半钱给你怎样?”贫人说:“你五百钱五百,你我平等,谈何奉承?”富人再说:“我把千金全部给你,难道你不奉承我”,贫人答道,你失千金,而我得之,你应该奉承我了。

  有钱村人

  昔有一巡按,到任未久,限猎户捕一麒麟,猎户难以寻觅,只得将水牛全身披挂铜钱,假做麒麟,献于巡按。巡按看后大怒说:“这畜生身上若无钱披挂,就是一头村牛”。

  代打

  有一个受责者,以银三钱,雇邻人代打,邻人得钱,欣然愿替。到了大堂,堂官喝打三十,方受数杖、痛极,只得将自己所得钱,全数受贿行杖者,得以从轻。邻人出来看谢受责者说:“蒙你赐银救我生命,不然几乎被打死”。

  [百船馆]各位游客,我们参观了钱庄和钱眼里的文化后,现在请大家到百船馆去参观。这个百船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用船模组成的陈列馆,而是由著名的剪纸艺术大师谢才华运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剪纸艺术剪出或航、或靠、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百船图。

  (谢才华简介)谢才华,男,1944年生,浙江省象山县东陈乡人。民间艺术大师,“世界名人勋章”获得者。一生从事剪纸创作四十余载,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现为联合国科教文化专家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剪纸协会理事、美国艺术大学荣誉博士。

  (三桅大船)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桅大船。这艘三桅大船是剪纸艺术大师模仿了明代三桅大船的形状,按剪纸艺术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将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石浦朝阳)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部分,是艺术家通过精心的选材,壮观地展现了昔时石浦渔港船只进出的繁荣景象。请大家看,这么多的船只没有一只船的形状、式样和它正在进行时的形态相同的,充分展示了我们这个艺术家的智慧。

  (搏击风浪)各位游客,这些用蓝色有机玻璃组成的形状它象征着什么,你们能猜出来吗?对,它是大海上的汹涌波浪,在波浪中有无数条船只经在搏击行使,有的在起网、有的在下网、有的在启航返港等,这些船和玻璃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搏击风浪图。

  (妈祖故事)各位游客,这个部分是艺术家依据妈祖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运用剪纸艺术组成了“天后妈祖”、“神姑瑞霭”、“伏机救亲”、“巡海解难”、“失志不嫁”、“镇妖除魔”、“羽化升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文字注释,请大家细细地看,从中可领悟到一些真谛。

  (倪家弄)各位游客,请继续往前走。你们看到了倪家弄这块路牌了吧,这个弄内有个黎汝南的老先生,在民国初期被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原北京市副市长吴唅,在童年时拜为老师,就读于敬业学堂(金山书院)。你们会问,吴唅是浙江义乌人,怎么会在这里读书呢,那是因为他的父亲在民国初期,就任石浦警察署署长(即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时,随父就读三年之久,在这条街上他也不知走了多少回,留下他童年很多的美好趣话。

  [大皆春]

  各位游客,你们看,前面封火墙上清楚地写着“大皆春”三字,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店号呢,请大家猜猜(中药店),对了,它是一所中药店,取自大家康健之意。在未进店之前,我把它大体情况介绍一下:此店原为同饮和中西药店,创办于明末清初,是石浦也可说国内较早的中西药店之一。它的创办人,一说是倭寇,二说是海盗,尚难定论,但不管是倭寇也好,海盗也好,能在明末清初出售中西药,都和海上有关。至民国七年(1918)以股东集资开办大皆春中药店。它的特点是前店后坊,名医坐堂,即前面部分是药铺,并有名医坐堂,后面是制作中药的作坊,主要经营中药,兼营西药,品种有XX余种,货多进自宁波、上海等地药行川广药材。特别是其出售的丸、散、膏、丹、酒等100余种名贵滋补品,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劳作特点(渔民)配制药方煎熬而成,如虎皮胶、虎骨胶、龟生丸、鹿神丸、驴皮胶等。好了,现请各位入内。

  (中医坐堂、药铺)各位游客,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名医坐堂与药铺,它是按昔日药店旧貌复原的,特别是老中医身后的“自运高丽东西洋参”,“杜煎虎鹿龟驴诸胶”等四块金字木匾,是大皆春药店留下最有价值的实物。

  (中药加工场)此处为药店的中药加工场,陈列切胶床、凝胶盘、药葫芦、切药刀、碾药船,菠萝、瓷钵、大捣药杵、大秆、石磨等都是当年药店使用的工具,如果哪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坐在木桶座,用脚试一试,体会一下碾药的感觉。

  (杀鹿制丸)各位游客,大皆春药店出售多种滋补品,都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劳作对象配制药方煎熬而成的。杀鹿制丸就是其中一例,店里买来活鹿,抬着游街制造声势,在众多人面前将鹿杀死,制作鹿神丸。这个场景就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它非常符合现在“货真价实”的广告。这顶轿子,是当时郎中出诊使用的木质轿,象山有些地方也用竹子制作竹榄轿,其它陈列的用具都是当时使用过的东西。好了,现请大家上楼参观掌柜卧室、书房、中草药陈列、研制室等。

  (书房、卧室)各位游客,右边的一间是当时掌柜的书房,据说这个掌柜是个有名的医生,他喜欢收集、研究各类药典、药方,桌上放着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就是他当年研究的书籍。左边的那间就是他的卧室和家具,特别是那张眠床,据讲已有200余年历史了。

  (中草药陈列区)各位游客,这个陈列区包含了四大内容:一是中医名家孙思邈、张仲景的介绍;二是部分中医典故介绍;三是部分滋补中草药标本陈列;四是百张大皆春处方展示。

  现我首先介绍一下药王孙思邈、神医张仲景。

  孙思邈: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人,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曾做过太守。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在繁忙的公事中抽出时间,坐堂给百姓治病。更主要的是他着述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纠正世医在治疗上的偏颇之处,毫不留私,倾囊相告,只为拯救更多生灵。

  二是中医典故:抓药的传说、粢饭团治“怪病”、杯弓蛇影、扁鹊斥秦王,不为良乡,愿为良医的由来,黄帝内经的由来,神断预后、孙思邈救蛇仙、孙思邈开馆救妇、孙思邈为虎医伤、踏雪斋和扫叶庄、武则天顶礼谢医、仙鹤草、蟹疗治漆毒、药王邳彤医田病、一味黄土救太子、茵陈、中医“免疫”思想的由来、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等。

  三是中草药标本陈列:这里陈列的是部分滋补中草药,如海参、海马、哈蚧、海龙、人参、党参、灵芝、黄芪、当归、枸杞子、何首乌、莲子、百合、冬虫夏草、山药、麦冬、杜仲、石斛等。

  四是百张“大皆春”处方:请大家抬头看,百张大皆春处方就横放在上面,里面记载了百余种大皆春的秘方。如果哪位游客看了秘方恰好针对自己的病情,那就请你把他抄下来带回去。

  (对联欣赏)各位游客,这里挂出的中药对联非常巧妙,也不愧为艺术佳品,诸如:墙上悬挂的“红花红豆红孩子、白梅白果白头翁。”、“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等楹联。有的以示学识渊博,医道精深。如:“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河东头戴金银花。”意思是:一位身披盔甲,骑战马神采威武的将军将要出征的英雄神态,暗示了三味药,下联描写了一位浓妆美丽的佳人,头戴金银首饰坐在河东头等情郎的情景,也是三味药。

  这些名缀撰楹联,搭配奇巧,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妙趣横生,读来朗朗上口,隽永悠长,是大皆春药店的独特奇葩。

  (研制室)各位游客,大皆春是前店后坊,名医坐堂,其作坊生产的丸、散、膏、丹、酒等100余种滋补品,制作十分讲究,而100多种名贵滋补品都是自行研制,一般人是不准入内。由于研制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同时在研究室里存有秘方,所以当时的装潢没有什么特别,如同起居室一般作障眼。

  (煎药场景)这是原店煎熬滋补品的灶头,大皆春所经营的众多名贵滋补品(诸如:虎皮胶、虎骨胶、龟生湾、鹿神丸、驴皮膏等等)都要经过这个工序。

  (吊篮膏药店)各位游客,这是吊篮膏药,它本不是“大皆春”经营范畴,而是石浦一种特有的商业文化现象。为了形象地向游客反映这种商业文化,我们在大皆春药店参观结束处增设了一个吊篮膏药场景。楼檐下吊一只半个橙子大小的竹篮子,是无字的店牌。客户来到店门前,先朝楼上喊一声:“买吊篮膏药喽!”不一会儿,便有一位女人探身窗外,徐徐放下悬在楼檐下的竹篮子。客户一边把钱放进篮里,一边高声说着药名。那女人再次收绳,至此,一桩买卖完成。

  吊篮膏药对妇科、头风、消肿止痛等疗效极佳,但它的秘方只传媳妇,不传子女,因此她的掌门者由家中女性代代相传,这种经营方式,是老祖宗出于对女性的保护,不致让个别“见色起意之徒”有机可乘,同时也符合旧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庭训。

  各位游客,我们已到第三座封火墙了。拱门上面刻着“河山并寿”四字,比喻石浦象河山那样天长地久。

  (艺苑)各位朋友,这里原先是酱油坊,后因火灾烧毁。现已复建,辟为艺苑,内陈列着象山数位着名根雕大师的作品,有竹根雕、树根雕等,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如果那位朋友看中了某件作品,请与服务员联系购买,现请大家随我进去。

  各位朋友,这是第四座封火墙,拱门上刻着4个模糊不清的字,大家能否读出来。对了,这4个字是“庆溢康衢”,它的意思是指这里像黄金一样的地方,四通八达。

  (惜字亭)(1)各位朋友,请大家往右看,这二个神龛建在封火墙壁上,内供奉着什么神仙呢。你们请看,前面一个是供奉财神的,叫“财神殿”。后面一个是焚烧字纸的,称“惜字亭”。你们也许要问,这两个主题毫不相干的却又建在一起,内有什么渊源关系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传说吧:

  (1)相传在很久之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村民以渔为业,但斗字不识,捕来的鱼货常被奸商欺骗。不知那一天村里来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和一个十四五岁的童子,深感这里的民风淳朴,愿教他们读书识字。为使人们相信读书识字的好处,在村里设了一摊,老人挥毫写字,童子表演计算,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人,纷纷将自己的儿女送来。不出数年,这里的人们学会用文字书写、记帐、计算,小渔村很快繁荣起来,外地的客商也纷至沓来,其内也有不乏奸诈狡狤之人,他们利用渔民淳朴性格,在交易中以缺斤少两、篡改凭据、制作假帐、假单等手段来牟取暴利,使渔民常常吃亏,很多人因不知原因,误认是文字带来的灾难,有些人就不信文字,把写有文字的单据、帐本及写过的字纸等丢抛路边、水沟。一日,那个教书老人和童子又来到这里,看到被丢弃的字纸,非常痛心,逐一捡起,放在葫芦瓶状的坛子里焚烧。时夜,更深人静,渔村的人们都梦见了一位手捧元宝的老人与他们讲:“读书识字好比我手中的元宝,书读得多,字就识得多,元宝就越多。书读得少,字就识得少,元宝就越少。字是圣人造出来的,乱丢字纸、残踏字纸是对圣人的亵渎,将会得到报应”。第二天,人们纷纷议论着昨夜梦里的事,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财神爷”劝我们读书识字,珍惜字纸,于是人们就按葫芦瓶状烧字坛修建了惜字亭和财神殿。从此,人们就努力读书,不再乱丢字纸,将家里写有字的废纸,都拿到这里来焚烧。焚烧后,拜拜财神,祈求保佑。这个传说,它说明了这些捕鱼的经商的人们是多么渴望拥有文化,只有敬重、爱惜文字,掌握文化才会打开发财致富的大门。

  (2)各位游客,请大家向右看,这里有二个神龛建在封火墙墙体上,外首一个供奉着财神爷,称“财神殿”,里首一个呈葫芦状口子的是烧字纸的地方,称“惜字亭”。惜字亭在别的地方也有,但与财神殿建在一起却是十分罕见,这是石浦古城的一大特色,说明了昔时的石浦人对文字极其珍爱,他们将写有字的纸或丢在地上的字纸捡起来,送到这里焚烧,烧好后拜拜财神,希望保佑他。按现在的话讲就是敬重文字,掌握文化才会发财致富(打开发财致富的大门)。(以上(1)、(2)可由导游按实际情况来讲)

  [栽兴烟馆]

  (大门前)各位游客,你们看到石库门上方正中匾框内“栽兴”二字吧,可能有些游客还知道它的含义,我来告诉大家吧,这是一爿老字号店铺的商号,意思是“深扎这里,兴旺发达”,它创办于明末清初,专供客人吸阿片的烟馆,至清末阿片严禁后,才改售旱烟、水烟、香烟等,为了反映昔时石浦繁华的另一面,我们对此馆进行了修缮,并按当时阿片馆的格局进行布展,目的是通过阿片馆的展示,来告诫我们“远离毒品”。好了,现请各位进入。

  (接待区)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参观“栽兴烟馆”,你们看,这根特大的烟枪斜挂在进门当口,是烟馆老板为了招揽生意,引诱客人进馆吸烟而设的。据史籍记载,象山在明末至清中前期是生产阿片浆的地方,石浦又是渔商重镇,客商往返频繁,自然来烟馆吸阿片(鸦片)的人也络绎不绝,因此这里设置了客人接待室,这块挂在墙上的木质“栽兴庄”牌匾,是原店留存之宝,据说为清乾隆时期的招牌。

  (烟具陈列区)各位游客,来烟馆吸阿片时,烟馆要供应吸阿片的工具,这里陈列的各式烟枪、烟灯,是当年此店留存之物,有普通的、有高档的、有用料考究的、有做工精细的,同时还陈列了部份旱烟枪、烟棍、水烟枪等,请各位慢慢浏览。

  (贫民烟区)各位游客,这里是贫民烟区,也叫大众烟区,昔时到烟馆来吸阿片的客人是不分身份、地位高贵低贱的,只要染上毒瘾就是这里的常客,但烟馆是要按收取价格高低来区分他的吸烟场所,一般价格就在这里,吸烟的人也就更多,它的设施也非常简单,你们看,里面这些烟鬼拥挤地躺在木板床上正在腾云驾雾,而这个人毒瘾发作,瑟瑟发抖地站在这里,两眼直盯里面,期盼有人出来,好让自己进去过把瘾。

  (雅致烟馆)各位游客,这里是雅致烟室,它的外面还有伴唱,里面的一男一女躺在烟榻上,在音乐的催迷下正在吞云吐雾,赛如神仙。一般而言,最初吸几口阿片可令人不舒服,使人头晕,但随后就能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为了达到麻木的瞑想状态,吸烟者需要纹丝不动和安静。开始吸烟者尚能保持职业和智力活动,但随着时间增多,则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失眠,慢慢地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极易患染各种疾病,变成瘦骨如柴而死亡。

  (烟榻上的恶梦)各位游客,这张床就是阿片床,亦称烟榻,是一个收藏者提供陈列,由紫楠木制作而成,它的装饰线条十分清晰,比较豪华。阿片床,为什么叫它烟榻呢,那是因为榻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与床长相同,比床窄,可卧可坐,实用性强,至清常被阿片馆用之吸阿片,因而称它为烟榻。在榻上,不知有多少灰白色的烟民笼罩在阿片灯的昏光下做着神仙梦,走向死亡而不知。

  (美丽的鲜花、死亡的陷阱)各位游客,这些鲜艳缤纷的鲜花就是罂粟花,俗称阿片花,花朵四瓣,以红、白、紫等色为主,色泽艳丽,所结果称蒴果,果中的白色乳汁凝结成块,即为阿片,内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海洛烟等成份,它一可止痛,又可使人上瘾致命。我国早在唐代作为药品,从阿拉伯国家少量地输入。直至十六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频频入侵,吸阿片的恶习从南洋逐渐传到中国,形成“白银外流,尸骨如山”。墙上的一组图画描绘了一个从使奴婢的贵人到吸食成瘾——>家徒四壁——>登门讨债——>勉强度日——>最后中毒身亡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一个地位尊贵的有钱人,染上了烟瘾,最后结果是家破人亡”。

  地上的两个烟瘾者雕塑,是根据真人真事而作,他叫刘二,居住在这条老街上,因沉溺吸毒,导致家道衰落、母子失和、夫妻反目、变卖家财、无家可归,持刀行窃,直至疾病缠身、瘦骨如柴、死于街上。

  (“象浆”生产场景)各位游客,据史籍记载,象山在明末至清中前期,沿海各地广泛种植罂粟,除了一般药用麻醉剂外,还提炼出鸦片浆,称“象浆”,比当时的名贵中药材“象贝”还要着名。清末,罂粟种植禁止后,“象浆”不再生产。这个虚拟场景是当时“象浆”生产旧址的.再现,墙角处陈列的展品是提炼鸦片浆时使用的铁锅。

  (鸦片标本陈列)各位游客,罂粟本身并不是毒品,它是一年一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种在海拔300至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高1.5米,每年二月播种,四五月份开花,花朵艳丽,叶子大而光滑,带有银色光泽的绿色,果实叫蒴果,成熟时花瓣自然脱落。通过专用小刀,将蒴果轻轻割破,聚集其白色乳汁,由于空气的氧化作用,干燥后凝结成褐色或黑色(视品种而定)的块状,可制成圆块状、饼状、砖块状,这些褐色或黑色的成品就是制作毒品的主要原料。

  这里陈列的鸦片有生鸦片与熟鸦片,可能有些游客还不太清楚,我给你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生鸦片:一般表面干燥而脆,里面则保持柔软和粘性,具有强烈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有点像氨味又像陈旧的尿味,味很苦。生鸦片中除了百分之十五至三十的矿物质、树脂和水分外,还含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特殊物碱。这些生物碱可分三类:一类是吗啡类生物碱,其中又包括三种成份(吗啡、可待因、蒂巴因)。

  熟鸦片:就是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后,制成条状、板状或块状的成品。其表面光滑柔软,有油腻感,呈棕色或金黄色,可供吸食。熟鸦片吸食时可发出强烈的香甜味,往往能吸引烟客。一般吸烟者把其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里,然后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吸其燃烧产生的烟。以前一个烟瘾不大的吸烟者每天吸十至二十次,而烟鬼每天吸百余次。当前最普遍的吸食方法,是一次吃上一、二个小鸦片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注射其溶液。

  (结束语区)各位游客,栽兴烟馆的参观到这里已是尾声了,在结束之前,请大家再看看那块栽兴烟馆遗留下来的没有血迹但充满血腥味的招牌和一个快要接近死亡的“烟鬼”雕塑,它再次警告我们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侍郎府]

  (边门前)女士们、先生们!进入这座边门就是侍郎府了。也许有些年青朋友对侍郎府还不十分了解,有些可能会问什么叫“侍郎府”。对于这个问题,在未进入之前,让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侍郎府,它是由侍郎而来,所谓侍郎,就是封建社会官吏的一个官名,原本为朝廷近侍,东汉后为尚书属官。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及尚书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至明清时逐升为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侍郎府,就是侍郎的府第,也就是侍郎官的住宅,我们眼前这座侍郎府,就是本地人,明代刑部侍郎俞士吉的住宅,现请各位入内。

  (序厅)

  各位女士、先生们,欢迎你们参观侍郎府。

  侍郎府,它是封建社会特有产物,历史悠久,从汉至清,历代王朝均把它作为官宦褒嘉,提升品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从其涉及的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封建社会的科举、职官、品秩、管理等制度。本府以明代侍郎俞士吉仕途期内为民请命、赈灾济民、辨释冤狱,国际文化交流等突出政绩为主体,同时也对明清二代职官的品秩服饰进行展布。这里陈列了明代五顶官帽,分别是九品、七品、五品、三品、二品,是当年俞士吉所戴,从官帽等级中,我想你们也知道俞士吉是从九品官升至二品官。墙上展出的五幅画像,又是俞士吉经历过洪武(朱元璋),建文(朱炆)、永乐(朱棣)、洪熙(朱高炽)、宣德(朱瞻基)五个王朝,因而世人称之“五朝元老”。

  (生平简介)据明史记载,俞士吉(1354—1430)字用贞,号栎庵,晚号“大瀛海客”,象山人。洪武三十年(1397)中举,授山东兖州府学训导,建文中上言事政得失,晋(升)监察御史,巡凤阳、徽州,继出按湖广,雪冤理枉,政绩尤着。永乐元年(1403),升右佥都御史,奉使朝鲜。永乐4年,以礼部侍郎出使日本,永乐七年又以正使官,奉勅出使西洋册封各国,官终刑部侍郎。他不仅文思超群,仪表修洁、举止清雅,而且又是位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外交家。对面的照壁就刻录了明史对其的评价记载。

  (赈灾济民)各位游客,这组场景主要体现了俞士吉为民解难,为国分忧的正直、清白的做官准则。据明史记,湖州受灾利害,俞士吉奏请朝廷拨粮,再去湖州赈灾抚民,同事在济民中,发现所拨粮食与实际需求相差数十倍,提出要更改济民数字,俞士吉听后力争,说:“欺瞒当今皇上,坑害百姓我不忍心,虽有前奏不清之罪,我自己承担,理当应按实奏请皇上,皇上看了俞士吉奏折后,允其所奏数字,按实拨粮60万石。

  (册封西洋浮雕)据史籍记载,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7年,出访30余国家,堪称中华海上文化交流历史的辉煌。因郑和随船带回了沿海诸国的使者,愿意与大明王朝修好纳贡,故永乐皇帝特命侍郎俞士吉出使西洋前去册封。这块浮雕的主题就是俞士吉奉命西洋册封船队图。

  (主动入狱)各位游客,在黑暗的封建官场,把前任说成一无是处者,出差错忙于推卸责任者,踩着别人脊膀往上爬者不乏其人,然而俞士吉则不是这样,请看,他刚任山东左参政时不久,即发生唐赛儿起义。因布政使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处事不力,被朝廷下狱诛杀。同僚们多说“俞来不久,可自脱”,俞士吉说:我虽有自脱之理,但我已是这里地方官,“职责所在,背死逆命非臣节也”,于是脱了官服摘下官帽主动进了监狱,是位难得的正派人物。

  (伏案阅卷)各位游客,这一场景展示了俞士吉参与宣德皇帝亲自主持四品以上京官政绩考核。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对大小官吏都要进行考核,分考满与考察二大部分。考满,是按任职年限的考核,三年一考,标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是对京官和外官的考核,京官考核又称京察,三年一察,四品以上官员自陈得失,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由吏部会同都察院案议。

  (辨释冤狱)各位游客,这里布展的画板展示了监察御史俞士吉巡按凤阳、徽州、湖广时发现有些奸吏执法、任意轻重、贪脏枉法、扰乱朝纲,使很多百姓无辜入狱,于是他不计得失、不畏权贵、排除干扰、查阅案件、处理脏官、严肃朝纲,被百姓称之“青天大老爷”。

  (正厅)各位游客,这里是侍郎府的正厅。原为侍郎俞士吉在此会见客人、地方官员、乡亲父老的交流、议事地方。因年代久远,已无法恢复出当时的状态,只能更据其会见客人主体进行展布,现陈设在那里的案桌、椅子等均为明代之物,壁上的书画都是复制的,请大家见谅。

  (俞士吉卧室)各位游客,这是俞士吉卧室,据传俞士吉出使日本启程前就下榻这间卧室。原先室内的遗物均已失传,现在我们看到这张床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提供的,这张床的历史也相当久远,由高档紫楠木做成,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可称眠床家族中的皎皎者。

  (明代航海图志)各位游客,这里陈列了明代航海图志长卷的复制品,原物在国家博物馆收藏。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XX年前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7年,足遍亚非30多国,开创了举世瞻目的海上国际文化交流的辉煌里程。在这辉煌的里程中,我县人士,时任刑部侍郎俞士吉以正使官身份与昌国卫指挥使武胜,于永乐七年(1409),钦赐蟒玉,奉勒前往西洋各国册封,永乐九年回归。在回归途中的6月初一(古历),指挥使武胜病卒南亭洋。因此这幅长卷所绘线路,同样也有俞士吉、武胜他们去册封西洋各国的路线。可能有些游客会问,为什么要去册封呢,那是因为郑和前几次下西洋随船带回了各国使臣,愿与大明修好纳贡,因而永乐皇帝派出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功绩优着的待郎俞士吉前往。玻璃柜内陈列的东西,都是当时俞士吉船队用过之物。

  (出使厅)各位游客,这是侍郎俞士吉在永乐元年(1403)、永乐四年(1406)于石浦出使朝鲜、日本的大型组合场景。中间是石浦城,出使使团从侍郎府出发至南关桥上船,沿途有很多的地方官员与乡亲父老,在欢送使团启程。

  这里是到达朝鲜场景。永乐元年(1403),俞士吉率使团抵达朝鲜都城城郊时,当时朝鲜王听说是右佥都御史前来,官儿不大就派陪臣来迎接。大家都知道,俞士吉是奉旨而来代表大明皇上,派陪臣迎接,暗示着对大明皇上的不敬,因此,为不辱大明国威,俞士吉断然拒绝,朝鲜王李芳无奈,只好亲率王族官员于城郊俯伏道路左边迎接。士吉宣布朝廷恩德后,通过谈判,朝鲜王同意随船入朝参拜永乐皇帝,恪守属国进贡之职。

  这是使团到达日本的场景。永乐四年(1406)俞士吉以礼部侍郎出使日本,受到日本王源道义热情欢迎,册封日本富士山为“寿安镇国之山”,并立碑、勒石铭诗,永修睦邻友好。此盛事成为明代早期中日邦交史上辉煌一页。

  (明、清品秩展示)各位游客,这里是明清两代品秩展示区,所谓品秩,实际是与俸禄官职并行的人身等级制度,是官吏政治地位、身份等级的标志。侍郎俞士吉从九品训导升至二品过程,恰好反映了明代品秩俸禄制度。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品秩文化,在这里同时展出明、清品秩——补子。

  (明朝文武官服补子)一品文官服(仙鹤)补子、二品文官服(锦鸡)补子、三品文官服(孔雀)补子、四品文官服(云雀)补子、五品文官服(白鹇)补子、六品文官服(鹭鸶)补子、七品文官服(鸂鶒)补子、八品文官服(黄鹂)补子、九品文官服(鹌鹑)补子。

  一品武职服(狮子)补子、二品武职服(狮子)补子、三品武职服(虎)补子、四品武职服(豹)补子、五品武职服(熊)补子、六品武职服(彪)补子、七品武职服(彪)补子、八品武职服(犀牛)补子、九品武职服(海马)补子。

  各位游客,明朝官员的袍服,除颜色有区分外,对上面的绣花图案也有不同要求,在服色上,一至四品为绯红、五至七品为青色、八至九品为绿色,在不同颜色的官服上要绣上大小不同的花朵,八九品不绣。

  (清朝文武官服补子)一品文官服(仙鹤)补子、二品文官服(锦鸡)补子、三品文官服(孔雀)补子、四品文官服(鸳鸯)补子、五品文官服(白鹇)补子、六品文官服(鹭鸶)补子、七品文官服(鸂鶒)补子、八品文官服(鹌鹑)补子、九品文官服(蓝雀)补子。

  一品武职服(麒麟)补子、二品武职服(狮子)补子、三品武职服(豹)补子、四品武职服(虎)补子、五品武职服(熊罴)补子、六品武职服(彪)补子、七.八品武职服(犀牛)补子、九品武职服(海马)补子。

  各位游客,清朝官员的大小除了补子,还有它官帽上的顶子质料来区别,红宝石为一品、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青金石为四品、水晶为五品等,此外官帽顶子后还拖着孔雀翎毛,称花翎,花翎圆圈状花纹称眼,以眼多少显示等级,三眼最大。由于清统治者信奉佛教,官员穿朝服时要在项上佩带108颗圆珠,称朝珠。不同品级官员的朝珠质料与穿珠丝线的颜色也都不同。

  (丹山十咏)各位游客,这里是俞士吉丹山十咏展示区。据明史记,俞士吉文采蔚然,是个出色的田园诗人,“仁宗在东宫时闻士吉善诗,询以唐律,诗,援笔立成”。他的诗多描写家乡山川风物,清丽、生动、恬淡。着有《栎庵自怡稿》,即使今天读来也极富感染力。在这个区域主要展出民国《象山县志》记载的《丹山十咏》,其它明朝的着名诗人诗词书法作烘托。

  《蓬岛春光》碧桃春醉地仙家,蓬岛晴光丽物华。丹井砂明金作底,石田烟暖玉生芽。庭前鹤映三花树,洞口人酣五色霞。更倚东风望瀛海,楼船应是到天涯。

  《黄溪夕熙》雨过黄溪日未沉,群峰影里半村阴。霞光弄水一川锦,鸦背入林千树金。舂杵人家闻笑语,落帆舟楫送歌音。沙头白叟浑无赖,独对斜阳忆古今。

  《石浦秋霞》五色残霞远出峰,影摇寒浦浸秋容。紫丝步幛来天外,红锦缠头舞镜中。孤鹜飞边齐缥缈,夕阳低处映瞳眬。西山吹散归何处,城郭楼台赤水东。

  《丹山夜雨》云卧丹房刻漏迟,竹风吹雨打山扉。松间老鹤秋无寐,溪上龙游夜未归。玉洞桃花香欲滴,石田芝草绿应肥。道人咒笔书瑶简,驱得晴红起翠微。

  《姜屿晴岚》非雾非烟涨碧空,舟人对面不相逢。凝如蜃气吞朝旭,散拟鲛绡飏晚风。东郑楼台浓淡里,西周花木有无中。收将好景归吟笔,雕琢新诗夺画工。

  《陈山晓渡》五夜潮声渡口吞,片帆轻似马嘶奔。橹声摇落黄溪月,鸡唱传闻白屿村。贾客推蓬探曙色,棹工钻竹备晨飱。古今来往人如许,又见扶桑送晓暾。

  《东村牧笛》十里烟村雨乍收,牧儿吹笛解咿呦。夕阳牛背才三弄,春草岗头第一流。折柳漫倾尘俗耳,落梅徒送古今愁。不知帝力乾坤大,日日风前得自由。

  《西沪渔歌》泛泛天涯海浪前,放歌西沪日陶然。数声欸乃山如黛,一曲沧浪月满船。绿蚁酣时还声楫,白鸥眠处漫敲舷。朝廷尚觅元真子,狼籍新腔烂漫传。

  《海口涛声》潮生海口浪涛喧,拍胆惊寒夜不眠。二月春雷鲛室外,万松秋壑蜃楼前。云根喷薄偏宏怒,地轴崩翻欲倒悬。料得扶桑应觧拔,秦人何处下楼船。

  《湖头夜色》雨过湖头野色新,倚楼如见画图春。浓犹靛泼晴偏好,淡似烟铺晚更匀。天接空青双去鸟,桥分平绿独归人。何当善画王摩诘,写人韩符笔有神。

  [亚洲飞人馆]

  (大门前)各位女士、先生们!这里是亚洲飞人柯受良展馆,里面分别展示了柯受良先生生前飞越北京金山岭长城、飞越黄河壶口、飞越西藏布达拉宫广场的壮观场景与飞越的摩托车、轿车及他的演艺人生、慈善举措、情系故乡等活动的大量珍贵画片资料供我们参观,现请大家进入。

  (天井)各位游客,柯受良先生是闻名海内外的飞人,被誉“天下第一飞人”,又是一位著名的影视明星,其精彩表演与飞车技能更为世人所惊叹。可能有些游客会问,这样一位知名人士与这里有什么关系,亚洲飞人馆又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一下:柯受良先生的祖籍是在我们石浦,他1953年出生于本镇的沙塘湾渔村,1955年在渔山捕鱼时,全家随国民党军一同来到台湾,后加入台湾籍,这里还有他很多的同族亲人,因为有了这层血缘关系,他的大量珍贵遗物放弃了高额出售,馈赠故乡人民,也仅为此,我们开辟了这个飞人馆以作纪念。并聘请了柯先生的遗孀宋丽华女士为名誉馆长。好了,现请大家参观。

  (飞越金山岭长城)各位游客,这部摩托车是当时飞越北京金山岭长城的摩托车,站在那里是柯受良蜡像,背景为飞越金山岭的画片。1992年当柯受良在报纸上得知英国特技人,要驾摩托车飞越中国古老长城时,使他非常震惊,他想古老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一个飞越它的应该由中国人来完成,为此他下定决心,在英国人飞越之前飞越它,他的想法提出后得到了抗日英雄杨成武将军的支持,他说:当年我们在金山岭打败了日本鬼子,你就飞越金山岭吧,就这样柯受良在万人瞻目下,驾驶着这辆摩托车飞越了高38米的金山岭长城。这台电视播放的片子就是飞越金山岭长城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请各位观看。

  (飞越黄河壶口)各位游客,这辆是飞越黄河壶口的三菱轿车,它与普通轿车没有什么差别,可它在飞人的驾驶下,象一只展翅的雄鹰,画出一道美丽的彩霞,顺利地降落在55米宽的对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驾车飞越黄河的英雄,赢得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称号。可能大家想知道,柯受良先生为什么要选择在黄河,为什么又要选择在黄河壶口,又为什么要选择在一九九七年,这里到底有什么特别?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而黄河壶口其奔腾不息,飞流直泻的雄伟壮丽气势,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那一九九七年又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所以他选择了黄河,选择了壶口,选择了一九九七年,用这份厚礼献给祖国,以表达游子对母亲热爱之心。现请各位请看这台电视播放的飞越黄河壶口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各位游客,这里是黄河壶口的缩影,它是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以黄河壶口实景为基础,采用声、光、电等方法,再现了黄河壶口的雄壮气势与那激动人心的飞越。请看这辆飞越壶口上空的轿车变得如此之小,悬崖峭壁中的壶口瀑布又是那样的汹涌澎湃,通过这个缩影我想很多游客会被飞人柯受良先生那无畏胆魄和高巧技能所折服。

  (飞越布达拉宫广场)各位游客,这辆就是飞越布达拉宫广场的吉利美日轿车,背景是我们所熟悉的佛门圣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XX年柯受良受国际汽车联合会的邀请,参与拉萨至尼泊尔的国际汽车拉力赛,并为其助威。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这次拉力赛的出发地布达拉宫广场进行飞车特技表演,10月1日国庆节时他驾着这辆轿车,在数万名虔诚藏族同胞的助威声中,象一道闪电成功地飞越了布达拉宫广场。这次成功的飞越,也为他在驾车特技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台电视正在播放当时飞越的情景,请大家观赏。

  (飞车档案)各位游客,柯受良的一生曾参加过无数次驾车特技表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被世人所惊叹的飞车业绩。这里陈列的二辆越野摩托均产于日本,最大时速为180公里,自重为100公斤,先后参与30多部电影的驾车特技拍摄。1983年电影《最佳拍当》中,他驾驶了这辆铁骑从香港高楼顶上飞驰大海,又从双层巴士飞向大型集装箱上。这辆同样产自日本的越野摩托,它曾在柯受良先生的驾驶下飞越了台湾30余米宽的大峡谷,在电影《龙兄虎弟》影片中,成功地飞越了南斯拉夫65米宽的8车道高速公路,一举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飞车特技,同时还在故乡“中国开渔节”中进行惊险的飞车表演。

  各位游客,这几幅画片是柯受良驾驶飞雅特汽车,在1985年成功地飞越宽35米宽的台湾桃园海湖峡谷照片。旁边陈列的东西都是柯受良先生在飞车特技表演中所用过遗物。

  (演艺人生)各位游客,柯受良先生30多年艺术生涯,是条艰辛而又漫长的路,他从一个不起眼的演员,经不断地探索攀爬,终于登上了电影艺术的最高殿堂,先后配演、主演、执导了30余部脍炙人口,人们喜爱的影片。这里陈列了他参与执导演出的30余部电影的有关照片,有他初次演出的《小偷大盗我》、《血溅冷鹰堡》、《七壮士》等,有他成功演出的《最佳拍档》、《快餐车》、《龙之家族》、《中华战士》、《龙兄虎弟》等,有他与刘德华歌星合拍的《飙城》,有他自己执导的《壮志豪情》、《咖哩辣椒》、《咖哩辣椒二》、《伟小宝闯情关》、《阿飞与阿基》、《战龙再野》等影片,同时还陈列了国语碟片《再次征服》、《笨小孩》、《大哥》等歌曲及电影拷贝、碟片与有关着名演员歌星合影的照片、聘书等,请大家浏览。

  (慈善活动)各位游客,柯受良先生生前十分关爱慈善事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损资兴建陕西洛川、山西吉县、湖南浏阳、西藏等地五十所飞越小学。这里陈列了部份受捐地区与单位的感谢信。这幅照片是1987年柯受良带领黑家班的弟兄与中、港、台的着名歌星演员,远渡重洋为新加坡仁慈医院重建,举行大型飞车表演活动。

  (故乡情缘)各位游客,飞人柯受良虽然在台湾长大,但他的心却时常关爱着故乡石浦的建设,当他得知石浦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积极要求参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1999年他带领了黑家兄弟与特技车队来到阔别30余年的故乡石浦,并在第二届开渔节中进行了卓越的飞车特技表演,尔后又成为第六届“中国开渔节”的形象大使。这些照片就是飞人在石浦所拍,那幅是与当时任宁波市市长张蔚文的合照。

  (巨星陨落)各位游客,飞人柯受良先生于XX年11月9日在上海不幸英年早逝,消息传来,故乡的人们无不震惊,纷纷用各种方式举行悼念,而影视界的朋友们也聚集宁波,举行盛大的怀念飞人柯受良巨星峰会,这幅照片就是出席峰会所有巨星的合照,有曾志伟、刘德华、莫文蔚、任贤齐、齐秦、苏永康、曾宝仪、韩红、孙楠、陈晓东等。

  [乾大当铺]

  (天井)各位游客,这个老字号当铺叫“乾大当铺”,它创办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曾是东南沿海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的当铺,除了典当金银财宝、服饰、手饰外,还典当渔船、渔具、发放贷款、存款等业务,有时还能调节金融市场。原有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由总上房、看正房、帐房、票房、牌房、取房、楼头房、银库等组成。1941年很多房屋被日本鬼子飞机炸毁,仅存银库、取房等。现在我们看到的总上房、看正房、帐房、票房均修缮于XX年。

  (看正房)各位游客,看正房实际上是昔日当典的营业房,那么为什么会叫它看正房呢,那是因为在进行典当业务时,对典当抵押的物品要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可当,当值多少,担负这个评估的营业员就称看正,也就是专业水平较高的营业员。在典当营业时,为防止作弊,设置了这样高1.8米,宽0.6米的柜台,台外侧置栅栏,迫使典当者只能手举抵押物件,无法窥视柜内之人,所谓“只见押品,不见人”的经营方式就是这样。所当押品当价是原值的35—50%,也就是100元值的东西,最多只能当50元。最长当期18个月,逾期10天不取,便由当铺处理,故有“十八不来娶,二十要赖亲”的行话。

  (总上房)各位游客,这是总上房,也就是总揽全当业务的老板或掌柜办公的地方,从现在来说就是董事长或总经理室。它一般设正副二人,小当铺设一人,正总上负责全面,副总上负责当内业务。

  (帐房、票房)各位游客,这里是当铺的帐房与票房,按原当铺格局,他们是不能在一起办公的,各自有各自的职责。帐房是清理、掌握全当帐目,按天清、月清、年清进行。天清即由票房把当天开出的当票和付出或收进的票据呈交帐房后,由帐房做帐,并理出盈亏,报总上房。月清是到月进行清理、年清是到年要进行清理。票房,又称钱房,主要是开发当票、收款、付款业务,也就是押当人的押品经看正评估价值后,给他押品凭据,票房依凭据开出当票付款。

  (银库)各位游客,打开这扇与壁柜一样的暗门就是当铺的银库,它是存放当铺贵重物品的地方。由于本当铺规模较大,经营范围广,因而它的很库是一座堡垒式三层楼建筑,四周均为砖块实砌,厚70公分,并有暗道与钱房(票房)相连,这种设计一般人是很难发觉的。银库一层是存放较大贵重物品,二层是存放金银财宝,三层为保卫用房。一二三层除了普通楼梯上下外,原东侧暗道入口还设置了上下启动的机关装置,很多贵重物品直接由这个机关升上二楼。

  (楼头房)各位游客,银库三层设有楼头房,所谓楼头,实际上是指那些司职外跑业务与保卫当铺财物的人员,本当铺是专职保卫,他们值班的地方,即称为楼头房。这座高耸三楼银库,在当时已是最高的建筑。为了监视全当铺的安全,三层四面开窗,武装楼头就日夜在这里监视守护。

  (牌房)各位游客,这里面就是当铺的牌房,又称衣房,是整理、洗涤、分类各种抵押物品的地方。当看正房(营业房)将押品送到这里后,由这里进行整理、洗涤、分类后以贵重等级转送银库或取房保管。因牌房内尚在修理,目前还不能供大家参观。

  (取房)各位游客,这是取房,为什么叫它取房呢,顾名思义就是取回押品的地方。由于当铺经营抵押的物品较多,因而就建造了这幢三大间二层楼建筑,这些格局与内部陈设都和原来一样未变。来这里取回押品的人,一定要凭本铺票房开出的当票放可取回,到期不取,则由当铺自由处理、或拍卖、或私销。好了,各位游客,古老的当铺我们已参观完毕,通过参观让我们了解了它的经营方式和有关知识。现在请大家随我走出这个大门到大夫第去参观。

  [大夫第]

  各位游客,我们现到大夫第大门口,很多游客一看这块“大夫第”匾额,便就知道这是某个朝廷的官宦住宅,至于什么样的官可称大夫呢,可能有些客人还不太清楚。现我先给各位介绍:大夫,古代统治阶级,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为一般任官职者之称。秦汉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阶官称号,至清,凡五品以上的文职阶官称大夫,五品以下的称郎,武职三品以上称将军,三品以下称尉。我们这个大夫是清乾隆年间的从四品官朝议大夫,这座四合院就是他的宅第。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去参观。

  [渔家风情]

  女士们、先生们,现请大家前去观赏渔家风情。它设置在一座四合院古宅里,对于这座古宅它有很多特点,我简略地向各位介绍一下,它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从风化的砖墙、石堤栿中,你们也可感觉得到它的历史。它的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体,照墙、马头墙、门楼就更加明显,却又完美地结合了东南沿海派与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由玄关式小天井、厢房、正房、大天井、穿堂、后院、走马楼等组成。斗拱、柱头、门窗均有精细的雕刻,象征平安、幸福、长寿的“福、禄、寿”三字,有机镶嵌其间。其最大的特点是二层屋顶,据传当时房子刚建好,适逢台风(旧时称做讽刺),屋顶砖瓦被风刮走,雨水直注,台风过后,聪明的屋主设计了这样的双层顶,以抗狂风暴雨。

  (大门)各位游客,这就是古宅的大门,门楼上的“和合”二仙正在欢迎我们到来,但它的方位朝着西方,你们在大夫第大门中已经看到,这种朝西的大门,在宅第中是大忌的,那它又为什么这样开呢,这里有它的特殊含义。据说这里定居下来的大户人家,均来自内地,如江西、安徽、山西等地经商者。它们都位于石浦西方,为不忘故里,便于逢年过节祭祖,所以均朝西开门,好了,现请各位入内观赏渔家风情。

  [牌坊井]

  各位游客,这口四方水井,名叫牌坊井。为什么会叫它牌坊井呢,那是因为清嘉庆年间,朝廷为贞洁之女史氏在井旁建造的牌坊而名,原有名称却被人们忘却。据传,当时为修建这座牌坊,当事者踏勘了很多地方,来到这里被这形如瑶池、清澈见底的泓泓井水所吸引,顿想史氏一生洁身自爱、冰清玉洁,犹如此水。于是就在井旁建造贞洁牌坊,奏请皇上,赐“瑶池冰雪”四字,一喻其水、二喻其人。此井挖掘于宋代,原深7.5米,四方形,井口嵌条石呈日字型。也许有些朋友会问,井口为什么会建成日字状呢,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石浦城里原先没有这么大的水井,百姓试挖了很多均没有水源而告终。人们为了饮水,常常要跑很远的地方,遇到大旱之年,更加困难,起早摸黑为水奔波,仅管缺水,但这里却是遵老爱幼,方便客人的仁义之乡。谁找到泉水,就立即相告,谁运来一船淡水,先老幼、中客人、后自己,此风代代相传。又是一年大旱,禾草枯萎,田地干裂,淡水更显珍贵,很多地方为水,经常发生打斗,但这里遵老爱幼敬客之风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盛行,家里只剩一碗水,看到老人,就会递给他,往来客人渴得难忍时,就会毫不忧虑地将家里仅有的水供给客人解渴,路廊茶桶终日有水……。此事一传百,百传千,很快就传入了上苍,深为此淳朴的民风感动,特命东海龙王考查并帮助挖井蓄水。一日龙王带着龙孙,化作人形,一老一少从黄埠岭上下来,走进路廊看到茶桶里有水,幼者即取水就喝,老者立即阻止,继续赶路,走到一棵大树下,坐在石块上休息,只见老者汗流夹背,幼者口焦难忍,大呼要水,老者无奈,脱下衣服挤水滴入幼者口中,这幕恰好被一个大伯看到,速急跑到家中送来清凉茶水给老幼,并热情邀请在家过宿。是夜明月当空,午夜时分,人们在梦中听到城里很多地方在挖土砸石的声音。就纷纷起床顺着发出声音方向走去,看到了很多陌生人在这里挖井,于是他们也加入进去,从午夜一直到次日正午,方形的大水井总算打好,但井里没有水,这时在人群中走出了一老者,对着干井一吸一吐,顿时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很快就溢出了井口。这时人们才知老幼是神仙,当即跪地拜谢,老者笑曰:我是奉天命掘井蓄水,你们不该谢我,应谢上天。于是人们就将井口建成日字状,意喻日为天。事实上石浦先人颇懂地脉、水脉,在这样山间坡地上能打出这样大旱不涸的水井,确实是非夷所想,显示出石浦先人的聪明才智。井口上中间的石板条,也是为了方便人们蹲在上面,一手一桶提水而设,中间凹成弧状,可使溅出之水顺着流出井外。

  各位游客,再请看井口二面石条上,分别钉上了两个铁环,那是日本鬼子的杰作。1943年日本鬼子侵占石浦,看到此井井水清澈,饮之甘甜,遂被强行霸占为日本兵饮用。为防老百姓来打水,特打造了四个铁环上盖,用大铁锁锁上,还派一班鬼子日夜守护。此井大旱不涸,不但水质好,而且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难怪很多外地渔民也常到这里取水。

  [西洋楼]

  各位游客,渔港古城内不仅有江南水乡派建筑、闽南派建筑、徽派建筑、东南沿海派建筑,而且还有西式派建筑。从中我们可知道石浦人的祖先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了不同文化,其建筑风格是明显的一个。现请各位入内。请看,这幢西式小洋楼,它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那些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看了后都说与他们那里的房子一样。但它的总体风格是西式,局部已经中西合璧了,它的回廊、石库门、双层地板等是中式特征。

  各位游客,参观了这幢小洋楼,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一个启迪,石浦这个渔商重镇内的捕鱼人、经商人,他们很早就接受了西洋文化,并将此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王家井]

  各位游客,这口水井叫王家井,也是开凿于宋代,它的深度、形状、结构都与牌坊井一样,不但水质好,而且用此井水酿造出来的酒非常好喝。你们看到吗,上面的万丰酒坊就是用此井水酿造“元大亨”酒,深受渔区渔民的喜爱。可惜酒坊的老板外迁,造酒的秘方失传而竭业。

  [三道柴门]

  各位游客,你们看到过三道柴门吗,你们可知道三道柴门是干什么用的呢,请大家随我去。请看,这个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柴门,连续设置了三道门,一门、二门、三门之间 间隔刚好能将门打开,石堤栿、厚山门,严如古堡,此种设置在石浦城内还有很多。从这三道门的设置中,我们便可知道这户人家以前肯定很有钱,为防盗贼,苦心设置,它的作用就不言而知了。

  [城隍庙]

  (山门前)女士们、先生们,这是石浦城内著名的城隍庙,为省级文保单位,它与先前我们浏览过的关帝庙前后呼应。关帝庙设在南城头(实为东城头),是起保城御敌作用,这里的城隍庙是保佑城内百姓平安作用,一内一外,分功清楚。此庙始建于明洪武间,二次大修于清,最后一次修缮于1992年。它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由三门、厢房、前殿、戏台、大殿、后殿、后戏台、后厢房、后大殿、观音阁等组成。结构独特、工艺精致,雕梁画栋、屋顶吻兽,气势恢宏,独霸东南沿海城隍庙建筑之魁首。它不但供奉当地城隍,而且还供奉着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神像与千手观音阁,这在城隍庙中是极为少见的,至于为什么会供奉在这里,到时我再和大家介绍。

  (山门)各位朋友,请看这山门与一般城隍庙的山门有什么不同,我先给大家介绍吧,这个山门,它既不象寺院的山门,又不象庙宇的山门,更不象政府衙门,而是三者合一,看略呈八字形的门壁,是否是象衙门,但它又不象八字门。山门的门柱、台阶、门廊你可曾见过,只有这六扇门既象寺院山门,又象庙宇山门,所不同的是,两边砖雕,分别雕刻着打鱼人、打柴人、读书人、耕田人,象征着渔、樵、耕、读,这是代表百姓殷切的希望。好了现请各位进入。

  (戏台)各位游客,请看这个戏台的藻井,那么多的构件,没有一枚钉,全凭木质构件巧妙呈旋转状排列而成。这种工艺叫斗拱收缩,当地百姓称为鸡笼顶,它这样构造能起到回音扩音作用,这在明清时代已是了不起了。

  (大殿)各位游客,城隍庙的大殿是供奉城隍老爷的地方,它的结构非常精巧、枋檐、雀替、瓜柱等均有浮雕,殿顶,轩廊塑有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正中供奉着本庙姓穆城隍,据说是为保城内百姓平安,自己受苦受难。东侧供奉着一个黑脸神,请大家猜猜,这位黑脸人是谁,对了,那是戚继光将军。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戚继光将军的脸是黑的呢。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传奇故事:相传抗倭胜利后,人们非常感激戚继光将军,各地纷纷建造神庙祭奠戚大将军。福建泉州是著名的塑佛雕像之处,他们用大樟木雕刻戚大将军神像后,用船运往别处供奉,不想在途中忽遇风暴,将这尊雕像刮上了天空,无影无踪。过了数日后,这尊雕像在铜瓦门外海里时沉时浮地出现,刚巧福建渔民经过将它捞起,供奉在延昌。一连数日,这尊雕像时常变脸,忽红、忽黄、忽黑,有人说戚大将军显灵,不愿在这里。这时,刚好这里的城隍庙修好,当地的百姓抱着试试的心态,将其供奉在这里,说也奇怪,这位戚大将军的脸再也没有变了,始终是乌黑发亮,在这里一坐就坐了几百年。事实上黑脸象征着正气,驱邪镇魔,当地百姓怀着对戚大将军的敬意,用黑脸喻他为民除害、一身正气。

  (后殿)各位游客,这是后殿。后殿内又有一个戏台,你看这个戏台的藻顶,由千万只鹅头在向同一点飞速旋转,同样没有一颗铁钉,都是用木质构件串成,当地百姓称之鹅笼顶,据说这种造型结构在华东地区可称上等。每当前后戏台同时演戏时,这个戏台的声音比前一个更加响亮,说明它的扩音比前面更好。后殿内供奉的还是前面那位城隍老爷,只不过是前面那尊用木雕的,叫行神,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行会时,要抬着出去游街,后面的一尊是泥塑的,叫坐神,这在一般的城隍庙里是没有的。

  (砖雕与灵龟岩)各位游客,请看东首的砖雕的画面,不知你们那位能说出道道来。它是一幅救难图,你看,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乘着小船向石浦城驶来,忽然在海里冒出了一个举刀海盗,书生被吓得惊惶失色,这时,恰好兵船赶到,对着海盗大吼,那个海盗看着兵船临近,无处可逃,拿刀自刎。西首的砖雕,是向人们展示渔民在兵船水军的保护下,安心捕鱼生产。这二幅砖雕,向我们描绘了石浦浙洋中路重镇的英姿与作用。

  各位游客,这块岩石叫灵龟岩,以形似乌龟而得名,据说石浦城内有五块灵龟岩,在城隍庙里就有两个。这块最大,且有灵性,只要你有心在灵龟岩前烧香祈祷,灵龟就会给你避祸消灾,万事如意,哪位朋友若有心的话,就请试试。

  女士们、先生们,渔港古城之行即将结束。感谢你们密切合作,预祝各位一路走好。

【中国渔港古城导游词】相关文章:

1.大研古城导游词

2.有关大理古城的导游词

3.辉发古城的导游词

4.古城阆中导游词

5.古城西安的导游词

6.渔港风光

7.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导游词

8.有关于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