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诗词>诗人>镇江是一座诗人与英雄的城市
投诉建议

镇江是一座诗人与英雄的城市

时间:2019-12-15 08:12:19 诗人

镇江是一座诗人与英雄的城市

  时光回溯五千年前,长江在镇江即汇入大海,镇江城外烟波浩渺,直到汉朝,河口仍然在镇江一带。到隋唐,这里又成了长江与大运河的十字路口。到唐中期的8世纪,海潮仍然能上溯到这里,吸引文人骚客山上观潮。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镇江是一座诗人与英雄的城市,希望对你有帮助。

  之后长江航道一再改变,下游不断堆积的冲积扇和沙洲也让入海口一路东移,直到如今的上海崇明一带。

  但镇江一直江面辽阔,在这里形成一个重要的长江渡口——西津渡,如今,看尽繁华的古老渡口离现有长江航道已有4公里,作为码头也已弃用百余年,但那老街的规制仍完整保存。

  今日镇江街头,看起来与其他蓬勃发展中的中型城市没有太多的差别,而稍稍走出城外,登临著名的三山——焦山、金山、北固山,依然有令人神思飞扬的万千气象。三山在大江与大湖的环抱之中,显得娇俏多姿。最近几年,辽阔的江面被一条人工长堤隔开,一面仍是浩荡的江水,另一面封闭为巨大的金山湖,湖水将金山团团围定,重现了传说中水漫金山的景象。虽然远处拔地而起的高楼多少破坏了风景线,可也只有在这里,才隐约可以触摸米芾所描述的“城市山林”景象,才不由想到那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最让初访者意想不到的是,著名的三山竟然如此袖珍,北固山只有50多米高,金山也只有60多米高,最雄伟的焦山也不过150米,这在北方人看来简直就是三个大土堆,然而一旦翻开历史的褶皱,那深藏其中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让人不得不相信,这里每块石头后面可能都站着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是他们成就了三山的文化高度。

  1金山北固山,古今多少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期间,两次登临北固山,两次均写下堪称绝唱的北固亭怀古,这首《南乡子·京口登北固亭怀古》是其中一首。而苏东坡前后来镇江十一次,作诗填词一百多首,柳永对镇江也是情有独钟,死后长眠在北固山上。据说刘备前来北固山招亲时,脱口而出盛赞这里是“天下第一江山”。梁武帝后来登临大有同感,挥笔将这五个字写在甘露寺前。

  正是从三国时期,镇江开启繁华模式,至六朝,迎来全面辉煌,镇江频频被写入历史,和北固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固山位于镇江之北,看上去就是江中的一座美丽小岛,粗粗看去,真是难以想象当年孙权在这区区之地建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铁瓮城,并据此成就江东霸业,而甘露寺刘备招亲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之后孙权联手刘备攻打曹操,周瑜与诸葛亮在蒜山定下火烧赤壁之计,以少胜多赢得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蒜山靠近西津渡,山脚一侧已经是川流不息的马路,它没有三山那么有名,看上去更矮,也就30多米。如果不是导游顺口一提,大部分人想象不到这个角落竟然也遍布历史的脚印。

  金山在镇江的西北角,是一座仅60米高的小山包,说山不如说是小丘,然而,金山确实是不折不扣的镇江标志物,不但被印在香醋上作为商标,也因为白娘子水漫金山而广为人知。除了白娘子的传说,山上的金山寺在建筑史上也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金山寺建于1600年前,树影阁楼参差,几乎将山遮蔽得严严实实,只有从山的另一侧才能看到山貌,这就是建筑上著名的“寺包山”。金山寺还是禅寺之正宗,中国的所有寺庙山门都是坐南朝北,唯金山寺朝向西方的极乐世界。金山寺这种依山而建、山寺合一的建筑风格直接影响了布达拉宫的建设,而后佛香阁在建设中又参照了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又参照了佛香阁,而这些建筑统统是建筑史上的.辉煌之作。

  2西津渡,看尽繁华三千

  镇江西津渡古街又叫宋元古街,位于城西的云台山麓,它依山而建,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走进西津渡,仿佛走进老时光,除了沿街的商铺,这里还有居民,有安详的老大爷坐在街头歇脚,而从巷子深处背光慢慢踱出来的人,会让人在刹那之间有恍惚之感,仿佛他们是从历史深处走来。

  西津渡历来是长江水道的一个重要渡口,它建自六朝时代,历经随后五个朝代的建设才形成现有规模,历代的粮食、兵马、香醋、食盐和商贾、官员、诗人都是在这里上岸下岸,米芾、苏轼、辛弃疾、陆游、柳永、李白、刘禹锡、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白居易、元稹、谢灵运、鲍照、马可·波罗……这个名单可以罗列几页纸那么长,他们从这里登岸,或者经过,稍事休整,欣然命笔之后直奔更加繁华的南京和扬州;或者流连盘旋不去,甚至在这里居住几十年,死后也葬在这里。

  西津渡的石板路中间有一道道深深的车辙,正是当年渡口繁华的真实写照,香醋、粮食、食盐、各种商品与物产,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被运输到码头,久而久之车辙越来越深。清代以后长江北移,西津渡渡口停用。由于不同时期的渡口岸线因航线摆动而参差,经考古发现,目前已经发现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岸线,这些岸线的路面风格被分层呈现在封闭在玻璃罩下,让过往的参观者一眼可以望穿这个渡口的千年繁华。

  来镇江,不能不吃上一碗“锅盖面”,这是一种有着浓郁酱香的面条,为什么一个江南古镇会流行北方人最爱吃的面条?这应该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关系,那是西晋亡国之后,全国陷入300多年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兖州、徐州(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百姓越过长江避乱,由于期待着早日重返家乡,所以大部分人落户长江南岸城市,镇江一带的侨民数量甚至超过本地居民,当时的这些北方移民,大半都是从西津渡登陆,他们把北方的语言和饮食习惯也带到了镇江,镇江虽然和扬州仅一江之隔,但语言上很不一样,不像扬州那样有特征明显的本地方言,镇江话构成复杂,既有吴语痕迹,也有京腔的影响。

  西津渡街头还保留着一个完整的救生会遗址,这个遗址重建于光绪年间。清朝之前,京口和瓜州之间的江面宽达四十多里,每遇风大浪高,常有船只倾覆和乘客落水。宋朝时,官府开始建造既能渡人也能救人的兼职摆渡船;明朝正统年间,建成两艘专用救生船,专门向社会招募水手30多名,还改建了码头石堤,以便救生船能直抵码头,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江专业救助力量;明末清初,金山寺和当地士绅还集资建造了多艘救生红船,红船通体鲜红,船头刻有虎头,当时江面多处设立关卡,而红船因为有特殊标记一路畅通无阻,红船出动救助时,一路敲锣鸣号,场面激动人心;到清康熙四十二年,京口救生会成立,这是镇江民间兴办的专门用于打捞沉船和救生的机构。当地百姓为此非常自豪,老镇江会告诉你他们有全世界最早的救生员。

【镇江是一座诗人与英雄的城市】相关文章:

1.月球与诗人

2.酒中仙的诗人是谁

3.《江南》的诗人是谁

4.城市英雄读后感

5.一座神奇的仿真城市优秀作文

6.咏柳诗人是谁

7.诗人庄子是谁

8.摇滚诗人是谁